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黎巴嫩的世纪大审判


本文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今天这部电影仍是精品,倒不小众。作为一部黎巴嫩影片,能够拿下威尼斯影帝、提名奥斯卡外语片,算是可圈可点了。

羞辱

TheInsult

.8.31

故事的情节相当直接:黎巴嫩市民Tony和巴勒斯坦工程师Yasser,因为一根阳台排水管发生了口角纠纷。在闹上法庭之后,事件迅速发酵,演变为了一场“巴黎冲突”的政治风波。

全片的推进,其实有点格式化:制造冲突、闪回记忆、挖掘历史、闪耀人性。不过这并不影响观感,两位男主的出演非常细腻。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部片的可观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切入中东人民情感的视角,可以算是一部《黎巴嫩现代史》课程的入门电影了。

口角纠纷的根源,是工程师一句:

以及小市民随后充满怨恨的:

两派国民互相仇恨的“羞辱”,让冲突很快地从口语和拳头,上升到了法庭之内激烈的辩论。

其实本片的庭审段落相当出戏。双方律师可以随意与证人、当事人对质,打断对方质询;不提前通告就抛出新证据;并且在相当程度上,他们都存在偷换概念、引导证人的做法。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电视政治辩论(还是台下观众可以丢鸡蛋菜叶的那种)。法官没有维护法庭权威,让人看来略不习惯。

律师跑去和观众怄气也是没谁了

不过整个故事,让我看出了辛普森案的感觉,是黎巴嫩版的世纪大审判。如果你看过我这篇细致长文,就不难发现其共通之处:

律师接案,更多是出于一战成名的考虑;

庭审过程,同样地打种族牌,互扒黑历史;

媒体舆论,同样地存在冲突的两派,为整个事件添上民族、政治色彩;

各方势力,趁机从中浑水摸鱼,谋求自己的利益。

政治事件发酵背后的势力角逐,可以从中瞥见端倪——这通常超出了当事人想要的结果:我只不过就想让他道个歉,你们怎么就暴动起来了呢?

就演出而言,两位男主将心路历程展现得相对较好。激动易怒的基督徒Tony,是活在自己国家土地上的黎巴嫩“本土难民”;隐忍退让的穆斯林Yasser,是活在邻国难民营里的巴勒斯坦流亡难民。两者表演各有千秋,而台词不多的后者能斩获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头衔,自然是非常出色的表演。

如果没有历史背景作铺垫,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大部分观众对Tony肯定是心存疑虑与不满的:别人只不过一句气话,你用种族灭绝的言论来回应也太愚昧了吧?

当代国人的历史之殇,大多集中在31年前和56年前的两个节点。美好未来的图景可以冲淡这段回忆,年轻一代的“极左”们也可以尝试解构。对承平日久的国内观众而言,我们很难想象,如此鸡毛蒜皮的小事何以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风暴——但在中东这块土地上,这种国民身份的存在危机,确实常常以新仇激发旧恨,新账旧账一起算。

我在《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中,简单讲过黎巴嫩内战,参战派系是多么复杂。

整部影片,正是在不断的冲突之中,去反映黎巴嫩人对这场十五年内战的思考。用如此激进的节奏去挖掘旧日的伤痛——通常这应该是隐匿、缓慢流动的忧伤——正是整部影片的闪光点:它的画面之下,真切流露出了那段历史之殇,对黎巴嫩人来说是多么的难以释怀。

影片激荡的力度,也许稍微过火,但是对大部分局外的观众而言,这也是唯一能从情感上理解片中人物、乃至中东人的切入点了。战争虽然结束了30年,但那些昔日荣光的记忆、波及无辜的伤痛、民族摩擦的仇恨,一直都是悬而未决的贝鲁特之殇。

作为基督党员,Tony经常翻看巴希尔·杰马耶勒(BachirGemayel)的演讲视频——他将以色列国防军引入黎巴嫩,来驱逐巴勒斯坦人。

然而年当选总统的杰马耶勒,还未上任便遇刺身亡。其刺杀者,属于黎巴嫩国内由叙利亚扶持的势力,其理由是:他背叛了黎巴嫩,把国家卖给了以色列。

在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后三年,巴以冲突似乎有所转机。

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组织阿拉法特的奥斯陆协议

2年后拉宾遇刺,遇刺理由何其相似:他背叛了以色列。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家仇国恨,被缚于历史的伤痕之中。在两位对民族身份十分敏感、执拗的主角之外,导演提供了消解矛盾的方式。一方面,两位主角的妻子,一直扮演着心地善良、理解他人的角色;另一方面,Tony在律师揭开伤疤的刺激下,勇敢地直面记忆中战争的创伤。

即使两位“民族主义”的大男子对这种“妇人之仁”嗤之以鼻,他们最终还是一笑泯恩仇。这个无言的场景,可能也是斩获影帝的最佳理由吧。

只有直面过去的痛楚,而不是避而不谈,才能真正地走出阴影,不戴枷锁地迎接未来。虽然这属于隔岸观火不腰疼的话,但导演的倾向很明显:若非如此,又该从何开始呢?

后台回复羞辱获取资源

世纪大审判丨直击辛普森案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丨这三部电影,两部在豆瓣不存在

黑暗的现实丨从前所未有角度揭露社会黑暗

平凡的间谍丨击败权游,深挖人性的谍战神剧

建筑的魅力丨华裔设计师林璎的纪念碑谷

无声的哀鸣丨切尔诺贝利事件始末

美妙的歌剧丨摇滚嘻哈的别样莫扎特

一触即发的核战丨古巴导弹危机

上帝曾经缺席丨大破天主教会丑闻

绝对神圣的自卫权丨美国枪支之争

穷又黒的歌剧丨穷与黑的红与黑

时代风云人物丨自闭的环保少女

冷门神剧丨豆瓣不到10人看过的IMDB前10

自由国度的偏见丨人人都戴有色眼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53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