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种类 > 一带一路国家middot国情黎巴嫩
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种类 > 一带一路国家middot国情黎巴嫩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黎巴嫩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年4月)
黎巴嫩共和国(TheLebaneseRepublic)。
平方公里。
约万(年)。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英语。居民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
贝鲁特(Beirut),人口约万,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
总统米歇尔·奥恩(MichelAoun)。
烈士节(5月6日)、建军节(8月1日)、独立节(11月22日)。黎教派众多,各教派重要节日均为国家法定节日。
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北部邻叙利亚,南界巴勒斯坦、以色列,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公里。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
公元前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7~16世纪初并入阿拉伯帝国。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年6月,法向纳粹德国投降后,黎被德、意轴心国控制。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年11月22日黎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因国家权力分配产生的矛盾激化,内战爆发。年10月,伊、基两派议员达成《塔伊夫协议》,重新分配政治权力。年,黎内战结束。
(1)政情
黎是议会民主共和国。议会实行一院制,现有个议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议员各占一半。黎党派林立,但力量分散,目前无一党占绝对优势。7年11月,拉胡德总统任满离职,议会多数派和反对派在总统选举问题上严重对立,选举被19次推迟,总统职位一直空缺。在阿盟和卡塔尔等八国外长组成的阿国调解委员会共同斡旋下,黎各派达成“多哈协议”,于8年5月选举黎前武装部队总司令米歇尔·苏莱曼为总统,任期至年5月。9年6月,“未来阵线”领衔的多数派在议会选举中胜选,苏莱曼总统授权多数派领袖萨阿德·哈里里(SaadHariri)组阁,11月联合政府成立。年1月,联合政府因以真主党为主导的“3·8”联盟11名部长集体辞职而解散。苏莱曼总统授命前总理纳吉布·米卡提(NajibMikati)出任总理并组阁,6月新政府成立。年3月22日,因内阁未能就成立黎议会选举监督机构和延长黎治安部队司令任期达成一致,米卡提总理宣布辞职。4月6日,苏莱曼总统授命塔马姆·萨拉姆(TamamSalam)出任总理,年2月完成组建新内阁。苏莱曼总统任期于年5月25日结束。年10月31日,黎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米歇尔·奥恩(MichelAoun)当选黎总统并随即就职。11月3日,奥恩任命萨阿德·哈里里(SaadHariri)为总理并组阁,哈里里12月18日组阁成功。年11月,哈里里在访问沙特期间宣布辞职,12月宣布收回辞呈。年5月6日,黎选举产生新一届议会。5月23日,纳比·贝里连任议长。5月24日,奥恩总统宣布现政府转为看守政府,授权哈里里组建新一届政府。年1月31日,黎新政府组成,哈里里连任总理。
(2)宪法
年5月23日颁布,后经8次修改。年9月修改时增加了前言。宪法规定黎巴嫩是一个独立、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国家,是议会民主共和国,具有阿拉伯属性,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任何有悖各教派共处原则的权力均属非法。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年10月19日,议会修改宪法第49条,规定“现任总统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延任3年,延任只准一次”。修改宪法必须由总统提议后、经政府向议会提出,或10名以上议员提出动议,并获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3)议会
为一院制。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修改宪法、选举总统、批准总理和阁员人选及审议国家财政预算和对外条约及协定。议席按教派间协商后的比例分配,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四年。年7月,黎议会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议席增至个,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平分。本届议会于9年6月选举产生,以“未来阵线”为首的黎议会多数派赢得全部个议席中的71席,以真主党为首的议会少数派获得57席。现任议长纳比·贝里(NabihBarri)于年11月当选,连任至今。黎本届议会于年5月6日选举产生。5月23日,纳比·贝里连任议长。
