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形状 > 在黎巴嫩遇到正宗的极品吃货,一见如故,何
当前位置: 萤火虫 > 萤火虫的形状 > 在黎巴嫩遇到正宗的极品吃货,一见如故,何
前一阵的阿拉伯之旅,去了三个国家:埃及、约旦、黎巴嫩。
埃及是典型的脏乱差,靠着金字塔和博物馆里的一大堆东西过日子,酒店里酒店外两个世界。吃的东西也没什么亮点,唯一印象深的,是大巴扎里面的一家小店,鸽子饭很美味。
约旦还不错,景点成熟、大气,人也相对友善和热情。吃方面,有黎巴嫩菜(黎巴嫩菜是中东菜的标杆),有传统的阿拉伯菜,也有本地的特色美食。在首都安曼,我还遇到了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烤牛肉饼。
黎巴嫩就不用说了,在中东属于是很文明的国家,而且相对西化,开放很多。不管是本地的黎巴嫩菜,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让人难忘。首都贝鲁特更是被称为“中东的巴黎”,整个城市弥漫着时尚气息,夜生活相当high。
保存得很完好的酒神巴克斯神庙
更重要的,这个国家还有正儿八经的酒庄啊!我们两个人报了个一日团,膜拜完古罗马时期酒神殿后,直接杀到黎巴嫩最有名的葡萄酒酒庄“卡萨拉”,跟一群老外一起,一阵猛吃猛喝,还买了两瓶带回国。
在黎巴嫩的第三天傍晚,逛完了贝鲁特市中心的时尚购物区,我们计划步行去一家网上查到的馆子吃饭。
在几条小路间穿梭,路过了一家珠宝店,橱窗里展示的东西,设计风格很独立,于是走进去看看。
店主是个中年人,一看就是混血的,相貌偏白人。
他先是给我们介绍了他的珠宝,说这家店是他家的家族产业,现在传到了他手上。
再是聊我们的旅行。说到埃及的时候,我嘴上积了点德,说那里“有点脏”,他马上说“不,非常脏!”说到约旦的时候,我们达成了共识,那边人的友善,一部分是基于想赚你钱,特别是那些所谓的“贝都因人”。当我们表示黎巴嫩非常棒的时候,他开始眉飞色舞起来。
阿布扎比五星级餐厅里的黎巴嫩菜
话题很自然地转到了吃。我说我去过阿布扎比、迪拜,那里超级有钱,但是本地食物超级无趣,最顶级的阿拉伯餐厅里,做的都是黎巴嫩菜。
他得意了,说他熟悉这座城市里的很多餐厅,问我们是不是去吃晚饭,去哪里吃晚饭。当他得知我们计划要去的餐厅后,表示那里“还行”,随即又给我们推荐了一家他吃过的餐厅,说那里的卷饼相当好吃。然后,他开始眉飞色舞地跟我们讲诉这家餐厅的美味,包括点菜时要注意的细节、哪些东西是一定要吃的……
可惜的是,这哥们儿自己都忘了店名,也不知道具体地址,只是大概知道在哪片区域。
他盯着我们,楞了几秒钟,然后说,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我们可以一起找找。
我看得出,他是把自己给说馋了。
然后他叫我们等他十分钟,收拾好橱窗,熄了灯,关了店门,带我们上了他的车子。我想,不愧是自家的生意,想什么时候打烊,就什么时候打烊。
上了车,他正式介绍自己,他叫乔治,法裔黎巴嫩人,52岁。不过,看上去年纪没那么大。
街道的一旁是宏伟的大清真寺,紧挨着的是一座大教堂。我问乔治,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布局。他也说不清楚,但是他说,教堂是内战后新盖的,很多人爬上教堂的尖顶,是为了俯拍大清真寺,可能这个原因吧……
