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青春在西园
为了更好地展现新时代我园青年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园团委和研究生会共同举办“青春在西园”主题创作大赛。
本次活动题材不限,但是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可以通过书法、绘画、摄影、诗歌、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在版纳植物园的青春美好时光,抒发对植物园的热爱,描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前期投稿征集,共有绘画、书法、摄影和文学创作等共26幅(个)作品入选线上展览。
欢迎您为喜欢的作品投上1票!投票截止时间为年7月5日,最终得票数排名前15名作品每人将获得奖品1份,其他作品每人将获得纪念品1份。
投票通道请前往页面底部
本活动奖品由经济植物实验推广站“雨林星”产品友情赞助。
绘画类
1号作品
作品名:鹤顶兰
作者:陈文有(环境教育中心)
2号作品
作品名:百花园中的热气球(石头画)
作者:曹俊琇(人事教育处)、周立国(全球变化组)
该作品由曹俊琇(人事教育处)、贺赫(环境教育中心)作诗一首以作配文:
云想园
山岚如烟水如练,
颗颗珍珠百花间。
绿茵丛中一抹艳,
享尽仙境在凡间。
3号作品
作品名:钳嘴鹳(瓷片画)
作者:曹俊琇(人事教育处)
该作品由贺赫(环境教育中心)作诗一首以作配文:
钳嘴鹳
大树上,水流边,
优雅身形寻常见。
腿长长,嘴弯弯,
风中翱翔影翩翩。
蚌与螺,盘中餐,
细心取食味道鲜。
擅迁徙,越边线,
一路向北拓家园。
4号作品
作品名:芭蕉
作者:林华(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
5号作品
作品名:一叶飘落不知春(石头画)
作者:林华(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组)
6号作品
作品名:鼓槌石斛
作者:陈文有(环境教育中心)
7号作品
作品名:蚁醉花枝
作者:董乙乂(协同进化组)
卡通里的世界,总是充满美好和浪漫;伴随你的目光,一起眺望远方。
8号作品
作品名:祝福(油画)
作者:赵志猛(恢复生态组)
天灯缓缓升上苍穹
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的祝愿
放飞一盏孔明灯,愿人间皆安。
疫情过后我们一起去放孔明灯好吗?
众志成城,战“疫”必胜!
中国,加油!
书法类
1号作品
作者:星耀武(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组)
2号作品
作者:星耀武(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组)
3号作品
作者:赵瑾(动植物关系组)
摄影类
1号作品
作品名:萤火之森
作者:徐小婷(古生态组)
入夜的森林是一场萤火虫盛大的舞会。同种萤火虫在长度和节律上有着相同的发光信号,数百只萤火虫聚集在一起便汇成了一条规律闪烁的银河。
2号作品
作品名:我眼中的西园(组图)
作者:张科燕(生理生态组)
在我眼里,西园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画不出,却用相机记录了西园最美的画面。
而青春也是一幅画,一幅五彩斑斓的画。
画里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五彩的颜色。
青春是植物最美的姿态,青春是西园最美的时代,这就是我眼中的西园。西园永远美丽,西园永葆青春。
3号作品
作品名:西园的图书馆倒影
作者:张云春(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组)
4号作品
作品名:翡若翠
作者:黄健(古生态组)
棕榈园池塘的蓝天碧水中,王莲伸展着她的叶片,被阳光描上金边。金镶玉,翡若翠。
5号作品
作品名:雾隐千山
作者:黎若竹(生物多样性组)
晓至桥上,见水上寒雾生,薄雾弥漫,千山隐尽。
6号作品
作品名:拾石梓花的少女
作者:杨毅(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组)
版纳春天的午后,好似地中海的夏日温暖干燥,放着孙燕姿《一样的夏天》,时光漫筑乃至慵懒,偶有轻风佛过,云南石梓片片落花。五点钟阳光渐弱,科研中心工作的傣族少女便来到树下捡拾石梓花,用来做美食糯米粑粑。
7号作品
作品名:落霞(组图)
作者:王佳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组)
将葫芦岛的落霞献给将此前半生都献给西园的前辈们。
他们将青春留在此地,仿若流云,见证西园的成长,降下滋润的甘霖。
人生朝暮不过一日之晨夕,往后余生,他们虽已向暮年徐行,
但依然像西园的落霞般光辉绚丽,活出自己的精彩。
8号作品
作品名:青春在西园(组图)
作者:汪雪敏(协同进化组)KhinMeMeAung(协同进化组)
