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种类 > 畅读比没钱更可怕的是,没命
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种类 > 畅读比没钱更可怕的是,没命
如果能再来一次,我要忙着钱以外的事。
忙,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常态,而熬夜加班,似乎也已成了职场标配。
忙工作,忙应酬,忙赚钱......
永远做不完的方案、永远谈不完的生意,
凌晨三点的北京、凌晨四点的上海、凌晨五点的广州。
为了活得更好,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
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用健康换来一张张钞票。
但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看看这部短片,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短片的主人公,是一位死者。
一个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却没有意识到死亡的中年人。
故事开头,他便时时刻刻都在工作。
排队时、检票时、出租车上,他的眼睛始终盯着电脑。
因为忙,连死亡这件事情都被忘却。
直到经历从天而降的纸币,看到对他不予理睬的朋友,他才从工作中回过神来,意识到:
原来我已经死了。
他终于关上电脑,停止工作,回首人生。
想到离开家的时候,妻子和狗在身后狂奔。
他遗憾,还没来得及,好好说再见。
看着一起玩乐队的朋友,四缺一,在车上抹泪。
他遗憾,还没来得及,和他们一起再唱一首歌;
回到家,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在缺了他的餐桌上暗暗垂泪。
他遗憾,还没来得及,再吃一顿父母做的饭;
想到以前和妻子散步时,一直在打电话忙工作。
他遗憾,还没来得及,对爱的人,再好一点。
离开,是那么的猝不及防;
人生,还剩那么多的遗憾。
短片的最后,他踏上了去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身外之物皆抛在身后,留下的只有故事。
背景音乐唱着:如果能再来一次,他要忙着钱以外的事。
而却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钱不重要吗?
钱当然重要。
有了钱,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不用为了生存疲于奔命。
有了钱,我们才能给家人想要的东西,不用算计着生活。
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生活不止有钱。
有句话说得好,花完了的钱是纸币,没花完的钱是遗产。
钱能买到很多东西,唯独买不来健康。
挣再多的钱,没命花,就都是假的。
浙江商界巨子王均瑶,生前在商界叱咤风云,无往而不胜,身价35亿。
却因罹患肠癌,38岁就英年早逝。
央视主持人肖晓琳,生前曾主持多档著名节目,受到大众喜爱。
却在55岁因肠癌去世。
临死前,她说:
“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
他们或有着极其多的社会财富,或有着极其高的社会名誉。
可终究也敌不过死亡。
有人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人们总是想着前半生以健康换取金钱,后半生再以金钱换取健康。
却忽略了,这世上真正平等,没有高低之分的,只有人的健康。
你怎么对待你的身体,身体就会怎么回报给你,绝不会因为财富的多少或者名誉的高低而有任何不同。
当疾病来势汹汹,亿万富翁又能如何呢?
这个社会,的确给了年轻人很大的压力。
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为了不被同龄人抛弃,每个人都必须使出全身的力气。
于是,我们只能被生活推着走,被现实催着走,不敢停,更不敢掉以轻心。
房贷、车贷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能好好睡觉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也被不断无视。
根据健康大数据,我国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身边人都在说,年轻就要拼命,赚了钱再好好调养身体。
却忘了我们赚钱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好好活着;
忘了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了好好活着的资本。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
要使一个人变得萎靡不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生病。
年,著名歌手周传雄因胃病“幽门螺杆菌”,暴瘦成纸片人,身体急转直下,在事业巅峰期,无奈暂时退隐娱乐圈。
这两年,身体慢慢恢复的他再度归来,他的职场却早已换了模样,而他也再难掀起水花。
著名影星李连杰,在演艺圈打了十几年,最后却只留下一身病痛。
年患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引发一系列并发症,55岁的他饱受病痛折磨,憔悴、苍老,已许久没有出现在荧屏。
他说:
“我不是霍元甲、不是黄飞鸿、不是英雄,我和大家一样,就是真实的普通人,也面临着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困扰。”
因为生病,他们早早进入了休息期。
人生不过到半场,他们就只能无奈地退出赛场。
不论有多么的不甘心,不论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当身体落后于梦想,一切就都是空想。
人生这场马拉松,体力跟不上,速度再快也是徒劳。
然而,疾病的可怕远不止于此。
一场病,能毁掉一个人,也足以毁掉一个家庭。
据统计,目前许多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花费一般都在30万元以上。
也就是说,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前半生用健康换来的钱,一场大病就可能会消耗殆尽。
就算如此,能不能从鬼门关将人拉回来都未可知。
这些年,因为生病而导致一个家庭举家欠债,支离破碎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年,合肥一男子因无钱给妻子治病,凌晨喝农药欲自杀;
年,广东一重病女子因不想拖累家人,在病房自杀被救回;
年,56岁的包素芬女士本来有一个美好的五口之家,听话的儿子,孝顺的媳妇,还有可爱的孙子。
然而却因儿子患上尿毒症,两年时间,一家人卖房卖车花掉万,还欠了一大笔外债。
