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会议预告ldquo中东变局十年回


“中东变局十年:

回顾、反思与前瞻”

研讨会会议议程

一、开幕式

(11月7日,8:40-9:20,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多功能厅)

主持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新刚教授

致辞: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

合影:宾馆多功能厅一层

二、主旨发言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多功能厅)

第一时段(9:20—10:25)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安春英编审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大使

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大使

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研究员

茶歇(10:25—10:40)

第二时段(10:40—12:00)

主持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黄民兴教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伟建研究员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哈全安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

三、分组讨论

第一组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多功能厅)

第一时段: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新形势

(13:30-15:10,每人发言10分钟)

主持人:何志龙;评议人:丁隆

发言人:

田文林:阿拉伯世界衰落趋势及其影响

冀开运:伊朗文化认同的建构与意义

姜恒昆:苏丹的“变”与“未变”

张金平:当代恐怖主义与中东的困境

韩建伟:作为“国家支持恐怖主义”身份的伊朗与中东格局转型

朱泉钢:从治理赤字到安全赤字:也门剧变十年回眸

吴诗尧:探索构建以色列政治的分析框架

朱传忠:多维视域下的土耳其政党政治(-)

茶歇(15:10-15:25)

第二时段:中东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对外关系

(15:25-16:55,每人发言10分钟)

主持人:冀开运

评议人:田文林

发言人:

何志龙:正发党执政以来的土耳其与埃及关系

丁隆:“阿拉伯之春”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冲击与重塑

陈杰:莫迪执政以来的印沙关系

马福德:沙特世俗化改革及其前景

段九州:埃及与土耳其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李茜:约旦少数民族族群政治与国家构建

杨玉龙:转型与回归:21世纪以来土耳其对叙利亚外交政策的演进

第二组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一号楼一层会议室)

第一时段:中东的社会与经济治理

(13:30-15:05,每人发言10分钟)

主持人:王涛

评议人:范鸿达

发言人:

车效梅:中东城市治理研究

孙德刚:中东变局十年反思:“发展和平论”与中东的发展本位

魏敏:土耳其制度变迁与工业化进程

冯璐璐:中东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

姜英梅:中东变局十年:经济发展问题与反思

刘冬:-年中东变局爆发的经济原因与未来展望

郭瑞:加萨尼王国基督教化研究及启示

茶歇(15:05-15:20)

第二时段:中东变局与中国的应对

(15:20-16:55,每人发言10分钟)

主持人:车效梅

评议人:孙德刚

发言人:

范鸿达:中国要与时俱进地开展中东外交

王涛:中非安全合作:可能性与限度

王晋:能源撬动政治: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与地区政治博弈

李子昕:多重压力下的中东危机及对我影响

刘畅:中东“冷和平”新常态下中国在中东的机遇与挑战

张屹峰:中东变局视野下的美国阿富汗战略

佘纲正:阿拉伯社会运动中社交媒体的特征、演化及影响

第三组研究生论坛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满江红会议厅)

第一时段

(13:20-14:25,每人发言5分钟,评议7分钟)

主持人:赵琳

专家点评:段九州

发言人:

任晓宇:规范生命周期与中东变局——以保护责任国际规范在中东扩散为例(评议人:狄芮)

马青华:沙特穆罕默德王储的经济社会改革及其影响(评议人:李晨)

李晨:埃及网络安全现状及治理建议(评议人:李倩)

狄芮:后中东剧变时代:“关系正常化协议”下阿以和平可能性探微(评议人:马青华)

茶歇(14:25-14:35)

第二时段

(14:35-15:40,每人发言5分钟,评议7分钟)

主持人:李倩

专家点评:王猛

陈瑶:比较分析约旦与摩洛哥对“卡塔尔断交风波”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评议人:刘爱娇)

赵琳:伊朗人口政策嬗变与当代人口治理困境(评议人:任晓宇)

马云飞任钰:阿拉伯剧变以来埃及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评议人:陈瑶)

刘爱娇:阿尔及利亚抗议运动:根源、特点及趋势(评议人:章琳珠)

茶歇(15:40-15:50)

第三时段:

(15:50-16:55,每人发言5分钟,评议7分钟)

主持人:狄芮

专家点评:李福泉

发言人:

李倩:试析奥斯曼帝国的后宫干政(评议人:龙沛)

龙沛:王朝观念、家族血脉与历史书写——萨珊帝国的起源背景与王朝合法性构建(评议人:赵琳)

杨晨颖:萨珊王朝时期丝绸之路在波斯、罗马与中国交往中的作用(评议人:马云飞)

章琳珠:“伊斯法罕半天下”探源(评议人:杨晨颖)

四、闭幕式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宾馆多功能厅,17:10-18:00)

主持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

小组汇报:(每人8分钟)

第一组陈杰

第二组魏敏

第三组陈瑶

会议总结:(每人8分钟)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副研究员

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王新刚教授

参会代表名单

(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海湾研究中心主任

马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马云飞,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马青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教授