(4)政府
本届政府于年1月31日组成,共30人,主要成员为:总理萨阿德·哈里里(SaadHariri),副总理格桑·哈斯巴尼(GhassanHasbani),外交和侨民事务部长纪伯伦·巴西勒(GebranBassil)等。
(5)行政区划
全国分8个省:贝鲁特省、山区省、北方省、南方省、贝卡省、纳巴蒂耶省、阿卡省、巴尔贝克--希尔米勒省。
(6)政党
黎主要政党有:
“未来阵线”(FutureMovement):伊斯兰教逊尼派政党。由黎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创建。5年2月哈遇刺后,其子萨阿德·哈里里接任“未来阵线”领袖。年7月,“未来阵线”正式组建政党,萨阿德·哈里里当选主席,其弟艾哈迈德·哈里里当选总书记。
黎巴嫩长枪党(TheLebaneseKataebParty):基督教马龙派政党。年11月成立,创始人为皮埃尔·杰马耶勒。8年2月,阿明·杰马耶勒(AminGemayel)当选长枪党主席。
“黎巴嫩力量”(LebaneseForces):基督教派右翼政党,原系长枪党的武装力量,由长枪党创始人皮埃尔·杰马耶勒次子巴希尔·杰马耶勒年创建。现任领导人为执行委员会主席萨米尔·贾加(SamirJaga)。
自由国民党(TheNationalLiberalParty):基督教马龙派政党。年9月成立,现任主席杜里·夏蒙(DoryChamoun)。
真主党(ThePartyofGod或Hezbullah):黎穆斯林什叶派政党。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成立,与伊朗关系密切。该党拥有民兵约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区。年2月18日,谢赫·阿巴斯·穆萨维总书记被炸身亡,哈桑·纳斯鲁拉(HassanNasrallah)当选总书记。5年,真主党成员首次担任政府部长。9年议会选举中该党获得12席。11月,该党宣布放弃建立伊朗式伊斯兰政权,突出该党的黎巴嫩和阿拉伯属性,强调该党将逐步转变为“防卫力量”和建设国家的支柱。本届政府中有两名阁员来自真主党。年7月,欧盟通过决议,将真主党军事分支列为恐怖组织。
自由国民阵线(FreePatrioticMovement):年由黎前军政府总理米歇尔·奥恩(MichelAoun)将军组建。5年成为议会内最大的基督教党团。6年4月正式改组为政党。现任领导人外交和侨民事务部长纪伯伦·巴西勒。
“阿迈勒”运动(AmalMovement):伊斯兰教什叶派政党。年成立,前身为“被剥夺者运动”,为伊斯兰教什叶派主要组织。主席纳比·贝里(NabihBarri)(现议长)。
社会进步党(TheProgressiveSocialistParty):年5月成立,为伊斯兰教德鲁兹派政党。年该党加入社会党国际。主席瓦立德·琼布拉特(WalidJoumblatt)。
黎巴嫩共产党(TheLebaneseCommunistParty):年成立,是中东地区创建较早的共产党之一。年被宣布为非法,年取得合法地位。总书记哈利德·哈达德(KhalidHaddad)。
米歇尔·奥恩:总统。年2月出生于贝鲁特,基督教马龙派。曾在贝鲁特基督兄弟学校、圣心学校、黎军事学校等接受教育,在法国炮兵学校等军事学校受训。年6月担任黎军司令并晋升中将。年就任黎临时军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年流亡法国,于年在法组建自由国民阵线。5年奥恩返黎,当年当选为议员,其领导的自由国民阵线成为黎议会最大的基督教党团。年卸任自由国民阵线主席一职。年10月31日,黎举行议会选举,奥恩当选黎总统并随即就职。已婚,有3个子女。
萨阿德·哈里里:总理。年4月出生于沙特利雅得,黎最大伊斯兰教逊尼派政党未来阵线主席。毕业于美国华盛顿乔治敦大学,获国际商务学士学位。5年老哈里里遇刺身亡后,继承其父创立的未来阵线政党领导权。9年就任总理,年哈里里内阁因超过三分之一部长辞职而解散。此后,哈里里长期旅居沙特。年,哈里里重返黎政坛并长居贝鲁特。11月3日被授命出任总理,12月18日组建新内阁。年11月,哈里里在访问沙特期间宣布辞职,12月宣布收回辞呈。年5月24日,奥恩总统宣布现政府转为看守政府,授权哈里里组建新一届政府。年1月31日,黎新政府组成,哈里里连任总理。已婚,有3个子女。
纳比·贝里:议长。年出生于塞拉利昂,伊斯兰教什叶派、阿迈勒运动主席。毕业于黎巴嫩大学法律系,后在法国进修。年任黎全国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并担任过世界爱国学生联合会执委会委员。后担任黎伊斯兰什叶派最高委员会委员,年当选为阿迈勒运动主席。年4月30日,担任水、电、司法、南方、重建事务国务部长。年11月,担任水、电资源、住房、合作部长。年12月至年5月,担任国务部长。年10月21日当选为议长,年10月、0年10月、5年6月、9年6月、年5月五次连任。有9个子女。
法院分为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治安法院。此外还有处理婚丧、遗产继承等问题的宗教法庭。