媳妇不堪重压离开独自生活,开朗的孩子变得敏感自闭,健壮的两个老人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如果能治好,还算苦尽甘来。
一旦离世,父母就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痛苦,伴侣和孩子就要孤单面对世上的种种磨难。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健康,是一种责任。
年,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罹患淋巴癌。
在得知自己患病后,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抗癌日记。
曾经,他把事业当作一切,经常利用睡觉的时间工作,半夜爬起来回邮件更是常有的事。
可当他以为自己的生命只剩天时,他的脑海里不是想着公司,不是想着他的巨额财产,他想着的,只有和家人在一起。
想着利用剩余的时间,做爱做的事情,吃好吃的东西,为家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当生命的苦难席卷而来,你会发现,我们曾无比看重的金钱与名利都不值一提。
这世上唯一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守护的,只有那些爱我们的人。
值得用尽一生去追求的,只有健康的身体。
李开复在知道自己罹患淋巴癌之后,反复思考自己的病因,他的医生朋友解释道:
四点:睡眠、饮食、运动、压力。
所以,何不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健康尽一份力。
1、早睡早起、健康作息
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于娟曾在患癌后在网络上发表过一篇十分著名的生命日记《此生未完成》。
她在生命的最后尽头细细回首过去,思考自己患癌的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长期熬夜。
所以健康的第一步,请你放下工作、放下手机,早睡早起,健康作息。
2、合理饮食
吃是人生一项大事,健康的饮食对身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别再为了方便不吃早饭,别再为了口腹之欲沉迷夜宵小龙虾,荤素搭配,健康饮食。
3、坚持锻炼
有句谚语说得好: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去把仙方找。
坚持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帮助塑造完美的体形,一举两得。
4、抒发压力
压力就像一个隐藏的怪兽,如果不好好抒发,他就会一点点长大,最终把我们压垮。
看书、运动、打坐,我们应该学会抒发压力,而不是被压力打败。
5、定期体检
俗话说得好,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大病都是由小病一步步发展而来。
把小病及时扼杀,就能更多的减少大病的可能性。
别以为活着是理所当然,别等到来不及才知道珍惜。
你曾经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总有一天,身体会悉数奉还给你。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事,就是保重自己。
拥有健康的身体,你就能陪父母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向他们尽情表达爱意与感激;
拥有健康的身体,你就能陪孩子成长,看他长大、独立;
拥有健康的身体,你就能与伴侣携手共渡,望尽这繁世旖旎;
拥有健康的身体,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让人生少几个“来不及”。
愿你我,都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目标唯一才能心定,心定才能不断精进。
陈道明低调、奢华、有格调。
粉丝们称他“老道”“明叔”“老陈”,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陈道明笑侃妻子称他“老废物”。
出生于书香世家,陈道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饱读诗书,这些潜移默化中沉淀了他的个人气质。
少年时期的陈道明,想过做医生、外交官、律师。
长大后,陈道明认为,人活得简单一点才高级。
在职业上,他只做一件事:演戏,并把它做到了极致,成为中国一级演员,奖项众多,口碑极佳。
他非常尊重自己的职业,对于演戏有着严格的自我要求:
演员不能只带脸进现场,一定要带着脑袋进现场,因为演员不是演脸的,而是演心的。
在作品的筛选上,陈道明也是很慎重的。
在他看来,专心把戏演好就不容易了,人,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多。
由于极致的执着和精益求精,陈道明演绎的每部作品都成为经典。
他出演《末代皇帝》中的溥仪,将溥仪一生的痛苦懦弱、奋力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
为了演好《围城》中的方鸿渐,他在大夏天穿着民国衣服走来走去,反复琢磨,以至于导演说他简直是钻到了方鸿渐这个角色里。
那种机灵世故、软弱怯懦,都被他拿捏得惟妙惟肖。
他是《康熙王朝》中的康熙,足智多谋、霸气威严,演绎的成分被最大程度地削弱,仿佛他就是康熙帝本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陈道明认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已足够,在演艺事业上,具有匠心精神。
在爱情上,他只爱妻子杜宪。他坦言,除了拍戏,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妻子相伴。他的应酬极少,大多时间都宅在家里。
陈道明的人生,简单而深邃。一生做好一件事,此世只爱一个人。
这种幸福致简却充实。
《女人有话说》节目中有个桥段,让人印象深刻。
刘嘉玲、苏芒、奚梦瑶、谢依霖一起学插花。
花道老师曾莉为她们准备了不同的花朵。
漂亮的蕙兰,代表着高贵雍容、丰盛祥和,很符合刘嘉玲的气质。
曾莉老师让她们先观察花的表情,把花最美好的一面找到,再着手插花。
过了一会儿,大家的作品都完成了,每个插花作品都代表了一定的寓意。
谈到刘嘉玲的作品,苏芒解读为:“生活的主角”,这确实是刘嘉玲要表达的内涵。
刘嘉玲说:
老师说附件也可以变成主角,这个花太美了,一定是主角,其实我还是喜欢简单的。
曾莉老师理解刘嘉玲,想帮她把花修剪地简洁一些。曾莉老师说:
其实,如果觉得它不好的话,你想要剪掉,众多的当中,我们只留下一个就好啦,剩下的全剪了。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惊呆了,刘嘉玲大呼“哇”,奚梦瑶瞪大眼睛诧异地说:“全部!”