9号作品
作品名:背影
作者:李晓洁(综合办公室)
有一种背影,叫姥姥;有一种爱,叫姥姥的爱。虽是夕阳西下,陪伴着的却是最有希望的未来。
10号作品
作品名:夜归
作者:焦阳(中国植物园联盟秘书处)
为了筹备建园6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组的小伙伴们憋足了劲,常常熬夜奋战,回家途中总是夜色深浓,雾气缭绕。但因为有小伙伴间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往往在夜归途中也能寻找到快乐。
11号作品
作品名:青春有你
作者:洪艺轩(中国植物园联盟秘书处)
难忘与刘晨阳师姐一起做实验的时光,不管是三四十度的室外高温还是刮风下雨,我们一起扛着梯子在植物园做着鸟类繁殖学的研究,彼此鼓励,总是在欢笑中完成一天的任务。
一次做完实验后,师姐带着我在盛放的泰国樱花下拍照,骑着她的小摩托,我是如此的高兴,在那一天。
12号作品
作品名:一顿科考人员的晚餐
作者:曾祥乐(东南亚中心)
年5月东南亚中心第三次缅甸无人区科考,一顿科考人员的晚餐。
13号作品
作品名:“植物·人生”系列:梦境·生生不息,人间·喜结连理,守护·相随目送,绽放·孤芳自赏,梦境·夜幕降临(组图)
作者:赵颖(生物多样性组)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这座偏远小镇,生活变得异常简单,简单到慢慢有些索然无味,耳畔嘈杂的车水忽然寂静一片。与一般的科研机构无异,植物园偶尔萦绕着沉闷和压抑,某天,我决定带上相机,去走走,去拍点什么,于是一个美妙极了的世界呈现眼前,阳光下,植物生生不息的样子,给了我继续下去的信念,也给了我无尽的思考。现在,我想将这份感动,也分享给你们。
从植物的颜色、状态和影像看到世间无形而息息相通的理,万事万物,有始有终,生必有尽,跳出寻常,以高出维度的视角观赏,不过是一场又一场轮回。从懵懂稚嫩对世界充满幻想的婴孩,到磕磕绊绊不明事理的少男少女,到历世事食百味、安身成家的而立之年,到看尽尝遍酸甜苦辣临别独自面对死亡的风烛之年。
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挥间,也在蹉跎漫长的古木幽幽间。
其他类
1号作品
作品名:现代诗《青春在西园》
作者:王佳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组)
青春在西园
我在下午读一首诗
她说青春是本仓促的书
我的睫毛遮住踌躇
思绪绕满这一本书
扉页有一棵椰子树
盛夏的果实乳汁丰富
菠萝的甜沁入心脏内部
将我剖开
肉体便生长成火龙果树
作者的名字有九个字
它的历史是一支磅礴的战曲
葫芦岛吮吸汗露泪滴
望天树讲述雨林物语
美登木化身抗癌传奇
起承转合皆是植物奥秘
目录有风、有光
有水和花和虫鸟和鱼兽
有一弯双彩虹
浅浅的霓被太阳打散
眼底的湖白晃晃一片
一页一天一月一篇
花瓣是书签
纸上忽明忽暗
那是阴晴不定的天
听说春日最是缤纷
风稍染木棉的灼焰
记得带上午夜的依兰
她有着思辨的甜
把火烧花做成菜
把云南石梓晒干
把香茅草割断
还有芭蕉花和野芋杆杆
把炮仗花拍进照片
把鸡蛋花插在发间
把海红豆串成手链
橡胶树上谱出五线
米线当琴弦奏响家园
做一夏萤河少女吧
将呼吸也收敛
今晚光影流窜
我是嘉兰、射干、萱草、黄蝉
想把王莲制成香水
后调加一绺柠檬桉
酿栀子、姜花与缅桂的蜜
跟面包片道声早安
想把凤凰花制成信笺
写句别离的箴言
使君子宿醉一脸
咽下珍重
盼一局好久不见
贪恋林深午后的缱绻
柚木林连牵龙脑香园
散步寻浪漫
那时的秋天
有一瞬间是克莱因蓝
蓝得透明仿佛夏虫语冰
光阴苏醒轮回生生不息
热气球高高在上
看万物生长
从前一地荒芜
以后三界复苏
蜘蛛哺乳榕小蜂飞舞
蚂蚁围着波罗蜜吞吐
蜉蝣春宵一夜寻末路
繁衍是生灵自愈的坦途
醒着怅惘梦里恓惶
荆棘道遄行千里茫
日光下我噤声哭泣
粉红华胄曼丽昂扬
我裁下一角,披身作衣裳
故事写了几章
梦里浮华抑扬
脑海潮落潮涨
喂
你要记得意为“十二”的西双
雨后夕阳穿云翻浪
绵延罗梭江万丈风光
我的白驹踏过棕雨燕
灵魂在这里常亮
少年无惧岁月长
不畏青丝留此方
万水千山用脚步丈量
他乡皆故乡
飞舞的攀枝花从此不再流浪,
热爱植物的人们从此有了方向,
多情的罗梭江滋润万物生长,
留在西园的年轻人从未熄灭火光。
2号作品
作品名:短视频《青春在西园》
作者:邓丽芳(林冠生态学组)
作为一位即将毕业的毕业生,我在这个美丽的植物园里度过了两年。即将离别才意识到,我还没有好好的看看植物园,我还没有好好的拍拍植物园,我还没有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植物园的美,怎么忽然就到了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所以我想用这个视频,记录下植物园那千万分之一的美,记录下这永远如盛夏一样明媚的地方,那个我们挥霍过青春的地方和梦想开始的地方。
投票通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fz/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