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2018年,我想推荐给你的几本好书


年,总计读了88本书。

龙应台出了新书《天长地久》,讲述她与母亲的故事,细腻感人,但我更希望龙先生再出《野火集》这样影响一代人的作品。

去年读了《二手时间》,今年又读了同位作者同样题材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书是好书,但去年已推荐前者,便不再重复推荐后者了。

在这88本书中,我挑选了8本推荐给大家:

《洞穴奇案》

作者:[美]彼得·萨伯

一支探险队被困洞穴中,经与外界通信后得知在饿死前无法得救,其中一人A提议抽签吃掉其中一人以求生存,但此人又在抽签前撤回意见,另外四人则执意抽签,并碰巧抽中提议者A,于是将其杀死并吃掉。

如果你是法官,对这杀人求活的四人,你会如何判决?

本书就是基于这一虚拟案件展开的,并以多名大法官的身份,从不同的立场与角度阐述自身观点。

其中有法官认为这五人当时身处“自然状态”,不受“社会文明状态”约束,因此法律对他们不起作用,应判无罪。原文极为精彩,摘录如下:

“我们的实定法是建立在人们在社会中可以共存这一可能性之上的。在人们不可能共存的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先例和法律所赖以存在的前提就不复存在了。”

也有法官认为应判处有罪,理由侧重于威慑其他潜在犯罪者——如果被告被判无罪,则悲剧可能会重复发生。

这是因为美国所代表的海洋法系对犯罪行为的判定,不仅要看成文法律,对于洞穴奇案这类无相关条文规定的还得判例援引,从历史上找类似案子作为法律依据来定刑,这与中国的大陆法系是不同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经典电影《十二怒汉》,该片也是基于一起案件,让十二名陪审员进行辩论投票。两者都让读者从法律、道德和社会等不同层面进行综合思考,对价值观会有新鲜多元的碰撞与冲击。

《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本书从商鞅变法说开去,历经张仪连横,又有白起大破七十余城,直至嬴政称帝,怎奈二世而亡。以小说家言,叙述了一百余年来秦国从兴起至巅峰,却瞬间衰落的历史。读罢全书,有三点感慨:

1.秦始皇英明一世,临终前却做出了最昏庸的决定,以至于让胡亥赵高朋党得逞,作者孙皓辉归之于“偶然”,但其实隐藏着秦始皇人性中的必然——早期的逐客令,到一统后的焚书坑儒,可知秦始皇难以接受与自己政见不合的人共事,更难以接受违背法家思想的扶苏继位。大概凡伟大的创业者皆如此,认准了死理,便卯足了劲儿往前冲。

2.项羽坑杀屠城,却被视为英雄看待,让我想起某位“三七开”的伟人,可见国人之可悲又可恨之处。

3.后文评论处有一论点十分有趣:反秦起义,群雄并起,后世鲜见,仅数百年方有一次王朝更替,还不如战国人士有血性,对朝廷不满者或反之或迁之,而非忍之,莫非战国人士与后世华夏不同种族?借古讽今啊!

全书共六部,第五部可谓是整套《大秦帝国》的精华所在,尤甚于第一部商鞅变法。不止于大秦铁蹄如何一统天下,还条缕剖析六国为何灭绝。自称始皇之后,着重于制度与文化的大幅创新与改革,却忽视了让百姓温饱,总让我想起了毛同志。直至本部结尾,未留遗诏让扶苏登基而让赵高奸人有机可乘,实在让人抓心挠肺,慨叹不已。

《缅甸岁月》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我的人生该何去何从?当弗洛里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考虑的显然不是他拥有了什么——在殖民地缅甸,作为英国人可以欺凌当地人的身份优越性,而是他未知人生的边界。

如果用书中的话来陈述,那就是,“你可以自由地成为酒鬼、懒汉、懦夫、造谣者、通奸者,但是你不能自由地独立思考。”安逸与倦怠的人生是他现有的:书籍、他的花园、酒、工作,嫖娼、打猎、与医生聊天,而活力与希望却是他苦苦追求而无法得到的。

这就是作者奥威尔五年缅甸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定程度上,这本书是乔治·奥威尔的自传体小说,他早年的生活与主人公一样,毕业后便在缅甸做一名大英帝国的警察,却在几年后选择离开,在穷困潦倒中依然坚持写作,终于留下了《一九八四》、《动物庄园》等大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贯穿其中。

《上海生死劫》

作者:郑念

十年浩劫的苦难,不必赘述了。

面对苦难,这位出身显赫的郑念却不一般。从豪宅突然被关进牢房,蜘蛛网、泛黄布满裂缝的墙壁、粗陋的窄木板床,她从未想象过世上会有这么一个简陋又肮脏的地方。但是她却向难缠的看守借来扫把和清水,把整个牢房进行“大扫除”,在有限的条件内尽可能保持体面干净。

审讯过程中,严刑拷打、精神折磨自不必少,但她却不愿意承认那“莫须有”的罪名,无法完成任务的相关人员便用特制的手铐深深地嵌入她的肉中,血肉模糊,几近残废。然而在每次如厕之后,仍然要拉上拉链,尽管手腕会因为过度拉扯而撕心裂肺地疼痛,她说,“我觉得这样太落魄太失体面了,对我的抗争精神不利。”

前段时间关于郑念的文章在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中科白癜风让寒假不白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28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