黎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黎内战前曾享有中、近东金融、贸易、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但16年内战加之以色列入侵,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亿美元。年中东和平进程启动后,黎预期经济利好,大兴土木,后由于地区形势持续动荡,其经济复苏计划受挫,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九十年代后期,黎经济形势渐入困境,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债务攀升。6年长达月余的黎以冲突造成黎大量基础设施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32亿美元,间接损失超过70亿美元,使黎经济发展陷入停顿,债务负担加重,战后重建任务艰巨。冲突结束后,黎获得逾亿美元援助承诺。
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黎国内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联系较弱,且黎中央银行灵活运用外汇和黄金储备应对得当,黎平稳渡过危机,经济逆势增长。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经济增长率:1.5%
货币名称:黎巴嫩镑
汇率:1美元=黎镑
进口总额:亿美元
出口总额:40亿美元
外债:亿美元
外汇和黄金储备:亿美元
通货膨胀率:3.1%
矿产资源少,且开采不多。矿藏主要有铁、铅、铜、褐煤和沥青等。
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以加工业为主。主要行业有非金属制造、金属制造、家具、服装、木材加工、纺织等。从业人数约20万,占黎劳动力的7%,是仅次于商业和非金融服务业的第三大产业。
农业欠发达。全国可耕地面积24.8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10.4万公顷。牧场36万公顷,林地面积79万公顷。贝卡谷地为黎主要农业区,可耕地面积占黎全国的52%。农产品以水果和蔬菜为主。黎粮食生产落后,主要靠进口,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烟草、甜菜、橄榄等。近年来,黎葡萄种植业发展很快,年产葡萄酒万~万瓶,出口额约1万美元。
黎原为中东旅游胜地。内战前,每年入境旅客达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国民收入的20%以上。内战期间,旅游业一蹶不振。战后黎政府曾将振兴旅游业作为重建计划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黎以冲突及安全形势不稳再次影响了黎旅游业的振兴。黎现有各类星级饭店家。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
水运:主要港口有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赛达港,其中贝鲁特港现有集装箱及集散货码头14个,承担着黎八成以上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量。
空运:贝鲁特国际机场是著名航空港。年黎政府投资4亿美元改造贝鲁特机场,将其吞吐量由每年万人次提高到万人次。5年5月更名为“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
公路:贯穿全境,全长约公里,其中高速或快速公路约公里。公路在内战、黎以冲突期间均遭严重破坏,修复工作进展缓慢。黎车辆总数约为万辆,平均每2.5人拥有一辆汽车,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前列。
铁路:全长公里,全部为国有,除贝鲁特—谢卡(Chekka)段外,其余因战乱破坏而被废弃。
贝鲁特曾是中东金融中心,外汇和黄金可自由买卖。全国有72家银行,其中商业银行65家。黎银行多为私人所有,其中较大的有奥狄银行、黎巴嫩—法国银行、毕卜鲁斯银行等。
外贸在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实行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经济相协调的外贸政策。出口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金属制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玻璃制品和水泥等。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
医院所,床位约张,注册医生约人,医护人员共约2万人。
政府军总兵力约5.6万人,其中陆军约5.4万人、空军约人、海军约1人,主要由法国和美国负责提供武器和训练。另有内部治安军约1.7万人。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体制。义务制服役期限为18个月,志愿制至少签3年合同。
年3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联合国向黎派驻多国维和部队,并执行任务至今,以监督以色列从黎巴嫩境内撤军,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协助黎政府有效管辖以色列撤出的南部地区。
