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行走记录初游黎巴嫩


夏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858291.html
年10月份开启了为期2年的外派工作和生活,错过了70年大庆的我,终于在12月初迎来了阿联酋的48岁生日。借着周末和国庆小长假游览了黎巴嫩,一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美丽且纠结的国度。一、美丽的风景国家不大,从北到南开车走下来直线距离1-2个小时就够了,但是因为景点大部分是在山上,盘山路走起来耗时又危险。当然山上的景色非常赏心悦目,脑中也会时不时响起《思念是一种病》中的那句:“当你在穿山越岭的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景观大多是罗马时期的大型建筑群,在给力的天气下,黄色的建筑,蓝色的天,一下子把人带回到了当年鼎盛时期。Baalbeck,Anjar,十字军堡,贝特丁宫,每一处都是那么迷人。

贝特丁堡(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Anjar(游客不多,在去Baalbeck的路上,可以先游览一下,为到达Baalbeck后发出的赞叹做铺垫)

Baalbeck(再多的言语都无法形容这座遗迹的宏伟,建造工匠们的伟大。耳边的风声似乎还能带来当年神庙繁盛时的嘈杂声)

十字军堡(海岸沿线的主要城市都有类似的建筑,据说是当年十字军东征时留下来的,离贝鲁特较近的是Byblos的那个。参观这个建筑时总会不自主的和长城的烽火台做比较)

二、纠结的文化从历史沿革来看,黎巴嫩是一个不断被外部势力征服的国家。远的有古埃及,古罗马,近的有法国,这也导致了这个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很少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看到这么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伊斯兰教,基督教是两个主要的教派,各有多个分支教派)生活在一个国家中。可能正是由于文化的入侵、更迭、继承、消失,导致了人们对国家概念的缺失,大部分人更多的是教派的观念。国家机器的作用也有限,似乎黎巴嫩的老百姓已经接受了政府的无所作为,自发的把政府需要做的事情承担了起来。政府也觉得这种“自治”看起来不赖,两套系统就这么“和谐”共存着。

街头的建筑随处可见一个正在施工的当代建筑旁有一个已经废弃但不拆除,且经历过内战的千疮百孔的老楼(上图右侧建筑)

街边各色咖啡厅,喝下午茶的人骆驿不绝

酒吧好几条街,每天从早上到晚7点都是happyhour

异国他乡在一个拥有一半北京基因的餐吧里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如果有炸酱面就更棒了)

黎巴嫩,一个值得N刷的地方??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40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