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天敌 > 分离焦虑怎么破这篇文章,这些绘本来帮忙
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天敌 > 分离焦虑怎么破这篇文章,这些绘本来帮忙
(这是一篇一年多前我写的的文章了,今天开学季分享给大家)
掐指一算,开学了,学校门口又要有一大波你侬我侬难舍难分了,作为前几年经历过“大场面”的伊妈,想和大家谈谈孩子的安全感。今天的字很多,图很少,而且格式都没怎么改,直接word码好搬过来,但是说句实话全是干货。伊妈虽然刚过完三十一岁生日,但是还是一狠心把人生分为了七个阶段,也欢迎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图片百度找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人一生安全感的建立:7个阶段
1.0-3岁,刚出生安全感的建立(这个时候需要很多的拥抱和眼神,孩子从羊水包裹到一个四面空旷的地方,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害怕,这个阶段表现为孩子的弹跳反射,手和脚会不自觉地抽搐一下,这个阶段母亲的味道和乳汁会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2.3-6岁,第一次分离(第一次全天性的离开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多的小朋友,由家里多对一的宠爱变为一对多的管教,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偶尔不想上学,回家后变得更加黏着母亲,因为在幼儿园的大环境里,难免会不能事事得到满足。)
3.7-12岁,告别保姆式幼儿园教育,跨入高压力小学阶段(这个阶段是比较难熬的,因为在幼儿园的时候虽然还是有规矩的建立,但是大部分的时候老师还是处于哄着孩子们玩的阶段,会有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玩耍,跳舞,唱歌,然后还有上下午的点心时间。但是到了小学,一下子变成几节课连上,下课就是上厕所,睡眠不足,开始增加考试压力,所以很多孩子会很难过渡)
4.12-18岁,情窦初开,内心有了喜欢的异性(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不敢表白,有的表白后被拒绝,或者偷食禁果前怕狼后怕虎,安全感降低。)
5.25-30岁,婚嫁年龄,这个就不用说了,这个阶段大家都懂。
6.45-60岁,上有老下有小(开始对工作力不从心,孩子们刚好到了大学找工作婚嫁阶段,家里老人开始出现或多或少的病痛与苍老,产生新的不安感)
7.80岁以后,感叹人生苦短,身体上的慢慢苍老和想看着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成长变化产生的不安感。
在考虑这个阶段的时候,我把18-25岁排除出去了,因为在我的18到25岁,有刚刚上大学时的不知天高地厚,有刚入社会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刚进工作岗位时的热情似火,也有被人生挫败后的痛哭流涕,但是我现在想到我的那几年,并非是安全感爆棚的那几年,有迷茫,有缺失,更多的,是轰轰烈烈和满怀壮志宏图的决心。
而我又把30岁到45岁排除出去了,我想大部分人的这个阶段,或为了面包拼命,或为了家人孩子奋斗,没有时间矫情,没有时间喘息,甚至,没有时间哭泣......
(不能再说了,跑题了哈哈)
图片百度找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对于婴童期的孩子,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种残忍教育,就是孩子哭了,不抱,说越抱越会养成爱哭的孩子,其实作为刚从羊水包裹里出来的孩子们来说,拥抱,就是最最最让他们有安全感的事情。如果在这个阶段妈妈狠心了,那后果有可能就是,孩子几番试探,发现哭也没用,那我干脆不要找你妈妈了,安全感的根源漏了个洞,那有一天出现了一个会补洞的人,大家都想象得到。
那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妈妈一定要明白,情绪是会传染的,孩子的安全感更多的是来自于家长。(举个例子,马上又是幼儿园开学季了,一定又会看到分离焦虑这几个字,比如趴在幼儿园大门口看的啊,守着监控眼睛一转不转的啊,有这么一句话,情绪稳定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你要对一件事情泰然处之,那孩子也会觉得没啥大不了的,顶多就是一开始不习惯没有父母在身边,但是如果家长一副生离死别要死要活的样子,那孩子看到妈妈都焦虑的一塌糊涂,那幼儿园肯定是有大灰狼大怪兽了,她一点也不想送我去。那孩子怎么能痛痛快快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哟
