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2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3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4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5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6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7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允准的。8百姓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9于是犹大(在二章四十节作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上帝殿做工的人。10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11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12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以斯拉记第三章
3:1-7筑坛献祭:回到故土的以色列百姓,过了约3个月的“到了七月”开始为神筑坛。在圣殿门口的院子立的坛(王下16:14;代下4:1),可能随着耶路撒冷沦陷而被毁(代下36:17-19)。
3:1七月:提斯利月,民间历为1月,宗教历为7月,对犹太人而言1年中最圣洁的月。这个月的第一天是吹号聚集到圣会的吹号节(利23:24),10日是赎救日(利23:27;民29:7)。而且15日是3大节日之一的住棚节,22日才结束。迎接这圣洁的月,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决定先恢复祭坛。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指所有百姓同心合意地聚集。
3:2耶书亚:(2:2)在所罗巴伯的前面记录,这表明一般行政负责人比祭司的职位更高。摩西律法:恢复此律法不是单纯的行为上的恢复,而是再确认那期间也未中断的立约关系。
3:3对还未形成安定社会的归乡百姓而言,邻国的民;即周围的外邦人,理所当然地成为恐惧的对象。曾自高自傲的民族,如今沦落为悲惨的境地,但他们先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表明他们在恐惧战兢中更加坚固对耶和华神的信心。
3:5常献的燔祭:指每天朝夕常献的燔祭(出29:42;民28:3-6)。而且要注意的一点是,比用于圣殿建筑的“甘心祭”,先献了祭司仪式上使用的礼物。
3:7与约年前所罗门当时的规模进行比较(代下2:16)。西顿人、推罗人:黎巴嫩地方因地窄,总是缺乏粮食。建筑第一圣殿时,希兰受了小麦、大麦、酒、油后给所罗门提供了建殿材料(代下2:15)。居鲁士所允准的:就如现今为建筑某一工程,需要当局的允许,当时施大工程时也需要王的允许。如果没有王的认可,就无法得到圣殿建筑需要的材料。将香柏树……:黎巴嫩人在山上砍伐树木之后先运到河边扎成筏子(代下2:16),随着水流到达约帕。从约帕到耶路撒冷约56km左右。
3:8-13圣殿根基的完成:完成圣殿根基的时期是归回到以色列地之后的第二年第二个月,相当于现今的5月,与所罗门建圣殿时打根基的月份一样(王上6:1)。概括圣殿的意义如下:圣经中的圣殿包括会幕(出25:9;撒上1:9)、所罗门圣殿和所罗巴伯圣殿(该2:15),以及希律圣殿等。对以色列百姓而言在没有完全启示圣经的时代,圣殿是神对选民以色列民族启示的途径。同时,在政治上象征相互行自治权的以色列支派间的统一。这也是将来在属灵上,耶稣用宝血重价买来的教会的模型。遵照神的旨意以基督和教会的模型建立的会幕,随结束旷野生活进入定居生活,建立了权威的象征圣殿。但会幕、院、圣所和至圣所,约柜、香坛、灯台等圣所的基本构造,则同样适于圣殿建筑。根据王上6:1;所罗门统治第4年(B.C.)开始建筑圣殿,经7年6个月才竣工(王上6:38)。B.C.,从被巴比伦毁灭圣殿,以色列百姓分散居住开始,他们以一定的地区为单位设立了会堂(synagogue),以会堂为中心作礼拜。其后,会堂越来越增多,到了1世纪在耶路撒冷就有4,多个。后来波斯王居鲁士时,由所罗巴伯带领俘虏归回耶路撒冷,并且于B.C.开始重建圣殿工程。虽然,中间受阻中断,于B.C.重新开始,B.C.年3月12日竣工。第二圣殿,即所罗巴伯圣殿,没有充满神的荣耀,只是具有等待弥赛亚降临的性质(结43:1-5)。此圣殿一直保留到B.C.20,B.C.20左右,希律王为确保自己的政治基础,建立了第三圣殿,但A.D.70随耶路撒冷的灭亡完全被毁,现在只剩下地基。
3:8第二年:指一次被掳归回(B.C.)之后的第二年,即B.C.。二十岁:利未人担当会幕事工的最小年龄是25岁(民8:24)。当时,由于具备资格的人太少,所以把年龄的下限降到20岁(代上23:24,27)。
3:9犹大:好像读错了2:40中的“何达威雅”之名,而尼希米记录为“何达威”(尼7:43)。
3:10本节描述了圣殿开工仪式的情况。礼服:按照律法的要求,是为了荣耀祭司而制作(出28:40)。吹号:是祭司的固有任务(民10:8;31:6;书6:4;代上15:24;代下5:12)。钹:用这乐器来赞美神是利未人的任务(代上15:16,19;代下5:12,13)。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其实,在所罗巴伯领导下展开的赞美,不如大卫当时的壮观。然而,超越外在规模,对脱离灾难,重新恢复祭司的以色列民族而言,这真是令人激动的事。
3:11彼此唱和:意味着一个赞美队分两个组来歌颂。
3:12许多……大声哭号:记念约50年前被毁的旧圣殿的辉煌荣耀的老年人,沉浸在无限悲痛中,以色列最繁荣的时候建立的圣殿,显然源超过被掳归回之后,在最穷乏的情况中建的圣殿。所以,把圣殿当作象征信仰的犹太人而言,在悲痛而焦急中目睹了寒酸的圣殿根基。把以圣殿象征的信仰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的犹太人而言,显然是不可抑制的悲痛。
—《精读本圣经注释》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北京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