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中黎青年谈上留学生活欢乐多还是头发


大外交·青年智库

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GloryDiplomacy

Ny./No.81

年7月7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年高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20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年,我国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所高校,共接收了名外国留学人员。

这些留学生来自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将视角锁定在一带一路上的中东国家——黎巴嫩,与黎巴嫩来华留学生对话,上线风云大外交·中黎青年谈三部曲,让我们欢迎来自黎巴嫩的两位嘉宾。

#武思维(Elsa)

来自黎巴嫩贝鲁特的武思维(Elsa)小姐姐是个精通四国语言的自媒体达人,或许你也曾在知乎上看到过她的文章,抑或是在bilibili上点进她介绍黎巴嫩的视频。17岁那年,怀揣着对汉语和中国的热爱,Elsa小姐姐独自踏上了前往中国留学的路,克服了初到异国他乡的重重困难,她出色地完成了在中国的学业,并且在“汉语桥”等比赛中屡屡获奖。现在的Elsa不仅仅成为了汉语能手,通过互联网这道桥梁,她开始了文化交流工作,打破壁垒和偏见,让中黎两国人民对彼此更加了解。

#马婷(Martine)

来自黎巴嫩扎赫勒的马婷(Martine)小姐姐,会说汉语、英语、法语、亚述语、阿拉伯语五门语言,还会一点儿韩语和葡萄牙语,最近还在学习俄语!她不仅是个拿奖学金的学霸少女,还是个热爱中国音乐、电影、电视剧的文艺女青年,最喜欢的中国城市是杭州,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饺子。因为疫情影响,目前马婷还在黎巴嫩参与沈阳师范大学的线上教学。她最期待的是黎巴嫩疫情早日稳定,能够正在踏上前往中国的旅途。

风云

大外交

两位小姐姐都是精通多门语言的大学霸哇。据我们所知,黎巴嫩有阿拉伯语、黎巴嫩方言、英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存在,这一点跟全国统一使用普通话的中国是非常不同的。黎巴嫩国民对这几种语言的掌握程度都如何呢,请问大家在日常交流中都会使用这些语言吗?

在黎巴嫩,阿拉伯语是我们的官方语言,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则是我们的黎巴嫩方言,黎巴嫩方言混合了官方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虽然它听起来跟标准阿拉伯语很像,但具体到语音语调上,还是会存在一些区别。在黎巴嫩,很多人都会讲多种不同的语言,拿我的家人举例,除了阿拉伯语,我妈妈还额外会讲法语,我弟弟还额外会讲英语,而我自己在上大学去学中文专业之前,也通过了英语和阿拉伯语的考试。

Elsa

风云

大外交

据说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些自己学习汉语的心得体会以及和黎巴嫩语言比较一下呢?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意外收获吗?

我学中文已经有五年了,刚刚开始学中文的时候真的很不适应,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不过幸好后面坚持下来了。中文我觉得最难的是发音,对,中文口语真的很难!不过中文的语法就没那么难了,阿拉伯语的语法很难,想学好阿拉伯一定要掌握好阿拉伯语法。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要只坐在教室,要想办法跟会说这么语言的人多交流。对我来说,学习中文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我认识了很多学习中文的外国朋友。那种感觉真的奇妙又美好,就是一群人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结识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她是一个意大利女生。正是学习中文让我们这些来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汇聚到了一起,感谢汉语。

Elsa

风云

大外交

是因为对汉语的兴趣才想来中国留学的吗?对你们而言,其他留学的选择应该也不少吧,那想来中国留学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中国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呀?

上大学之后,我曾经来中国沈阳留学过一年。可是在上大学正式学习中文之前,我就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选专业的时候,我听说了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在开始学习中文之后,我产生了去中国留学的想法,因为我觉得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只依靠教室和书本,你要跟会说这门语言的人交流,最好能够去到讲这门语言的人的国家体验一下。那个时候,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经常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我很喜欢参加这些活动,甚至跟大使王克俭先生成为了好朋友,通过这些渠道,我了解到有选拔黎巴嫩学生去中国留学的机会,然后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通过选拔之后我来中国留学了一年。

Elsa

中国吸引我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而且现在发展的真的很快,越来越强大,在中东地区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Elsa

我很喜欢中国,学习汉语是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去中国工作,或者在黎巴嫩当汉语老师。小时候,我会在电视上接触到中国和韩国的一些明星,从那时起就很喜欢他们。我喜欢中国、韩国和日本,还有泰国,不过最喜欢的还是中国。所以很想当一名汉语老师,或者翻译。我觉得汉语很有意思,也很美丽。还有我对中国的文化和音乐、电视剧和电影很感兴趣,所以选择学习汉语。除此之外,黎巴嫩99%的东西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的产品体验感很好,这一切都让我觉得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因此我非常想来中国亲身体验。