马福德,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教授

王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霏,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王林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车效梅,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邓荣秀,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田文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冯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副研究员

冯璐璐,宁夏大学阿拉伯国家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朱传忠,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朱泉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钰,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刘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刘爱娇,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安春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常务副主编、编审

孙丽燕,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

孙德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茜,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李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李晨,宁夏大学法学院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

李子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伟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李延长,陕西省委党校研究员

杨光,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杨玉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杨晨颖,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吴诗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吴思科,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中国原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驻埃及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兼驻非洲联盟代表

何志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佘纲正,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

狄芮,宁夏大学法学院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张杰,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张屹峰,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院、中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金平,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

陈杰,中山大学中东研究中心教授

陈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亚非洲研究系研究生

范鸿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赵琳,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博士生

哈全安,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段九州,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姜英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姜恒昆,扬州大学苏丹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郭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

黄威,四川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

章琳珠,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韩建伟,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詹世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

解晓岩,中国政府叙利亚问题特使、中国原驻伊朗大使、驻埃塞俄比亚大使

樊小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编辑部编辑

冀开运,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教授

魏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王铁铮,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黄民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王新刚,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院长、叙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

韩志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福泉,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蒋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闫伟,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松业,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邵丽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王猛,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广成,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王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邵平,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博士生

李玮,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申玉辉,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

白胜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

刘金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

张向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

曹峰毓,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

张玉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师资博士后

谢志斌,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师资博士后

龙沛,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任晓宇,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胡宗锋,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教授

曹若男,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教授

徐琳,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副教授

陈娟,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讲师

张欣,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讲师

赵娜,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讲师

主办单位介绍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中东研究所是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高校首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具有国内中东研究领域最早的博士点(年)。中东研究所为陕西省优势学科,设有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已培养百名左右中东研究的博士。年,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年入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陕西高校新型智库(A类)。年入选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中东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外籍教师2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黄民兴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志斌教授分别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蒋真教授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此外,多名研究人员入选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西北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等。

多年来,中东研究所形成了“研究现状与研究历史相结合,以研究当代中东问题为主,从历史角度审视当代问题”的方针。中东研究所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项:“中东局势发展与我国战略对策研究”“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文明交往视野下的中亚文明史研究”“中东部落社会通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二项:“美国制裁伊朗问题研究”“阿拉伯国家政治继承问题研究”。如今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

中东研究所如今基本形成了中东史、当代中东问题、中亚文明史、伊斯兰教史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编撰出版十三卷本《中东国家通史》,以及《阿拉伯国家史》和《二十世纪中东史》等一系列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新世纪以来,彭树智先生由史入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明交往理论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见解。彭先生不仅以文明交往论为指导,编撰中东史,而且先后出版了《文明交往论》《书路鸿踪录》《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两斋文明自觉论随笔》《我的文明观》《老学日历》等数百万字的著作,其理论在国内历史学界受到了瞩目。

近五年来,中东研究所出版了《阿富汗问题的历史嬗变》《全球化与当代中东社会思潮》《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后霍梅尼时代伊朗政治发展研究》《从边缘到中心——黎巴嫩什叶派政治发展研究》《霍梅尼外交思想的渊源和理论体系》等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现代国际关系》《西亚非洲》《阿拉伯世界研究》《世界民族》《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内高端学术期刊和报纸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的八卷本最终成果也将于近期出版。

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成立于年10月,现为西北大学无行政级别实体研究机构,挂靠历史学院,中心主任为王新刚教授。年7月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0月13日正式挂牌成立。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的学科定位是:搭建一个以学科建设、智库功能、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为基本建设内涵的高端、共享、开放的学术平台,对叙利亚问题又不限于叙利亚问题进行协同研究;致力于建设中国叙利亚高端研究智库,为中国与叙利亚的交往提供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支持;为中国的中东国家对外政策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服务;为国家的叙利亚研究领域培养专业研究人才。

中心依托西北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世界史、中东史及中东学术研究团队,聘请国内外著名、知名专家学者、一线外交官及离退外交家担任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专职研究员,并组成学术委员会。中心自成立以来,逐步完善内部管理与组织架构建设,打造专业化、精细化、高层次的科研团队,扎实推进实体化建设步伐。目前专、兼职研究人员中6人具有高级职称。

在科研方面,中心独立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叙利亚国家与政治》《中东国家通史·叙利亚和黎巴嫩卷》《一带一路国别概览》(叙利亚、科威特、黎巴嫩等卷)等多部。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叙利亚发展报告》。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挂靠历史学院,依托西北大学已有世界史学科,注重国际化培养模式。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其中外籍3人),1名博士生获资助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方研究院进行为期10个月的访学。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其中外籍1人。中心在社会服务与咨政方面成果显著。自年成立以来,在国内外知名媒体出镜数百次,多篇研究报告被省部级部门采纳,部分研究报告上报中共部门。

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

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于年4月正式成立,为无行政级别实体,挂靠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诚邀校内外国别区域研究专家及外国语学院多语种翻译学者组成,搭建多学科融合交叉共享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52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