黎全国有中小学所,在校学生76万余名,教师6万余名。各类高等院校共计41所,其中综合大学4所。黎巴嫩大学是唯一国立综合大学,年创建。贝鲁特阿拉伯大学创办于年。贝鲁特美国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建于年,用英语授课。圣·约瑟大学年建立,用法语授课,设有孔子学院。
黎以中东新闻中心著称。全国各类报刊有余家。主要日报有《白天报》、《旗帜报》、《家园报》、《安瓦尔报》。主要刊物有《事件周刊》、《阿拉伯周刊》、《狩猎者》、《杂志周刊》、《黎巴嫩评论》、《星期一早晨》等。
通讯社: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是唯一官方通讯社,成立于年,属新闻部领导。每日发阿、英、法3种文字的新闻稿,只报道官方的黎国内消息。中央通讯社为私人通讯社,创立于年9月。每日用阿文报道黎国内政治、经济、商业等方面消息。“中东报道”是私人通讯社,年创办。除周末外,每日发黎国内、外消息英文通讯稿。周末有综述和新闻分析内容的专刊。在开罗和华盛顿设有分社。
广播电台:黎全国现有多家广播电台,其中大部分是私营娱乐性电台。其中,黎巴嫩广播电台为国家广播电台,属新闻部领导。其前身是“东方电台”,始建于年。内战爆发后,由于经济困难,该台被迫停止对外广播。“祖国之声”电台为黎伊斯兰教逊尼派慈善基金会于年创办。除英语新闻节目外,主要用阿语广播。“人民之声”电台为黎巴嫩共产党于年创办,在开罗、巴黎、伦敦和莫斯科派有常驻记者。
电视台:黎巴嫩国家电视台,成立于年。属黎巴嫩电视公司所有,政府占一半资本,公司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均由政府任命。未来电视台,创办于年,由已故前总理哈里里创建,是黎目前第二大电视台。黎巴嫩广播公司电视台(LBC)成立于年,系私营电视台。灯塔电视台,由黎真主党开办,创办于年。
黎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外强调其阿拉伯国家属性,调整与叙利亚关系,积极发展同埃及、沙特等阿拉伯大国的关系,重视同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黎、美于年建交。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争取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支持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境内;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年美解除了长达12年之久的对美公民赴黎禁令。美在“9·11”事件后宣布黎真主党为恐怖组织,并向黎政府提出了冻结该组织武装、资金,双方进行情报合作等一系列要求。黎政府则坚持认为应将民族抵抗运动与恐怖主义区别对待。5年2月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后,美国加大对黎问题的干预力度。4月、10月、12月,美联合法、英推动安理会通过有关哈里里遇害国际调查的、、号决议。
年3月,美总统奥巴马与黎总理萨拉姆通电话,祝贺黎新政府通过议会信任投票。5月,美国务卿克里与时任黎总统苏莱曼通电话,对苏在任期间的工作表示赞赏。6月,美国务卿克里访问黎。年2月,美国向黎提供的万美元军事援助运抵黎。4月,美副国务卿布林肯访黎。年4月,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约瑟夫·沃特尔访黎。11月,美国务卿克里电话祝贺奥恩当选黎总统。年2月,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沃特尔访黎。4月,美国会议员代表团访黎。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电贺黎总统奥恩开斋节,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沃特尔访黎。7月,黎总理哈里里访美。10月,黎总统奥恩访美,美国国会财政委员会代表团访黎。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就黎独立日电贺黎总统奥恩、议长贝里、总理哈里里。12月,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沃特尔访黎。年2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黎。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向在巴黎召开的援助黎巴嫩的“西德尔会议”与会者和黎人民致以问候。
年1月,美国副国务卿黑尔访黎。3月,美国务卿蓬佩奥访黎。
同法国的关系:黎在年独立前曾是法国委任统治地,两国有传统的关系。法为谋求在黎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大力投入黎重建市场。法支持哈里里政府主导的经济重建与改革计划,2年法在第二次国际援黎会议上承诺向黎提供5亿美元援助。5年2月,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希拉克总统夫妇亲自赴黎参加葬礼,法主张对事件进行国际调查,并支持黎举行议会大选,改组政府。4月、10月、12月,法与美、英共同推动安理会通过有关哈里里遇害国际调查的、、号决议。6年黎以冲突期间,法推动安理会通过要求黎以停火的号决议。冲突后,法派兵0人参加联黎部队。