Martine

风云

大外交

中黎两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非常不同的。作为一位有过接受中国高等教育的黎巴嫩学生,你认为在中国上学和在黎巴嫩上学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在中国上学和在黎巴嫩上学区别很大,我知道中国学生需要参加高考,然后根据高考分数来选大学。但在黎巴嫩不是这样,我们首先选择专业,然后再选择开设了相关专业的大学,比方说我当时想学中文专业,但整个黎巴嫩只有黎巴嫩大学开了这个专业。不过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也需要通过一些考试,在进入大学之前,我通过了阿拉伯语和英语的考试。还有一点就是,黎巴嫩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很高的,这里的大学中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最好的大学,比方说黎巴嫩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等等。

Elsa

我来介绍一下黎巴嫩国内的教育情况吧。黎巴嫩人是很喜欢学习的,他们会试着努力在人群中成为佼佼者(tobedifferent),所以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很大。黎巴嫩的教育也非常发达,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从小就会有很多课程和作业,即便上了大学,大学里的课程和作业也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睡觉,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我每天既要上黎巴嫩大学的课,又要参加中国沈阳师范大学的线上教学,很忙。我会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解压。我喜欢艺术,我会读纪伯伦的诗。

Martine

风云

大外交

纪伯伦是一位杰出的黎巴嫩裔诗人,他的作品受到了中国乃至全世界读者的喜爱,是很多中国读者认识的第一位黎巴嫩诗人。中国学生中有很多爱诗的人,我们叫他们“文艺青年”,他们也在闲暇时经常读纪伯伦的诗。我们想知道黎巴嫩学生喜欢纪伯伦的诗吗?

纪伯伦博物馆(图源:知乎)

纪伯伦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不仅仅因为他来自黎巴嫩,在知乎上,我也曾更新过一篇介绍黎巴嫩的文章。不过很遗憾的是,现在黎巴嫩喜欢纪伯伦的年轻人并没有那么多了,大家更喜欢看科学技术类的书,了解跟科学有关的知识。比方说我弟弟,如果你去问他纪伯伦,他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热情,他喜欢看跟科学技术有关的东西。

Elsa

美丽的贝鲁特

图源:知乎

风云

大外交

呐,这跟中国目前的情况也非常相似,我周围的很多朋友也是从小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对于中国传统的诗歌散文,他们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课本,所以对两位远在异国他乡却深爱中国文化的友人,我觉得非常感动又喜出望外。我很想问一下Elsa小姐姐,如果当时没有选择中文,你可能会去念什么专业呢?等疫情过去还有继续来中国学习的打算吗?

其实我对国际关系也非常感兴趣,如果当时没有选择中文专业的话,我应该会去念国际关系专业。至于接着来中国留学,这真的是我目前一个很大很大的心愿!你知道的,因为疫情,外国人来中国变得很困难,我有计划继续去中国念一个硕士学位,当然,这一切愿望的实现只能等疫情结束......所以我真的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我真的太想去中国啦!

Elsa

风云

大外交

非常感谢Elsa和Martine为我们介绍了有关黎巴嫩来华留学生的一些情况。

在对她们的采访中,笔者真的感触颇深,因为文化亲缘和地理因素的限制,法国和美国往往才是黎巴嫩学生留学的主流。但Elsa和Martine却选择了去往一个大家眼中神秘的“东方古国”,勇敢地面对巨大的文化冲击,敞开心扉去接纳中国的朋友,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笔者的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对外汉语教师,精通中英葡三国语言,也曾和其他的老师一起作为对外汉语志愿教师,从零开始建立起了一个位于巴西的孔子学院。老师也曾多次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外国人学习中文很难,从初级班教到高级班,你会发现教室里的学生越来越少,到最后可能就只剩了那么两三个人。但老师依然为她的职业感到骄傲,她说她很为一些学生感到欣慰,他们跟中国相隔着遥远的地理距离,有着难以逾越的语言障碍,但却真诚地热爱着中国文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中文,只为了离自己梦想中的“东方国家”更近一些,你很难想象一个外国人对另一个国家如此不掺杂质的爱,老师说她在这些外国学生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常常能为这种感情所感动。学习汉语跟学习英语不一样,汉语不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主流语言,也无法为你在短期内带来财富的提升,在这样的对比下,我们方才更能看清一个人坚持的可贵。当前有些人对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是有一定偏见的,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为你还原一个更真实的他们。

在下一篇,两位小姐姐将撕掉人们眼中的固有“标签”,为我们还原一个更真实的黎巴嫩。站在本国人、留学生的立场上,她们眼中的黎巴嫩和中国都是那样的独特与美丽,就让我们为大家挖掘不一样的异国文化,敬请期待!

本篇文章的图片引用均来武思维Elsa女士的知乎账号,且已获得授权

采访:张宏艺、韩东洋、徐冠桦、程诗音

整理:韩东洋、徐冠桦、张宏艺、程诗音

美术:毕蔚然

往期推荐

为了自救,这个国家不惜向殖民者求援!

大外交智库

编辑/王潇洒审核/陈际界

再审/王盖盖

大外交青年智库独家出品

个人

群体

企业

高校

智库

媒体

政府

国际组织

合作联系邮箱

kzjwd

yeah.net

大外交智库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7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