贝鲁特老城,布满弹孔的老房子
车子在驶入老城区前,乔治跟我们介绍,这一带在内战时期是真空地带,没有人居住。一到晚上,两边的穆斯林和基督徒,就开枪互射,“哒哒哒——哒哒哒——”,所以两边的老房子上面,到现在还留着很多弹孔。
车子在一条昏暗的小路上停下,我们在附近转了几个圈子,都没有找到那家店。
乔治看见了街角的一家中餐厅,十分兴奋,把我们带了进去。他说,这家是本地很有名的中餐厅。
我们站在餐厅进门处,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难道找不到卷饼店,要在这里吃中餐?这时,餐厅老板也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用餐。乔治连忙说不是,他只是带我们过来见见老乡,因为我们应该有一段时间没跟别人讲中文了。
我们放下了心,跟老板闲聊了几句。老板是绍兴人,内战结束后不久就来了这里,餐厅一直开到现在。我凭着职业嗅觉,感觉这家中餐厅应该靠谱,以后有中国胃的朋友来贝鲁特玩,实在吃不惯阿拉伯菜的话,可以推荐来这里,叫“LittleChina”。
乔治带着我们继续在老城区晃悠,我们几乎是在这一带地毯式搜查那家卷饼店了。一路上向路人打听,有时候用当地语言,有时候用法语。
一路上,乔治表示他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从youtube上了解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信息,唯一让他头疼的,就是汉字,“我觉得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他这么说。
又拐了几个弯,我们终于如愿站在了卷饼店门口,还是一家不小的餐馆。乔治指着店招牌跟我解释,店名在法语里面,就是“吃饭”的意思。
我们三个并排坐在吧台位,乔治迅速地点完了菜。
我们又谈到了语言。乔治会四种语言:黎巴嫩语、阿拉伯语、法语、英语。
整个阿拉伯世界通用阿拉伯语,黎巴嫩语和阿拉伯语,放在我们国家,就相当于方言和普通话。
而黎巴嫩的法国殖民史和如今的西方化,又令他们对法语和英语都很看重,特别是法语。孩子们念书的时候,有法语和英语两个教材系统可供选择,每个系统都会有一些差别。
乔治是法裔的,从小家里讲法语,于是选择了英语的教材。这样,四种语言全掌握后,不但在黎巴嫩乃至其它阿拉伯国家够用,遇到我们这种游客也可以无障碍沟通。
菜很快上来了。沙拉、薄饼和鹰嘴豆泥先来,乔治劝我们少吃点薄饼,留点肚子对付后面的卷饼。但是,我爱极了蘸了鹰嘴豆泥的薄饼,还是先干掉两个,毕竟已经很饿了。
卷饼有三个,牛肉、羊肉、鸡肉各一个,每个切成三份,大家分享。
乔治点的是单层卷饼,这样饼皮薄,馅的比重相对高,吃起来很爽。每块卷饼我都第一时间消灭完,果然好吃,各种肉类烤得恰到好吃,或配上香料,或配上奶酪,吃得满嘴汁水横流。话痨乔治这时候也顾不上说话了,一边往嘴里塞东西,一边发出“唔、唔……”的声音,很陶醉的样子。
三块卷饼下肚,加上前面的薄饼和鹰嘴豆泥,我瞬间饱了。
乔治两只眼睛直直地看着吧台里的冰柜,说:“我们开始吃甜品吧……要不,再来一杯威士忌?”