年3月,黎时任总统苏莱曼赴法出席黎“国际支持小组”会议。4月,法议会法黎友好小组访黎。5月,法总统奥朗德与时任黎总统苏莱曼通电话,对苏在任期间的工作表示赞赏。年2月,法国总统特使吉鲁访黎。4月,黎马龙派大主教拉伊访法。9月,黎总理萨拉姆在纽约联大期间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黎。7月,法国外长艾罗访黎。11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致电祝贺奥恩当选总黎统。年3月,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访黎。5月,黎总统奥恩与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通电话。9月,黎总统奥恩访法。11月,黎总理哈里里、外长巴西勒分别访法。12月,黎总理哈里里访法。年3月,法国特使、地中海事务代表杜克森访黎。4月,黎总理哈里里访法,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西德尔会议”。6月,黎马龙派大主教拉伊访法。8月,法参议员代表团访黎。10月,奥恩总统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11月,看守内阁总理哈里里赴法出席巴黎和平论坛(ParisPeaceForum)开幕式,其间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年1月,黎总理哈里里赴法。
同叙利亚的关系:黎、叙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政治实体。黎独立后,叙未予承认,黎叙仍保持“特殊关系”。年5月之后,叙军(最初约2.8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年5月,黎叙签署“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和“安全与防务条约”,确定两国将进行最高级和最全面的协调。年1月,黎叙签订经济一体化、取消双重税、推进和保证投资、建立联合边界哨所和社会领域合作五项协定。同时,双方决定在与以色列谈判中密切配合,决不单独与以媾和。4年9月2日,美、法等国推动安理会通过号决议,要求叙驻黎部队全部撤离。5年2月黎前总理哈里里遇害后,美等西方国家和黎反叙派指责叙应对此负责。叙于4月宣布撤回其驻黎全部军队、安全人员和军事装备。6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号决议,鼓励叙黎两国划定边界、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相互派驻外交代表。8年7月12日和8月13日,苏莱曼总统和叙总统巴沙尔在巴黎和大马士革两次会晤,双方宣布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0月15日,叙黎外长签署建交公报,两国正式建交。
年叙局势动荡以来,外溢效应持续发酵,对黎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黎国内亲叙和反叙派别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并造成人员伤亡,黎境内曾遭到来自叙境内的炮弹和火箭弹袭击。黎政府主张维护叙的主权、独立和统一,反对外部干涉,安理会应谨慎行事,国际社会应为推进叙国内政治进程创造条件。黎政府对叙问题持“不卷入”政策,对阿盟涉叙决议有关对叙实施制裁等内容持保留态度,并与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合作,向在黎的叙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
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6年黎以冲突期间,阿拉伯国家给予黎政治与财政支持。8年5月,由阿盟和卡塔尔等八国外长组成阿国调解委员会,并促成黎各派达成“多哈协议”,黎因总统选举问题发生的危机结束。年3月,苏莱曼总统赴科威特出席阿盟峰会。黎外长巴西勒赴埃及参加阿盟外长会。同月,埃及外长法赫米访问黎。4月,黎外长巴西勒赴埃及参加阿盟紧急外长会。5月,黎总理萨拉姆、外长巴西勒分别访问沙特。6月,黎议长贝里参加埃及新总统塞西就职典礼;黎总理萨拉姆访问科威特;阿拉伯国家议会联盟主席、科威特议长贾尼姆访黎。年以来,沙特先后两次向黎提供30亿美元和10亿美元军事援助,加强黎军队建设。年1月,阿盟秘书长阿拉比访黎。3月,黎总理萨拉姆赴埃及出席埃及经济发展大会。6月,黎总理萨拉姆访沙特、埃及。7月,黎总理萨拉姆访问约旦。11月,黎总理萨拉姆赴沙特出席第四届阿拉伯—拉美峰会。同月,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访黎。年2月,沙特内阁会议确认停止对黎军援。3月,海合会、阿盟先后将黎真主党列为恐怖组织。4月,黎议长贝里赴埃及出席阿拉伯议会联盟第23次大会。8月,埃及外长舒克里访黎。年2月,沙特海湾事务大臣萨米尔·萨卜汉访黎期间,宣布沙特取消对黎巴嫩的旅行警告。年1月,黎总统奥恩访问沙特,阿盟秘书长盖特、约旦副总理兼外交大臣乔达、伊拉克外长贾法里分别访黎。同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黎,黎总统奥恩先后访问埃及、约旦。3月,黎总统奥恩访问埃及。5月,黎总理哈里里访问卡塔尔。6月,科威特议长加尼姆访黎。8月,黎总理哈里里访问科威特。11月,黎总理哈里里访问埃及、沙特。12月,黎外长巴西勒访问埃及。年1月,黎总统奥恩访问科威特。2月,奥恩总统访问伊拉克,外长巴西勒访问科威特。3月,黎总理哈里里访问沙特,哈还致电祝贺埃及总统塞西连任。6月,黎议长贝里电贺阿巴斯再次当选巴解执委会主席。9月,伊拉克副总统阿拉维访黎。
