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幓鍝鍖婚櫌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我仍热爱生命,仍相信光。”/
微光
“灿亮的生命之岛四周,日夜翻涌着死亡之海的无尽的歌曲。”
“我想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含义,是在观看电影《何以为家》后。“我希望我们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男孩赞恩在法庭上如此控诉自己的父母。他生来没有任何身份,他渴望得到爱、渴望活得体面,却饱尝生活的困苦与艰辛。
电影导演娜丁在为影片做调研时,在黎巴嫩采访了很多孩子,每次在访谈结束时,她都会问孩子:“你觉得活着开心吗?”孩子们的回答总是令娜丁绝望,有个孩子说:“我觉得我还不如死了。”当孩子对这个世界还抱有美好幻想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被扔进成年人的世界,过着残酷且艰苦的生活,这与他们的理想背道而驰。
错在“不负责任”的父母吗?电影中,妹妹萨哈第一次来例假,她浑然不觉。赞恩在帮妹妹收拾干净后,不断叮嘱她,千万不要被父母发现。因为他知道,一旦被父母发觉,妹妹的唯一命运就是被卖掉。但妹妹最终还是被父母卖给房东为妻,并因怀孕致死。所谓父母的不负责任,众人对于陋习陋俗的习以为常,其实是糟糕的、衰败的、病态的社会大环境造就的。
三岛由纪夫在《天人五衰》中写道:只要生命的火焰一天不熄灭,一个人在很久以前感受到的瞬息之间的快乐,就能击溃笼罩着其生涯的黑暗,宛如篝火在夜晚的旷野中发出的一线光明,能够打碎万斛黑暗似的。
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来清晨。电影的结尾,赞恩笑了,因为他可以得到一张印着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明。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切苦难都按下了停止键,但正如电影所言:“这是在隧道尽头给你的一点点胜利的光芒,正是这点光芒,让你可以继续前行。”
正如《追风筝的人》中的一句话:“我望着清晨灰蒙蒙的天空,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为仍活着感恩。”
我想,只要生命不被消灭,一颗热烈的灵魂也就有可能在最阴暗的墙角燃出耀目的光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