填饱了肚子,我们坚持买了单。好不容易从卷饼店里挪出来,乔治说,我再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走了没几步,看见一家寿司店,“这是城里最好吃的寿司店!”乔治一边向我们介绍,一边拉开了店门,“你们大概已经吃不下了,但是可以进去看看。”
老天保佑,他没打算在这里续摊。
寿司店的店经理是个大个子黑人,很热情地请我们随便看。我感觉这家店应该也是不错的样子,而且几天下来,发现这里的日料店挺多。乔治说,本来贝鲁特靠海,大家都吃海鲜,现在换点不一样的海鲜吃法,大家都挺喜欢的。
临走前,黑人经理送了我们一本菜单作为礼物:“随便看看,想吃就来。”
乔治坚持开车送我们回酒店,这一程不算短。经过一个地方,他说这是当年大爆炸发生的地方。
大爆炸,指的是年10月25日清晨的汽车炸弹事件,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冲进了美军海军陆战队的军营,随即爆炸。
大爆炸夺去了多名美国大兵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海军陆战队的精英。同一时间,法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也遭到爆炸袭击,炸死58人。
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二战后最惨烈的损失,也拉开了针对美国的自杀式恐怖袭击的序幕,后来以“9.11”为高潮。
乔治说,那时候他还小,但是响彻全城的巨响,和随之感受到的冲击波,都令他终生难忘。
快到酒店的时候,他问我们明天有什么打算。我们说,要去奈拜提耶的老宫殿看看,然后回酒店拿行李,晚上的航班回国。
“唔——奈拜提耶,去那地方交通可不方便……”
我们非常感谢他带我们吃卷饼,以及“老城漫步”。车到酒店门口,那里不方便多停留,便匆匆告别了。
第二天清晨,我们房间的电话铃突然响了。接起来之前,我就感觉可能是乔治打来的。
果然是他:“我昨天想了一个晚上,你们去奈拜提耶很不方便,我开车带你们去吧,晚上还能送你们去机场。”
天呐,真是个彻彻底底的好人!我们之前还在为怎么去奈拜提耶老宫殿操心,而且从那里回酒店再去机场,也很折腾。现在好了,白捡了个地陪,还有送机服务。关键是,今天周末,人家的珠宝店却为了我们不开门。
乔治在电话里最后说的是:“不要吃早饭!”
提着行李坐上他的车子,话痨乔治开始了全程撒狗粮——通过聊天软件,向他在法国的女朋友直播与中国朋友的一日游。
他之前结过两次婚,现任女友比他小30岁,正在法国念书。
车子首先开到了市郊一家很大的甜食店。天呐,这是我见过最壮观的甜食店,之前去过的土耳其、阿联酋等地,也都是嗜好甜食的地方,但是任何一家甜食店,都没有这家让人震撼。
进门右手是卖面包和咖啡的地方;左手一长排柜台,都是卖传统小甜食的;对面是各种冰淇淋和其它冷饮;再对面是海量的预包装甜点,以及花花绿绿的甜品、蛋糕、泡芙、甜甜圈等。
最里面是两个大冰柜,里面展示着将近个各种式样的大蛋糕,每个都不一样,但是每个都缀满了水果或者浆果、巧克力酱、坚果碎,有些上面还堆着许多小甜点。
相信我,如果你是个甜食爱好者,这里非但是天堂,而且是天堂中的主殿。
我们从传统小甜食开始,乔治让柜台里的师傅一个个拿给我们试吃,几个下肚,就有点儿腻了。但是他乐此不疲,一边告诉我们什么好吃、什么有特色,一边建议我们买几盒回国给朋友们分享。
那一刻,如果你不认识他,肯定不会想到这是个珠宝店老板,而是这家甜食店的推销员。
我们出门,从来很少买纪念品和手信,所以只是陪他一起试吃。就在我转身去看后面的冰淇淋柜台时,乔治已经自己买好了两大盒小甜点。
在预包装的甜点柜那里,他又开始怂恿我们买甜点:“不要紧,我先买,你们尝尝,好吃的话你们再买。”
结果是,考虑到回程要带的行李太多,中间还要在莫斯科转机,我们还是没有买。而乔治,又给自己买了一大盒。
出了门,我们马上来到隔壁,是这家甜食店的另一个门面,卖各种现做的点心。
“我告诉你们别吃早饭,知道为什么吗?”
