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
年初看到条新闻,大致意思是中国一个科研团队,用转基因技术,把一只猴变成了自闭症。
│患上自闭症的猴子│
如果你做科学节目,会看到三个high点:
转基因!猴!自闭症!
科学家真是太疯了!
请管(ji)管(xu)他(jia)们(you)!
关于自闭症的称呼,都有些浪漫。“雨人”,“星星的孩子”,“孤独的天才”。
一个普通人的日常想象:
自闭症患者=超常的记忆力+精通文学历史+人体计算器。
作为一个由普通人构成的创作团队,本能的带着猎奇,开始了节目策划。可当你靠近科学,普通人的想象,显然匮乏,脆弱。
大部分自闭症患者存在智力障碍,它也并不是我们平时用来打趣的简单心理状态。
它和上百种基因相关,但上百种基因没引起上百种症状,反而都指向了三个核心症状。
它找不到病因,它会让患者莫名的患有精神分裂、抑郁、躁动等等精神疾病。它复杂,多样,甚至有些诡异。
对于此前半个世纪,一个毫无治愈希望,人类对其知之甚少的疾病来说,一切想象都会被绝望打的粉碎。
飞去上海前,第一时间去拜访了那个“转猴”的科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仇子龙。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他确实有点“怪”。语速和办事效率极快,总面带笑容。给我讲怎么给动物做实验的时候,有点像网红看见王思聪的感觉——high!科研带给他的幸福感,全写在脸上。
他欣然接受了采访,还推荐了徐秀和杜亚松,二位都是国内顶级的自闭症专家。还帮我们介绍了上海一家很专业的自闭症康复培训中心。
康复中心对我们的拍摄表现出了顾虑,最主要是担心孩子以及孩子家长的隐私暴露。我们沟通了很久,签了拍摄承诺书,所以全程都是特殊角度的拍摄。直到正式拍摄前一天下午,康复中心才正式同意了拍摄。可以想象,他们之前遇到过不少状况,才如此小心谨慎。
节目快制作好后,但还缺一个自闭症家长介入。联系了两三位家长,都失败了。
同事推荐了邹文。
│邹文在上海爱好康复培训中心│
她是18岁自闭症男孩康康的妈妈,四年前她和其他几位妈妈一起,创办了康纳洲孤独症家庭援助中心。近二十年,自闭症一直伴随着这个家庭,她也算是半个专家了。
和康康妈妈的联系基本在夜里十一点,我猜测那是康康休息的时间。开拍前一天,整个团队准备飞往上海。还是深夜,康康妈妈给我发了北京市白癜风白癜风前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