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以何为家何以为家观后感


其实这部电影是我在4月29日首映当天看的,至于为什么这么晚才写观后感,是我一直在犹豫应该以何种心情去面对,也是在犹豫要不要写出来让大家看到。当时只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想找个机会发泄一下,所以选择独自一人前往电影院去观看。可是看完之后每每想到故事情节都会强忍泪水,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电影聚焦在黎巴嫩最底层的贫民窟,讲述他们作为生活最底层生活。故事背景大概就是主人公赞恩跟随父母躲避叙利亚战争,偷渡到黎巴嫩成为黑户。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对拍摄技巧方面不敢妄加评论,我只能从最普通的观众的角度去谈谈这部电影。

电影开始就把镜头放在了法庭,一个12岁的小孩子(主人公赞恩)在监狱里起诉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为什么把他生下来。以一种倒叙的手法直接点出了整部影片的矛盾点。画面一转便到了赞恩入狱前的生活场面,贫民窟,十多岁的小孩子打架斗殴,抽烟吸毒。似乎这是黎巴嫩最底层人民生活的常态。赞恩是家中的长子,家里有多少孩子我真没数过来,因为每次出现在画面里都是一群一群的。12岁的他正直青春年华,然而偷东西,撒谎是他的常态,只能说这是社会教给他的生存之道。瘦小的他拎着比他还要重的水桶在杂货铺打工,为了补贴家用,他带着弟弟妹妹在街上贩卖蔬菜汁,还要面对妹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他还必须对妹妹的生理期守口如瓶,因为他知道一旦妹妹被家里人发现有了生理期,就会被强制嫁给别人以换取利益。然而胳膊又怎么能够凝过大腿呢,妹妹被嫁出去的当天,他也选择了离家出走。

他遇到了一个埃塞俄比亚女工,她因为怀孕而悄悄离开了之前的老板(法律规定外来工作人员不能在该国生育)。因此她丢掉了自己的工作证,也成为了黑户。为了能有人照顾她还在哺乳期的孩子约纳斯,接纳了赞恩和她一起生活,女工白天出去打工,赞恩在家负责照顾约纳斯。事情似乎在往好的方向转变,然而上帝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好景不长女工出门时候被发现没有工作证而被迫监禁。看到迟迟不归的女工,赞恩面对还要吃奶的约纳斯再次过上了艰难的日子。然而这对于一个12岁的赞恩十分困难,他曾想过扔弃约纳斯,但是善良的良知没有让他狠下心。最后他选择相信贩卖儿童的中介,大人的花言巧语在孩子心中就是定心丸,中介答应他给约纳斯找一个富人家生活,赞恩才同意。并且他从中介那了解到,只要拿到身份证明,他便可以去瑞士,那里没有战争。

于是赞恩折返家里想要拿到身份证明,然而父亲摔出了一堆“证明”,包括驱逐通知,医院账单,偏偏没有身份证明。医院账单,小赞恩追问到底,得知嫁给别人的妹妹因怀孕大出血身亡。愤怒之下他拿着刀捅死了自己的妹夫。也因此进入了监狱,在入狱检查问他几岁时,连身份证明都没有的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法医通过牙齿判断他大概12岁。探监时赞恩的母亲说到“上帝还在眷恋着我们,你妹妹也没有死,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生活,因为我又怀孕了,我希望是女孩。”这让赞恩更加愤怒,他通过监狱里的电话,联系到了外界,起诉他的父母,在法庭上,他站到了所有孩子的角度发声: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然而赞恩的父亲痛苦回应: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抚养孩子,我也是这样长大的。

赞恩父母的状态就是一个生育机器,怀孕了就生,长大了就算养,男孩子打了就赚钱,女孩子长大了就嫁人换取利益。在他们眼里或者在贫民的眼里这不是错,把孩子养大就很不容易了,他们没想过自己生了这么多孩子的后果,也没想过孩子们是什么感受。然而让人欣慰的是有赞恩这样的孩子能勇敢的向社会抛出这个问题。能够意识到,社会才有有救。

何以为家,以何为家。小的时候爸爸是地,妈妈是天,有了爸爸妈妈就是家,长大了自己要成家,成家是成什么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家?我想家的含义包含了太多,是责任,是理解,是关心,是情谊,是爱,是相濡以沫,是举案齐眉,是生死与共,是不离不弃,是互道一声早安与晚安,是你需要帮助时我立刻就到达你身边,是久居异地时的一个电话,无论多晚,我都在等候。

我很想感谢我的父母给我了我一个家,虽然有些破陋,但是让我的身心得到了正常的成长没有误入歧途,相比影片中的赞恩我幸福的很多,赞恩的父亲不允许他上学,怕耽误挣钱,他母亲想让他上学是为了节省家里的开销,赞恩对上学的渴望,远远望着校车那种痴迷的眼神我至今还浮在眼前。感谢父母让我接受教育,哪怕家里穷得接不起锅,他们都没有放弃。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是我真的希望他们不要那么早当家,童年就应该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我就是“当家”太早,才会从小就异于常人的“懂事”,当我意识到上学的开销是给家里增加负担的时候,我就和父母说我不想上学了,然而父母和我说“你放心,即使有那么一天,就算砸锅卖铁我们也会供你读书,只要你能读下去。”带着这份期冀与信任,我考上了大学,临走的前一晚上我就和我妈说,我要上大学了,我不会再向家里要一分钱,我要养活我自己。我说到也做到了,直到现在读上了博士,每次回去都会带着钱补贴一点家用,虽然父母还是不舍得花我的钱,但是这是我回报他们的一种方式。感谢他们没有放弃让我接受教育。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真希望自己能是富二代。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二代他爹嘛。

家大便是国,我并不是想上升到一个高度,但是影片中的一句话一直萦绕耳旁,在赞恩独自照顾约纳斯是没有水做冰块蘸糖充饥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我们国家经历了太多伤痛才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成立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歧途让国家再次陷入危难。那时的人民,也就是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和影片中赞恩的父母有太多相似之处,为了生存而多生孩子,孩子多就意味着多一个人挣钱,听我家里人说,那个时候吃都吃不去哪有钱读书啊。慢慢地生活好了,国家又出台计划生育,也就是我们父母这一辈人,现在想计划生育并不是单纯为了控制人口数目,而是让社会认识到人不是繁育的机器,让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人口素质。到了我们这一辈,人口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便开始开放二胎,我想二胎政策的开放是更利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很重要。我们这一辈多是独生子女,每个人都有一点小偏执,小任性,自私不懂理解,我想这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所带来的影响。我自认为我的思想觉悟能够感悟出什么大道理,但是看到国家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强大,我真的要感谢国家提供给我的环境,毕竟我们国家没有战争,我们国家重视教育。

现在的我还没有那些所谓的家国情怀,只是想过好每一天,让自己每一天都能充满回忆,人生得以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再次基础上能让周围的人能因为我而开心一点,这就足够了。何以为家?这个问题等我以后长大了再回答吧。

(我把这张照片放在最后,因为这是赞恩被拍照人员告知:“开心点!这是拍护照,又不是拍遗照!”时所露出的笑容,是在整部影片中唯一出现的一次笑容,也是影片最后的定格,长达十几秒。每每在脑中浮现这个画面都会热泪盈眶,不知道这个世界对这个12岁的小孩做了什么。只希望世界再也没有战争,所有小孩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记忆。真心推荐这部电影,我把资源附给大家)

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42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