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黎巴嫩大爆炸撼动30年暴政还是徒留ld


医院订阅哦

本文翻译自年8月25日发表于TheGuardian的“Beirut’sdevastatingblasthasnotshakentherulingclass’sgriponLebanon”一文,有删改。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数周前贝鲁特港口区的剧烈爆炸,导致数千人伤亡,也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规模示威活动。长期不满于当局的民众怒火冲天,强烈要求政府实施改革。然而,他们长期存在的诉求,真能在此次惨剧过后得到满足吗?笼罩着黎巴嫩的火药味,似乎仍未有散去的迹象。

8月4号震动了黎巴嫩的大爆炸将成为这个国家历史的转折点,其重要性毫不逊色于年2月14日那次杀害了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的爆炸。那次爆炸发生15年后,联合国委派的特别法庭才承认其对此事无能为力。以此为鉴,在可预见的将来,官方恐怕不会对这次贝鲁特大爆炸的原委发表声明。然而,我们仍能对这次惨绝人寰的悲剧作出一些论断。

数十年间的全体统治阶级难辞其咎

尽管具体原因不明,黎巴嫩的全体统治阶级仍要承担将吨易燃易爆的硝酸铵储存在贝鲁特中心城区的责任。在这些危险品存储的六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总统、总理、交通部长,还是关键安全器械负责人与港口官员,所有曾当政者都难辞其咎。名列追责清单上的领导人既包括黎巴嫩政府官员,也不乏黎巴嫩真主党成员,后者不仅密切监控着、也随心所欲地使用贝鲁特的机场与港口。

黎巴嫩怎么会落到这番境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顾它过去30年政治与经济上的暴政。年内战爆发前,黎巴嫩曾被誉为资本主义野蛮生长的“财政天堂”:这里的银行保密能力与虚假税收使之成为洗黑钱、资本外逃和各式走私活动的乐土。在沙特皇室与叙利亚政权的共同干预下,黎巴嫩国内的不同派系终于在年达成了政治与宪法上的协议,终止了这场内战。同年晚些时候,叙利亚证实了这一进展。

随后的12年,黎巴嫩这个国家就在这沙特-叙利亚的协约框架之下运行着。代表着沙特利益的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与叙利亚在黎安全器械负责人加奇·卡南精诚合作。然而,因叙利亚反对美国第二次对伊拉克的战争,同时该国又在年被占领,这一协约最终土崩瓦解。为使叙利亚军队从黎巴嫩境内撤军,美国开始对其施压。其种种举动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对联合国安理会年号决议的支持(中俄两国为了不否决此事而弃权)。

哈里里被暗杀一事触发了汹涌的众怒,迫使叙利亚方面撤军,但叙利亚仍在通过三方联盟暗中操纵着黎巴嫩局势。这三个叙利亚的亲密盟友分别是:什叶派阿迈勒运动,其领导者是年就职的黎巴嫩议会现任议长纳比·贝里;黎巴嫩真主党,被视为伊朗在黎代理人、叙利亚的地区盟友;黎巴嫩现任总统米歇尔·奥恩,他曾是叙利亚的死对头,但在年彻底改变了立场。

过去15年间,黎巴嫩基本处于重建的联合政府治下。这一政府包括了哈里里的儿子萨阿德·哈里里与上述三方联盟,也延续了灾难性的经济政策,即内战后就开始进行的新自由主义重建。然而,年阿拉伯之春后,叙利亚爆发的战争极大地削弱了叙方势力,而随着伊朗逐渐对叙占上风,伊朗及其代表在黎巴嫩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年奥恩被选为总统正反映了这一地区各股势力的消长。对这样的事态变化,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曾在年有过拙劣的应对:他对萨阿德·哈里里施压以期终止他与伊朗政府的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

无论如何,黎巴嫩经济的崩溃完全归咎于其30年来的全体统治阶级,当然,他们纠缠其中的银行业也同样罪孽深重。年任职至今的黎巴嫩央行主席利亚德·萨拉木便是这些顽疾的代表。对这一过失,爆发于去年10月17日的大规模起义有一句口号:“全部有罪,全部法办。”

法国并不会是推动变革的力量

贝鲁特最近的爆炸将公众的愤怒推向了高潮,但也带来了一线曙光,民众的压力似乎将迫使统治阶级接受去年10月起义的两项诉求:一是完全独立于旧有统治阶级的政府,二是以新选举法为基的全新大选。人们期望着国际压力能够推动这些诉求的施行,并制衡国内的统治阶级。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爆炸两天后到贝鲁特的访问将人们的期望推到顶峰。许多人误认为,这是个敢于在灾难后深入群众的领袖,但他们忽视了这一点:对一个在自己国内饱受非议的法国总统而言,这次访问无疑是宣传造势的大好机会。很快这样的期望便消失了。马克龙的中东政策始终如一:调停美国与伊朗的冲突(法国资本家在伊朗有重大利益),正如他在年G7峰会前尝试为特朗普与伊朗外长会谈搭建平台。

这一对黎立场背后的逻辑在于,马克龙的行动一贯是为保持哈里里-真主党在黎联合执政。这解释了他为何在年果断从沙特首都利雅得带回了被拘押的萨阿德·哈里里,以及他为何如今却打击了黎巴嫩人民对独立政府与全新大选的渴盼,表现出对“联合政府”的偏爱。马克龙的这一倾向被解读为计划“恢复逊尼教徒萨阿德·哈里里的总理职位,以回报真主党的让步”。这意味着,马克龙正积极行动,试图将贝鲁特大爆炸转变为逆向的驱动力,而非积极的大变革。这无疑为增长的不满与未来的动乱,又埋下了一枚地雷。

1.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

是年黎巴嫩人为了抵抗以色列侵占该国南部,在伊朗的帮助下成立的什叶派伊斯兰政治和军事组织,目前是黎巴嫩最大的政党。该党派遵从霍梅尼的意识形态,号召在黎巴嫩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形式的政府

2.联合国安理会年的号决议

重申了对黎巴嫩在其国际公认疆界内的领土完整、主权和政治独立的坚决支持,吁请所有余留外国部队撤出黎巴嫩,宣布支持黎巴嫩即将按照在没有外来干涉或者影响的情况下制定的黎巴嫩宪法规则举行的总统选举遵循自由、公平的选举进程等。

3.阿迈勒运动(Amal)

年成立,全称为"黎巴嫩抵抗集团-被剥夺者运动",自称是所有黎巴嫩被剥夺者的组织。在阿拉伯文中"阿迈勒"意为"希望",所以也称为"希望"运动。该组织实质上是一个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基础的政治、军事混合体,宗旨是"保护什叶派的权利与安全"。

4.米歇尔·奥恩(MichelAoun)

曾任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临时军政府总理。年被叙利亚支持的黎巴嫩政府军击溃,战败后出走法国避难。年被允许返回黎巴嫩,并重新参加政治活动。年至年,担任黎巴嫩基督教政党"自由国民阵线"主席。年经议会选举当选新一任总统。

GilbertAchcar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发展研究与国际关系教授。

图片来源:TheGuardian

编辑/房文雨

翻译/刘晓炫

校对/江锐

排版/董一

译文有删减,原文请戳下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jj/47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