有些每天上班的职场爸爸妈妈会选择偷偷溜走,或者欺骗我就去个卫生间啊,马上就回来啊什么的,孩子不是傻子,被骗一次可能,天天胡乱答应只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更加不信任你,这会造成两个后果,一个后果就是幼儿园期间每天上演难舍难分的戏码,另外一个更严重,到了青春期很容易就养成张嘴就是谎话的习惯,因为父母先给予了这么一个例子,大人都可以撒谎,孩子为什么不行呢?那父母和孩子之间,怎么建立最坚实的信任呢?作为父母一定要说到做到,提前规划让孩子对暂时的分别更有确定性,更安心,知道父母最终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
图片来自于百度,如有侵权联系我哟
那职场妈妈们苦恼了,又要上班,又要陪伴孩子,遇到一个高需求的宝宝,那一定是每天早上泪洒上班途中,那对于每天按时上下班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的安全感如何建立呢?其实并不是全天二十四小时陪伴孩子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一定更有安全感,有的家庭妈妈做网络生意,在家带孩子是24小时拿着手机,孩子过来喊一声妈妈,马上给开启熊大熊二不耽误她生意。那有的家庭呢,白天父母不在家,晚上的两个小时安排的满满当当,一起做游戏,一起吃晚餐,一起读绘本,一起做手工,那这种情绪的连接一定会给孩子更好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那有的家庭是老人带孩子,孩子还没起床呢,爸妈就已经出门上班了,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孩子会有一种不确定感,睡觉前妈妈孩子,起床妈妈没了,她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这种不确定会让孩子非常焦虑,形容的特别一点就像是出生分娩的时候脐带被剪断了,那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的秘诀就在于,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亲子联络的不中断。比如说我出门的时候可以给孩子留一张小纸条呀,告诉孩子我几点回家,会去哪里,会做什么,那如果每天大概的内容是一样的,就可以想一些新的办法,比如留个小纸条密码,早上十点钟的时候在房间的什么地方找个什么东西,那下午几点又在什么地方找个什么东西,这样孩子有参与游戏感,感觉妈妈一直在和我们玩一样,然后刚好玩的差不多,爸妈就下班回来啦。那有的妈妈会说,我可以视频啊,现在手机那么发达,但是我试过几次,如果说玩耍过程中可以忘记妈妈的话,一通语音视频绝对是雪上加霜,因为孩子会产生妈妈为什么看得到摸不到的情况,反而不如留下一些具有联络意味的小物件和小纸条。
那对于上学后的孩子来说,一个稳定的家庭秩序和规定是对孩子安全感建立起到很大帮助的,举个例子,一个家庭中有几个家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妈妈说今天晚饭吃这个,爸爸说吃那个,爷爷和奶奶意见也不一致,那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很苦恼,建立规矩也要一样,比如这边妈妈说今天只能吃一颗糖,奶奶马上过来偷偷塞了一颗说,你吃吧,别告诉你妈,那孩子的安全感就完全乱套了,这个家庭的秩序也一定就乱套了。家长建立的规矩一定要一以贯之,这是孩子最初建立的安全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孩子在玩的全神贯注的时候会抬头看看妈妈在不在,或者有的会喊一声妈妈,这时候如果她信任的人在身边,她会接着低下头去玩,但是如果妈妈在旁边没理他,那孩子就会马上放下玩具扭着妈妈说话,这其实就是孩子在寻找安全感和认可感。有研究表明,再好的早教,再好的兴趣班,再好的益智玩具,都不如爸爸妈妈亲子陪伴和亲子阅读的效果好。安全感建立很好的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和烦恼会很容易的反弹回来越挫越勇,因为他们永远不担心没有后路,家庭就是他们最强大的后盾。
图片来自于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哟
有这么一句话非常的真实,养小孩,在一定程度上,就像和一个玻璃心的女朋友在谈恋爱。在恋爱过程中,只有存够了足够的爱,在有需要的时候支取一些,消耗一些,孩子对我们的爱才不会透支,存的越多,归还的越及时,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好。
作为职场妈妈们,也别一个劲的苛责自己,在离开孩子的时候不要过分内疚,因为只要做好自己,让孩子看到乐观,积极的妈妈,孩子们自然会越来越好,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折磨自己也没必要,毕竟妈妈的情感越稳定,宝宝的安全感也就越强!既然不可能有完全满足孩子的一天,更做不到寸步不离,那就干脆潇洒放手吧。
图片百度找的没有打码,如有侵权可以联系我哟
孩子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害怕陌生人
不敢单独睡或者不敢关灯睡觉
不敢一个人上厕所
不敢一个人洗澡
睡觉爱抱东西
黏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人的身体部位
打人
无故哭闹
爱啃咬手指
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的一些常见原因:
多次搬家(0-6岁的孩子的安全感往往和固定的东西有关联,比如固定的生活环境,固定的学校,固定的老师,固定的养育者)
