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边塞关隘、西域诸国、商旅驼铃,目极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天地相抵,苍茫寥远……这唯美、沧桑进而凝重的记忆背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值得自傲的古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丝路繁华,令古今中外,无数辈人,肃然起敬,虽身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时至今日,高举一带一路大旗,打造丝路国家工程的浪潮渐次汹涌,惊涛拍岸,千堆雪起,胜景如画。年,我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合作倡议。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而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方的陕西渭南,也正以其昂扬奋进的姿态,辉映着“一带一路”建设,晨起的第一缕曙光。
0
作为陕西的东大门和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文化名城,渭南以陕西省“追赶超越”的整体发展思路为指导,充分释放区位优势,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建设的大格局中,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新引擎,初步形成内外共融、东西互济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正在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
人文渭南得天独厚的华夏文明底蕴
文化,润物泽人,文明,鼎故革新。文化先行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要遵循。以文化软实力构建文明互建平台,聚集世界资源,讲述中国故事,正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推进,独辟蹊径,大放光彩。
渭南,作为中华民族发源地,其突出的历史人文优势和“一带一路”重镇区位优势,蕴藏着无限耀眼的潜力。
据考证,中华民族“华夏”之称,起源之地即为渭南。“华”即华山,“夏”指夏阳(今韩城市),横亘于此一区间的狭长地域,孕育出卓越的“华夏文明”。因其卓著,延伸为后世中华民族之典。早在两周时期,郑、彤、芮、莘、梁、屠、彭、衙等国邑渭南兴盛,周秦汉唐,一统盛世,俱属京畿。
上下五千年,浩浩汤汤。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渭南因《诗经》开篇《关雎》闻达四方,高颂于历朝天下士子之口;因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酒圣杜康名动寰宇,璧联中西,架起人类文化交流共享的通途;因天险潼关、渭华起义、习仲勋纪念馆薪火相传,锤炼民族脊梁,磨砺子孙血性。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群贤荟萃。一代代治世能臣,社稷柱国,文人墨客脱颖而出,仓颉、杜康、司马迁、杨震、寇准、郭子仪、白居易、王鼎,杨虎城、李仪祉,名垂青史,光照汗青,永远闪耀在历史的熠熠星空,得后世子孙仰望尊崇。
人文遗存丰厚,文物资源浩淼,数量大,品级高,种类齐全,历史序列完整。渭南全市现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渭南是我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民间文化异彩丰呈,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同州梆子、富平阿官腔、澄城尧头陶艺等1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年初,渭南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项,市级项,项目数量均位列陕西省首位。
文明根源于历史,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穿越国度,“一带一路”文明之路上的人文遗产,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用好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其蕴藏的卓越价值,持续以文化发力,打造丝路原点城市品牌,不能不说,是渭南全面快速发展的一次天赐良机。
品牌城市灼灼闪耀的东方丝路明珠
以文化叩开发展之门,借东风迎来发展契机,细观近年来渭南的新貌,不啻为潸然感人的一段征途。然而,可记得,那曾几何时,因黯淡了风华而无人问津的渭南,使得多少走出关中大地的秦人,向别人述说起故乡时,总要用那倔强的不厌其烦,用那对故乡泛着灼热的赤诚,反复不停的解释、强调。
值得欣喜的是,如今,品牌城市——渭南,它渐具雏形!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一件件名品,白水苹果、富平柿饼、大荔瓜果,杜康名酒、中国酵素、新能源汽车,背负着厚重的“渭南”二字,飞向全国,历遍神州,飞向远方,远渡重洋……
西岳华山,誉满中外,雄奇险峻,天下一绝。目前已成为融休养、度假、娱乐、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黄河湿地,秀美洽川,万亩芦荡,千眼神泉,是黄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干流湖泊型湿地风景区。金戈铁马,帝王宏愿,盛唐雄风,气吞万里,以桥陵为代表的规模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重现着中国封建皇室独特的宫廷文化。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韩城,谒拜司马迁祠墓,欣赏元代建筑“禹王庙”,观赏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元、明古建筑群和被誉为“东方民居村寨活化石”的党家村。渭南魅力,岂止于此!
