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从巴林到黎巴嫩


(贝鲁特街景)

梦境

那天早晨,朋友们来到了我的住所,帮我一起收拾,然后送我上车,跟我道别。

前一晚就和朋友约好,不要专门告别,就和日常生活一样,该干嘛干嘛,就当作我去旅行,免得伤感。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很难受。

坐在前往机场的车上,我突然有一种离梦境越来越远的感觉。

我想起自己,每次回到深圳,看着忙碌的人们,闻着熟悉的味道,都有一种回归现实的感觉。

呵,原来,巴林就是我的梦境。

我问自己,巴林这么好吗?

其实,此刻,坐在黎巴嫩的这间房屋里,我仍然有一种身处梦境的感觉。

我想,这无关乎巴林,只关乎我自己。

那是因为,在巴林、在黎巴嫩,我可以完完全全地做自己。

那么在深圳,就不能吗?

可以,但是会变得困难一些。

在深圳,因为熟悉而对周围的感知变得异常灵敏,使得自我很容易被周围环境侵蚀。

在深圳,我需要筑起坚固的城墙才能保护好自我。

而在巴林、在黎巴嫩,我却无需努力,因为我这个外来汉一直不会进入当地的主流生活圈。

于是,一切都会变得简单很多。

“妈妈,巴林只有一个机场吗?”孩子的问题,把我从思绪中拉回来。

“是啊。”

“那中国呢?”

“中国有很多机场,因为中国很大。”

“那黎巴嫩呢?”

“黎巴嫩好像也只有一个吧,黎巴嫩也不大。”

理解就可以了

“夫人,您有离开贝鲁特的机票吗?”

“没有。”

“系统显示您必须要有30天内离开贝鲁特的机票,我才能给您出登机牌。”

“但是,现在对我来说订票太困难了,我会在贝鲁特待上两三周,但是我还没有确定什么时候离开贝鲁特。”

“好的,您稍等一下。”

说完,小伙去找领导了。

我的心情很复杂,上次去黎巴嫩就被盘问了很久,这次特意早点赶来,没想到真的出状况了。

我真的没想到还要订离境的机票。

“你们主管怎么说?”

“他说必须要跟随系统流程。”

“好吧,我让我先生现在给我订票。”

“我知道,这对您来说这很困难,特别您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

听了这句话,我有点哽咽。

我在想,人和人之间其实只要理解就可以了。

“谢谢,我也理解,你们需要遵循流程。”我轻轻地说。

然后,我让孩子们在柜台前坐下,给她们打开牛奶,让她们吃早饭。

最好是踏遍青山人未老

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降落在贝鲁特机场。

“妈妈,我的背包呢?”等我走到登机口准备下机的时候,妹妹问我。

“哦,妈妈忘记拿了。”

“你们在前面等一下,我进去拿。”

我和工作人员交代了一下,然后去取落下的背包。工作人员请姐姐妹妹坐在前排等待。

“我看见你忘记拿背包了,好像在22排还是23排的样子。”一位金发美女看我往回走,对我说。

“是啊,在21排。”我很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在我终于挤进去拿了背包准备往前走的时候,在我前面那位无法行走的老先生准备下机了。

因为无法行走,他就站在过道上。重新坐下对他来说也很困难,因此我只能等待工作人员拿轮椅过来把他推走。

我等了很久,轮椅还没过来。

我时不时地对在最前面的姐姐妹妹挥挥手表示我在看着她们。

边上扶着老先生的机上工作员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可以跳过去。

我说,我真希望自己能飞过去。

终于,轮椅来了。

看着老先生在别人的帮助下一点一点的移动自己,慢慢坐下,工作人员再帮他把腿和脚也放好,然后推走。

我在想,这位老先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出这趟远门?

他这是要处理多么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参加多么重要的活动!

潇洒姐说,一定要趁年轻多出远门,最好是踏遍青山人未老,等年纪大了,再出门,则一切都变味了。

看着这位老先生,我也着着实实体味到了潇洒姐这句话的涵义。

可不可以快一点

过黎巴嫩海关的人很多,排起了长长的队。

姐姐和妹妹,先是兴奋,慢慢变得烦躁,后来开始相互吵架和攻击对方,再后来,连打架都懒得打了,因为妹妹站着都快睡着了,而姐姐则说自己很想找个地方躺下来。

是的,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却还没有轮到,我们都太累了。

先生也在机场出口等得着急,问我前面还有几个人?我说前面还有几百个人。

妹妹已经无法支撑,我抱起她,让她趴在我的肩膀上睡觉。后面的一位女子看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着箱子,就主动提出来帮我拉箱子。

妹妹太沉了,抱着她睡觉,还背着包,真的好困难。

在我前面的那家子办了很久都没有办好,我不断地催海关工作人员。

最后,我生气了,我说我孩子睡着了,我抱不动了,你可不可以,快!!一!!点!!!

工作人员是个年轻小伙,听我这样一说,紧张得有点发抖,他说,再等一分钟就好。

我不知道这一分钟是多久,于是抱着孩子坐在地上等。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过了一分钟,总之,在我前面的那家子人终于办好走了。

那个海关小伙,起身接起我的护照,以最快的速度,用他那紧张地有点发抖的身体,帮我办理好,放我通行。

整个过程,没有问我任何问题。

我很感激他的理解,内心有点抱歉,刚刚不断地催他,弄得他如此紧张。

自我与自然的匹配

在办理了登机,过了安检,走去登机口的路上,姐姐突然问我:“妈妈,我们以后都不回巴林了吗?”

看着如梦初醒的小妞,我说,“也许会回来玩。”

“妈妈,但是我想一直住在这里。”

“你不想离开巴林?”

“是啊,我要一直住在巴林。”

我有点惊讶。因为到离开的前一晚为止,姐姐都还很期待去黎巴嫩。没想到,到了真正要离开的时候,她却不舍起来了。

“你如果想念朋友了,妈妈可以带你回来看朋友。”

“不不不,我想一直住在这里,这里很热出不去也没关系,我可以一直在家里玩。”

“嗯。”我点点头,算作对她的回应。

她也没再说什么。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孩子们终于见到了爸爸。

而黎巴嫩也没有让我失望,她用她的美丽,迎接了我们。

先生说,每次觉得绝望的时候,一旦看到路边的绿树和鲜花,总又能够心生希望。

有意思的是,在巴林的时候,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给予他希望的,不是巴林路边的花草树木,而是巴林的宁静。

当我看着孩子们奔跑在黎巴嫩满是绿色的小道上,内心总是忍不住感慨,孩子们是属于自然的,因为自然能够完全激发出她们内在的自我。

而在巴林的时候,我却也有过类似的感觉,我一直认为巴林友好、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

呵,生命真的好神奇,不是吗?

无论在哪一块土地上,我们总是能够找到自我与自然相匹配的生活方式!

在巴林也好,在黎巴嫩也罢。

谢谢你用美丽迎接我

就这样,我从巴林来到了黎巴嫩,同属于中东,却有着不同的风情和风景。

我很期待遇见更多它的美丽,同时,也期待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就如同我遇见了巴林的宁静,同时,也遇见了更平和的自己。

安然于行的女子

您的鼓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驳风
白癜风前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23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