婴儿期哭闹被漠视(网上那些说孩子哭闹不能抱的我真的是看着就着急)
过早和妈妈分离
过早或强迫与孩子分房
遭遇到大人的恐吓
频繁更换孩子的照料者比如保姆
父母关系不好,感情不和经常吵架
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
过早让孩子进入幼儿园
如何弥补孩子缺失的安全感:
找到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原因,理解并接纳孩子
父母付出足够的爱和陪伴
爸爸至少在0-6岁孩子最没有安全感的阶段能透过爱妈妈支持妈妈来将爱传递给宝宝,一个家庭中爸爸爱妈妈,妈妈的情绪会更稳定,孩子的情绪环境也就更稳定。
允许孩子发泄,哭泣以及表达情绪,放下身段去倾听孩子的内心。
别让隔代教育消费孩子的安全感(比如,你妈妈说的不对,别听她的。奶奶帮你抢,摔跤碰伤的时候打地板,打它,谁让它磕到你。不许父母责怪自己的儿女,觉得孩子没错。老说一句奶奶给你买。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你看谁谁家怎么样,你怎么这么笨。最后,最重要的一句,千万别说“你妈妈走了,不要你了。”)
图片来源于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哟
我是伊依妈妈,一个拥有高需求宝宝伊依的妈妈,三十年来在安全感缺失和爆棚中徘徊的狮子座女子,在养育她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和原生家庭带来的一系列好与坏,没有人能说,自己就是个拥有绝对的安全感的人,但是作为孩子,家长能给予的,有很多很多,而这些很多很多,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坦荡,也更安心......
刚好接触了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这里分享给大家,必备,必备啊!
(附:伊妈只推荐,购买的话大家可以通过实体书店啦,某东某当某宝某亚啦,但是别贪便宜去买盗版哦,那种几块钱一本的,天知道是什么油墨印刷的。)
好了,我不啰嗦了,书单来咯。
1《幼儿园的一天》
作者:(法)萨米尔?瑟努斯
绘图:(法)亨利?费尔纳
译文:吴雨娜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幻想一下,如果动物宝宝们也上幼儿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它们在一起会有什么趣事发生呢?
比如蜗牛宝宝拖拖拉拉做什么都慢吞吞的...
比如萤火虫宝宝从来不肯睡午觉总是到处飞来飞去的...
还有鳄鱼宝宝想妈妈了,不停的在流眼泪...
各种各样的动物小朋友们,遇到了千奇百怪的问题...
伊妈推荐原因:
这本书只有四十页,但是丰富到出现了六十余种不同的动物,作者用轻松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幼儿园,为什么要去幼儿园,帮助孩子缓解因为陌生而引起的各种不适和焦虑。
2《我爱幼儿园》
作者:(法)塞尔日?布洛克
译文:(中)张艳
内容简介:
莱昂是个可爱的小男生,在上幼儿园之前他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入园的那天,他却成了一个“问题儿童”,他起不来床,觉得幼儿园超级恐怖,认为自己要被妈妈卖掉了,上完第一天就再也不要去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喜欢上了幼儿园,因为幼儿园里,有最可亲的琳娜老师,还有好多好多的小伙伴们...
伊妈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辣妈孙俪微博推荐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回来,发现真是棒极了,其实如何才能鼓励和帮助孩子摆脱分离的焦虑,适应全新的环境?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幼儿园阿姨就像妈妈一样。这样的敷衍之辞甚至会适得其反。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种观念,妈妈就是妈妈,家就是家,幼儿园就是幼儿园,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是温暖的,都是属于孩子的。
3《我爱幼儿园》(套装共五本)
作者:(日)丘修三饭野由希代西本鸡介
绘图:(日)山西源一井上智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目录及内容简介:
《拉拉手,还是好朋友》-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勇敢承认错误,学会原谅别人。
《一起玩滑梯》-教孩子学会分享,礼让,懂得感恩关心别人。
《今天我值日》-教孩子学会合作变得勇敢自信,并且擅长发现别人的长处,
《我是大哥哥》-教孩子学会保护幼小,学会分享,体会成长的快乐
《再见,小霸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fz/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