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外国做了一个各国女性眼中最完美男人的调查,陈道明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榜上有名。
提起陈道明,大家会一致的评论:好演员、好丈夫、好父亲。他像是远离尘世的儒者、智者、达者。他在娱乐圈,却少要坏习气;他又不在娱乐圈,娱乐圈却总有他的传说。他是挥斥方遒的帝王,是孤高冷傲的书生,是亦正亦邪的毒枭黑道,他是百变的各路角色,他也是演技精湛的影帝。
陈道明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姥爷当年与李叔同一起赴日本留学,父亲是大学教授。他16岁进入天津人艺学习舞台剧表演。23岁时,陈道明在杜宪舅舅的引荐下,认识了杜宪,并坠入情网。为了爱情,陈道明离开天津,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开始了他的演绎生涯。
虽然刚开始的演绎道路并不顺,匪兵、伪军、特务、八路等杂角色他反复演了个遍,而且一句台词都没有。可正是这七年的历练,让他体悟的演员这份职业,也让他沉淀了演技。直到29岁,陈道明接到了《末代皇帝》溥仪青年一角的邀请。
为了演绎好这个角色,他琢磨四年,更一举拿下了第七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之后他又把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玩世不恭、怪癖难测的方鸿渐演绎的入木三分,并因此囊括多个表演奖项,奠定演艺界的实力派地位。
因此,钱钟书先生还特意致信于陈道明,说感谢陈道明让他看见一个活的方鸿渐。于是两人成为忘年交,陈道明曾三次拜访钱钟书先生,并坦言在钱老家里,能闻到书香,反观自己却相形见绌,浑浊不堪。
从此,陈道明便更尊重学问,敬重学术,饱览群书,以抑制人性戾气。
冯小刚说:"陈道明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男人"。确实是,除了角色需要,他从不向任何势力低头。
他曾炮轰涉毒艺人:“现代人谁没有压力?难道只有你有压力?你压力有老百姓大吗?演员非要说压力,也是在名利场想出名的压力,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借口!”
他曾在节目中,怒批胡乱点评花鼓艺术的青年评委:“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庸,但是并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他更直言不讳的指出了当今娱乐圈的浮躁。他坦言自己并不反感“戏子”的定位。还毫不客气的指出:“戏子太易蜕变,戏子之所以被人看不起,就因为这是一种机会主义的职业。当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便低眉垂眼,四处求人,一旦红了,立刻不知道天高地厚。张狂、轻浮是中国演艺界的一大恶习,一种非常幼稚小儿科的思想水准。”
所以在真人秀轰炸,绯闻炒作的今天,陈道明也依然洁身自好,远离是非。他说:台上已经是在演了,台下就免了吧。
而台下的他更喜欢窝在家里,读书、画画、练字、弹琴、下棋,与妻子一起或谈论或沉默。
陈道明的妻子杜宪同样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杜庆华是清华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形象好、气质佳的杜宪是学校里出了名的“美人”。
毕业之后,杜宪直接就被挑选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她还成为了CCTV新闻部播音组的第一主播。
而她端庄优雅、仪态大方的典型中国式女人的形象也成为大陆老百姓追捧的喜欢的对象。
80年代的时候,杜宪声名大噪,到达了她事业的巅峰。而那个时候的陈道明,还只是天津一个不出名的小演员,在各个剧组间跑龙套。
后来陈道明名声大噪,成为首屈一指的演员,很多人都羡慕杜宪命好,而陈道明却说:“我无一可举,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杜宪看上我,说明我太太一点都不功利。只能说是她的伟大,不是我的光荣。”
而在谈论他妻子的时候,他也总是一脸幸福的说:第一:她不以学识看人;第二:她不以金钱看人;第三:她不以地位看人;第四:她不以外表看人。
而杜宪后来也甘愿为了陈道明,从传媒界隐退,全身心地投身于家庭,曾经那个电视机前光鲜亮丽的她,决定做回一个最简单朴素的妻子与母亲。面对所有的不解,她淡然地说道,“也许会有后顾之忧,但活在当下就最好。”
后来女儿陈格出国留学,59岁的杜宪则去了中国传媒大学当起了副教授。
其实在当家庭主妇期间,杜宪也从未放弃学习,她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干部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研究生班进修、学习英语、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和教育事业,投身慈善事业。
这正是这般自信温厚的女人,才让他们的婚姻细水长流,温暖幸福。
现在的两人,都大量减少了工作,一个在家绣花草,一个在家裁皮包,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很有一种让人心动的美感。
润物无声的婚姻最摄人心魄。陈道明和杜宪便是这样,择一人终老,不贪羡野花,不沾惹杂草,两人搀扶,余生指教。
内容转载自google优化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