曾莉老师肯定地说:“是的。”
大家纷纷觉得,把这束漂亮的花全部剪掉、只剩一个太可惜了。
奚梦瑶看着曾莉老师很利落地剪花,忍不住说:“好心痛,我要把剪下的花插在自己的花上。”
曾莉老师一边修剪,一边说:“你把剩下来不好的都剪掉,留着一个最好的,这也是对它的生命的尊重。”
大家依然很不舍地望着被剪掉的花,尤其是把倒数第二朵花也剪掉的时候。
这时,只剩下一朵最好看的花了,曾莉老师淡然地将它插在绿叶间,大家不禁连连惊叹:这瓶花看起来多了几分简约和高雅,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有个特拍镜头极其抓眼球,不仅花美,配字也美:“在取舍之间,留下了最美的一朵花。”
苏芩看了此桥段,说道:
我真的发现,其实可能在这之前,我们会觉得给自己的身上加更多的东西,提升自己各种各样的丰富程度,我们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角,但后来发现,其实回归简单也一样可以。
确实,想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展现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作家池莉说过:
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傻一点,笨一点,懒一点,冷一点,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佛经中有一则故事,佛祖在菩提树下对一个人说,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疼爱自己的妻子,为什么还不快乐。
那人回答:“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如何取舍。”
佛祖笑着给那人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一游客因口渴生命垂危,佛祖怜悯他,在游客面前置了一个湖,游客滴水未进。
佛祖很奇怪,问了游客原因,游客回答:“湖水太多,我的肚子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把它喝完,还不如一口也不喝。”
讲到这里,佛祖笑了笑,对不开心的人说:
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诚然,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但只要用心做好最擅长或最喜欢的一样,也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
现在流行斜杠青年,一人身兼数职,可以体验多样化的人生。
但大多人只看到了他们表面的风光,却没看到他们背后的资源、沉淀和积累。
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好,就想做斜杠青年,只能是纸上谈兵,费心费力。
不要贪多,做好一件事已相当不易。
一生只做寿司的小野二郎,是真正的餐饮匠人,被誉为“寿司之神”。他说:
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很认真努力工作,专业也不精益求精,希望钱多一点,空余时间多一点......
一旦选定你的工作,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儿。
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完善,爱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
那些活得通透而自在的人,都懂得取舍,果断放弃去做很多美好但累赘的事情,过着极简而精致的生活。
芳芳报了一个成人钢琴培训班,当她能够弹出一首曲子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每当一首曲子练得差不多时,她就很急切地学新的歌曲,于是,一段时间以后,她学会了20几首曲子。
一次,钢琴培训班要举办晚会,大家可以登台表演自己拿手的曲目。
芳芳傻眼了,她总是学会一首曲子,就匆匆学下一首想学的曲子。
想学的很多,所练习的曲目全部都停留在学会的层面。
时间久了,之前学会的曲子也都变得很生疏,这让芳芳很懊恼。
晚会上,大多同学对着谱子弹奏,但都比芳芳演奏得流畅。
给芳芳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燕子。
燕子弹奏时,完全不用谱子,每个动作都娴熟自然,看上去一点也不费力。
而芳芳弹奏时,几乎在脑海中翻山倒海,飞速地想接下来按哪个钢琴键。
芳芳请教燕子是如何做到的,燕子说,选准一个曲目,每个小节都反复练习,每天至少练习一小时。
听了燕子的回答,芳芳心悦诚服,她不再贪多,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致爱丽丝》反复练习。
终于,芳芳也做到了。
原来,做一件事情久了,一连串的动作会固定成为习惯,不必再费很大劲地去思考。
一味追求又多又快,很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但选定一个目标,慢慢来,反而很快。
弹琴如此,做事情亦然。
放眼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很多的选择,当选定一个方向,多数人容易一山望着一山高,什么都浅尝辄止。
而且,现在的人面对的信息太多,注意力经常被打断,普遍浮躁,这也加剧了沉稳做事的难度。
一个选择多变的人和一个目标唯一的人,不用五年、十年,两年就能看到很明显的差距。
前者费尽心思尝试各种新事情;后者却能够把一件事情的各个步骤重复做上一遍又一遍,直到成为本能。
做同样的事情,前者靠的是大脑,后者靠的是本能,两者的差距会不断拉大。
很多人看各种书,学各种课程,但没有明显的能力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目标。
目标唯一才能心定,心定才能不断精进。
选定一件事情去做,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筛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很清楚。
假以时日的沉淀,总能采撷到属于自己的硕果。
人生在世,不要贪多,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相当了不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