最畅销的现摊薄面饼,浇上蜂蜜,裹上羊肉、奶酪和香料。FUCK!这东西叫我怎么拒绝,这下,我开始掏钱包了。乔治还在东张西望的时候,我已经半块甜饼下肚了,这一次,是我领先了。
但是他似乎对甜食店门口这个用餐环境不怎么满意,买完他自己的那份后,开车带我们往前走了几百米,在靠海的公路边停下,大家一起吃甜甜的、喷香的早餐。
一边吃,一边跟我们聊美食。我想,你这不是兔子撞枪口嘛,说到吃,我肚子里的货色可是多了去了。于是跟他描述了大量世界各地的美味,包括很多中国的特色,把他听得一愣一愣,满脸憧憬地、恶狠狠地啃着他自己的甜饼。
吃完上路,开车去奈拜提耶,乔治缓过劲来,一路上话痨症又发作。我说你来中国,我保证你一整年顿顿不重样。他若有所思,沉默了一会儿。
老宫殿比起我们前两天去的地方,略微逊色了一些。我们信步在其中一条长廊里,看见了一扇布满弹孔的厚重木门,大家都停了下来。
乔治说,内战的时候,这里遭到过轰炸,有一枚炸弹落在门外,把这里炸得面目全非,现在墙修补好了,地面也填平了,但是这扇门就这么留了下来,算是为那段历史留个纪念吧。
回程的时候,我们走走停停,这一路也没有特别值得停留的地方,于是决定杀回贝鲁特吃最后一顿饭。
回到城里是下午三点多,乔治建议去吃昨晚看过的那家寿司店。我们吃了十几天阿拉伯菜,觉得换换口味也不错,顺便尝尝,日料在这里是什么个滋味。
但是我们到的时候,寿司店还没开门。乔治很失望,喃喃地说:“可是这家是城里最好吃的日料啊……”
我们安慰他没关系,不如找一家你喜欢的黎巴嫩菜,我们大吃一顿吧。
他眼里马上开始放光。走起!
我们在一家名为“AbdelWahab”的黎巴嫩餐厅坐下,环境整洁且时尚,周围都是当地人在吃饭,看上去极其靠谱。
“这是我女朋友最喜欢的餐厅!”乔治同时拿起菜单和手机,跟他女友一通语音,点了一大桌菜。
确实,比起前几天吃的黎巴嫩菜,这家的东西更有特色,也更好吃。拌了香料的生牛肉泥、半生小羊肝、阿拉伯煎饺、鹰嘴豆糊糊,还有传统烧烤,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一边吃,一边很恼火地想:上海为什么没有像样的黎巴嫩餐厅?!
这是回国前的最后一顿饭,我尽力多吃一些。乔治也吃得不亦乐乎,每道菜都要夸上几句。一桌子菜居然被我们干掉八成,再加上每人两瓶啤酒,感觉食物快到嗓子眼了。
乔治揉着他的大肚子,又在翻看甜品单了:“两个,我们就点两个甜品。”他用近乎哀求的语气,来说动我们再尝一点甜品。
好吧,舍命陪君子!
吃饱了饭没事干,出发离去机场还有一个多小时时间,好学的乔治又开始问各种关于汉语的问题。
我跟他说,汉语难学,是因为没有字母,不存在拼写,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我们常用的有幅“画”,总共有多幅“画”。
以前,你们周围的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都是“画”字的,古印度人也是。这跟汉字一样,都叫“象形文字”。
现在,那三个国家的古文明都断子绝孙了,古代的那些字也没几个人认识了,只有我们国家的汉字,保存了下来。
然后,我在餐巾纸上给他“画”了几个汉字的篆体,告诉他什么叫象形文字。又给他画了古代欧洲洞穴里发现的壁刻文字,告诉他,早期人类的语言,其实都是画出来的。
乔治很感兴趣地听着,时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最后掏出手机对着餐巾纸拍了几张照,严肃地对我们说,这顿饭吃得很值!
离开餐厅上车,他指着自己买的两大盒甜点说,这些是送你们的,很好吃,相信我!
看着他坚定的表情,我们收下了。
傍晚,他送我们到了机场。
昨天这个时候,我们走进了他的珠宝店。
分别时,我们行了阿拉伯人的贴面礼,互相扶着对方,左、右、左贴面三次,嘴里发出亲吻的声音。
——“可能,我很快就会带着女朋友来上海!”
——“来吧!上海可是被称为‘魔都’的。”
雷迪克陈觉得生活更有盼头了吗?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