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主题论坛实录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城市


主持人:刘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

主持人:上半场第一个分论坛的主题是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聂院长提了大家为什么不敢花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天的第二个主题论坛是谈现代经济体系发展与城市治理,青岛是非常美丽的宜居城市,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有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接下来的主题将会围绕着经济体系和城市治理两个方面来综合展开。

我们荣幸邀请到来自高校及行政学院以及国外政府机构的四位杰出代表,就这个主题分享他们的精彩观点。首先邀请第一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光建教授为大家做分享。

许光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我想讲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十九大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断和部署;第二个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历史地位;第三个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内涵;最后结合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谈一些个人看法。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十九大报告里一个创新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要内容之一。过去我们提出很多新概念,比如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城镇制度、现代金融体系等。但从来没有讲过做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现代化强国肯定经济是基础。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对这个问题做出重大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把它和现代化目标结合,和新的发展理念结合,这样理解会更加全面。这里面要理解两个内容:一个是新的发展理念,最重要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总书记讲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对这么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二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建设现代化经营体系要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

从经济体系建设来看重点讲后面两个问题。一个是现代化体系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比如讲到创新,创新是五大领域里面第一个最重要的,也是建设现代化经营体系的重要内涵,怎么理解创新,怎么来创新是重大理论。我认为地方政府通过适当的公共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来促进创新。应对美国大规模减税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通过我们的政策促进创新?我们下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快改进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结构性减税政策体系。减税不能笼统来,要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的结构性减税。过去我们的优势可以促进外资保护高科技企业发展,现在美国大规模减税大背景下,已有政策不再那么明显,怎么通过更好税收设计促进创新达到创新为中心结构性减税目标体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地方政府来说,一要把中央政策落到实处,吃透研究透政策;二要结合本地实际,把政策构建适合本地发展的好的政策。刚才讲到的要争取改革权,争取试点权,这是我们青岛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在我们发展现在化经济体里重点讲到实体经济。我们知道媒体、学界、政府部门都在大力提倡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固然重要,但是要从不同的地方来看。青岛实体经济很好,制造业非常发达。相比之下,青岛金融业从区位来看存在着脱实向虚的倾向,青岛来看实体经济发展可能有更多优势要发挥。金融领域可能发展不够,不能把发展实体经济跟金融发展对立起来,要大力发展特别跟金融基础设施相关的产业。

最后,针对青岛经济发展讲两条,过去我来青岛做过调研,青岛基础非常好,在省会和计划单列市里面都是名列前茅的,各个方面都做的不错,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经济中心,青岛市应当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实事求是的发展现代化经营体系,它需要注意几方面问题:

一是要充分抓住机会,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青岛港具有独特优势,特别吸引日韩投资在全国来说是处于前面。

二是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很多产业存在一个重新配置布局问题,青岛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吸引或者引进一些比较好的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和人才。

三是进一步结合本地实际推进体制性改革,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效率,提升政府机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四是青岛民营经济发展不那么强劲,要反射在制度建设和政策方面,哪些方面还是吸引力不够?怎么进一步鼓励和推动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青岛优势很多。比如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这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可能还是一个习惯或者文化,或者是一个制度,甚至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好的方面。像这样好的经验做法,有很大的进一步发挥的余地。

五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青岛制造业很好。跟制造业关系密切的服务业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空间是值得很好研究的。

主持人:谢谢许老师。青岛的制造业,对于中国民族制造业都有标志性的作用。很多人不愿意花钱,大家有一种不安全感,一个城市发展怎么更好规避风险让人们消除不安全感?接下来有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彭宗超教授为我们做分享。

彭宗超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非常荣幸有个机会,坦率说今天这个题目并不是我的特长,特别是现代经济体系,我过去没有专门研究过。青岛我来过好多次,今年来过三次,有很多亲身感受,但缺乏专业研究。讲国家发展,特别是讲经济发展,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像绿色发展、新发展、安全发展也需要考量。经济再蓬勃旺盛,如果人民对社会、政治、政府没有信心,那么人民也还是心里没底。

现代经济体系构建要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观察。我们这几年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时专门做了关于社会心态调查和分析。所以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请大家多批评指教。讲几个主题。

首先,这几年我们国家发展非常好,欣欣向荣,马上要实现全面小康,还要实现新时代中国梦。越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需要增强信心,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于居安思危意识。我们要考虑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更要考虑民心风险。怎么样保持创业初期的励精图治精神?说易行难。十九大报告里居安思危被提到两次。除前面提到以外,尤其是提到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今天的主题国家发展,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当中我们可能需要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把居安思危放在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原则高度来提。这样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人民网热点论坛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11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