年2月,黎总理哈里里访问阿联酋,阿盟秘书长盖特访黎。3月,黎总统奥恩访问突尼斯,议长贝里访问约旦。
同以色列的关系:黎南部与以北部接壤。年3月,以侵入黎南部打击巴解武装。年6月,以大规模入侵黎。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约平方公里的“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名亲以黎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0年5月,以单方面从黎南部撤军,但黎仍坚持年国际边界线,要求以结束对谢巴农场、卡弗尔舒巴村、加吉尔村北部等地的占领,并撤至年6月4日的边界线。6年7月,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俘获两名以军士兵,以军随即对黎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8月,安理会通过号决议后双方停火。冲突造成黎逾0名平民死亡,余人受伤,逾万人流离失所。以色列亦有人死亡。7年10月和8年7月,黎真主党与以色列在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两次进行“换俘”。年4~7月,黎国内安全部门破获多个以色列在黎谍报网,逮捕近百人,并将3人判处死刑。黎以海上边界迄未划定,双方在海上经济权益问题上存在分歧。黎方多次要求联合国帮助双方划定海上边界。年7月,以方划定其地中海专属经济区及以黎海上边界,黎方表示反对以方在海上划界问题上作出任何单方面决定。年8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黎以边境地区不时发生零星交火。年12月,以色列在黎以边境以国土范围内开展“北部屏障”行动,旨在排查和摧毁黎真主党在黎以边境地区挖掘的隧道。
一、政治关系
中、黎两国年11月9日建交,双边关系长期平稳发展。
近年双边重要往来一览表
二、经贸往来
中方对黎主要出口商品是机电类产品、纺织品、电子设备、汽车类、家具等,中方从黎进口商品主要是废金属等产品。近年来,中方多次向黎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年中黎双边贸易总额为20.19亿美元,同比下降0.75%,其中中方出口额19.7亿美元,同比下降2.05%,进口额0.49亿美元,同比增长.6%。
三、文化、旅游及其他领域
年,中黎双方签署文化交流协定。年5月,中黎签署9-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6年11月,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与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签署在该校设立孔子学院的协议。黎巴嫩参加了年上海世博会,黎经贸部长萨法迪来华出席黎国家馆日活动。近年来,中方在黎举办“欢乐春节”、“中国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双方共同举办了双边文化日、文艺演出、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增进了双方的友谊与了解。
5年12月,中黎签署《两国政府旅游合作协定》,黎成为中国公民组团旅游目的地国。8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旅游团队赴黎巴嫩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年5月1日,中国公民赴黎巴嫩旅游业务正式实施。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黎巴嫩南部的维和及扫雷行动。
四、重要双边协议和文件
《中黎贸易协定》(年12月)
《海运协定》(年6月)
《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年6月)
《中黎两国鼓励和相互投资保护协定》(年6月)
《中黎两国政府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年6月)
《中黎两国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2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5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黎巴嫩共和国政府旅游合作协定》(5年12月)
《关于中国旅游团队来黎巴嫩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8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黎巴嫩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年)
责任编辑:张旭
(来源:外交部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