鲲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渭南决策者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建设者不舍昼夜落地有声的大动作,让渭南再一次靓丽登场。将绿色理念、人文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实施城市增绿扩绿工程,建设滨河生态休闲走廊,建设渭南城市水系。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和遗址资源,建设渭南老街、名人故居、风情小镇等一批延续历史、传承文化、保护遗产的标志性工程。推进智慧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健全智慧城市服务体系。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定位、人口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空间,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位。蓄力“十三五”,建设渭南品牌城市的步伐豪迈稳健,借力“一带一路”,追赶超越的希冀蓬勃跃动、源源不竭。
国际视野自信昂扬的复兴之路先驱者
翻开历史,近现代各大城市的崛起,发达的海运,几乎是一个共同的特性。财富,伴随着交流诞生。一个便利的出海港口,是无数内陆国家心心念念想要夺取的区位资源。以渭南为代表的西部城市,慢下来的根由,尽在于此。然而时下,天赐的良机,悄然而来。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推进,让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内陆城市,从国家地理位置上的“大后方”,一跃站到了开放的“最前沿”。“向西开放”,开创着流通领域的新纪元,赋予着内陆型城市改革的新使命。
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端的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扼守新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镇守陕西的东大门,发挥着连接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枢纽作用。充分释放区位优势,突出文化主题,运用国际视野,聚集世界资源,讲中国故事,融世界风景,构建文明互建平台,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建设的大格局中,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城市之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如虎平添双翼。
开放发展需要内外联动,在搭乘丝绸之路列车走向世界的同时,渭南也为“请进来”做足了功夫。渭南把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不断开展招商和特色产品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名企来渭南投资兴业,推动与国内外投资伙伴在经贸、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长期务实合作,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高地、投资兴业大平台。
积极搭建与海内外朋友共话友谊、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协力架起沟通对话、差异互补、互利互惠的桥梁,先后举办“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对话会、“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合作发展大会、驻华外交官“一带一路”渭南行等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1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国内6省7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渭南的表现不可谓不抢眼。
与匈牙利赛格德、韩国龟尾、美国北拉斯维加斯、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4个国外城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与黎巴嫩、韩国等6个国家的有关城市签署友好城市意向书。并通过承办各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以友好文明、东西融合的良好城市形象收获广泛认同,中国西班牙女足热身赛、“丝绸之路?美丽大荔”国际马拉松赛、丝绸之路?四国足球邀请赛等,在促进中外文化相融互通的同时,敞开着渭南胸怀。
借助国际友好城市平台,渭南组织多批政府代表团赴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招商,召开渭南投资优势说明会,宣传推介渭南优势产业,拜访星雅集团、韩国三星、LG集团、斗山重工等国际知名企业,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园、医药美容产业园等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开花。
创新平台招商是渭南近年来吸引投资洽谈和项目合作的一大亮点。“渭您而来?携手共赢”渭南?北京经济合作周于4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在6月举办的丝博会上,渭南围绕“水润渭南”、“匠心渭南”、“创新渭南”三大主题开设展馆,全面展示渭南水系建设成就、陶艺魅力和五大新型工业产业等亮点,吸引了各方的目光;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内外联动走向世界,正当其时。高新区沃特玛新能源,3D打印,蒲城70万吨烯烃、华县派尔森、华阴锦前程水杨酸、一系列拳头产品正走上国际舞台,角逐国际市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渭南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产业聚集的桥头堡。
一滴水中见大海,一颗砂中见宇宙。以文化奠基础,以文明聚合力,以交流求共生,以融合促发展。渭南的今天,已非往昔可比,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其潜力更不言而喻,高速便捷的通联,原料成品的互补,中国故事的寓意,中国制造的机遇、东方文明的明天,尽皆浩瀚无际的广阔深蓝……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白癫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