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幼儿园舞蹈教案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836.html

幼儿园小班课程:(亲子舞蹈)

1、妈妈亲亲我

2、我要亲妈妈

3、我来喂妈妈

4、妈妈的袋袋

5、我和妈妈一起飞

6、我和妈妈回家啦!

7、宝宝要睡觉

8、敲小鼓

9、不要踩小草

10、小朋友再见

一、妈妈亲亲我(亲子)(腿部力量练习)1、训练目的:通过曲膝练习腿部力量。2、主要动作及要求:a、小脸:双手食指伸出指脸蛋,肘关节放松垂下,配合正步位曲膝。b、苹果:双臂正上位抱圆,配合正步位曲膝。c、亲亲:双手掌形于嘴前做亲吻状,配合正步位曲膝。d、抱抱:双手扩指于2、8点平位,身体前倾,配合碎步。e、平脚碎步:双脚平脚快速交替碎踏。3、节奏:准备位置:体对1点,双手垂于体侧,脚下正步位。家长体对3点,看着孩子。准备节奏:(1)—(2)保持准备动作第一段:(1)1—4小脸5—8苹果(2)1—4亲亲5—8抱抱同时碎步转身至7点方向第二段:(3)1—8动作重复(1)1—8动作(4)1—4动作重复(2)1—4动作5—8动作重复(2)5—8碎步转至1点方向第三段:(5)—(6)动作重复(1)—(2)动作结束造型:与家长拥抱。

4、提示:

a、增强亲子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b、家长舞蹈部分为迎合孩子而完成,不强调舞蹈动作,以鼓励形式看着孩子完成舞蹈为主。5、歌词:我的小脸像苹果,妈妈你快亲亲我,亲呀亲亲我!

二、我要亲妈妈(亲子)(五官的认知)1、训练目的:五官的认知与练习。2、主要动作及要求:a、亲吻:曲臂垂肘,掌形手轻抚于嘴前。b、亲额头:双手旁按手,亲妈妈额头。c、捂眼睛:双手掌形,捂妈妈眼睛。d、亲鼻子:双手旁按手,亲妈妈鼻子。e、摸耳朵:双手掌形,摸妈妈耳朵。f、亲嘴巴:双手旁按手,亲妈妈嘴巴。g、摸摸脸:双手旁按手,摇头做可爱状。(妈妈摸摸孩子的脸)3、节奏:准备位置:3、7点正步位相对,拉手准备准备节奏:(1)—(2)与家长拉手互动第一段:(1)1—8胸前击掌

(2)1—4亲吻配合亲额头5—8亲吻配合捂眼睛(3)1—4亲吻配合亲鼻子5—8亲吻配合摸耳朵(4)1—4亲吻配合亲嘴巴5—8摸摸脸第二段:(5)—(8)动作重复第一段(1)—(4)动作结束段:(9)—(10)动作和家长互动4、提示:

a、增强亲子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b、家长舞蹈的部分为迎合孩子而完成,不强调舞蹈动作,以鼓励的形式看着孩子完成舞蹈为主。5、歌词:妈妈呀我要亲亲你。

亲亲你的额头,摸摸你的眼。

亲亲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

亲亲你的嘴巴,摸摸你的脸。

MotherIwanttokissyou.

Kissyourforeheadtouchyoureyes.

Kissyournosetouchyourears.

Kissyourlipstouchyourface.

三、我来喂妈妈(亲子)(表演练习)

1、训练目的: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让孩子学会关心照顾妈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乌鸦嘴:双手五指并拢,掌根相合,右手上,左手下,呈90度角。吃食时,两手同时合上。

b、喂食:左脚上步,同时低头,旁按掌。

c、哭泣:双手团手放于眼部,轻轻转动双手。

3、节奏:

准备位置:妈妈跪坐在地上,乌鸦嘴准备。

准备节奏:

(1)—(2)宝宝从各个方向拿来食物喂妈妈。

第一段:

(1)1—8妈妈和孩子同时做飞行动作,妈妈自转,宝宝围绕妈妈转

(2)1—4妈妈和孩子拥抱安慰

5—8妈妈和孩子同时做哭泣

(3)1—2妈妈拍手,孩子点头

3—4妈妈乌鸦嘴,孩子喂食

5—6妈妈拍手两次,孩子曲膝同时双手拍翅

7—8孩子飞行,原地平脚碎步

(4)1—8动作重复(3)1—8动作

第二段:

(5)—(8)动作重复(1)—(4)动作

结束造型:妈妈与孩子相互拥抱

4、提示:

a、注意宝宝每次喂食时与家长的配合。

b、提示家长,培养孩子关心别人,学会安慰。

5、歌词:

乌鸦妈妈叫花花,乌鸦妈妈叫花花。

妈妈病了不能飞,眼里含着泪花花。

想起妈妈喂过我,拍拍翅膀飞天下。

捉来小虫我不吃,亲亲妈妈喂给她。

四、妈妈的袋袋(亲子)(跳跃练习)1、训练目的:通过正步位跳,训练膝盖和脚踝的力量。2、主要动作及要求:a、袋鼠手:双手掌形放松手,提腕至胃前。b、袋鼠跳:脚下正步位小跳配合袋鼠手。c、袋鼠的袋袋:双手扩指于小腹前轻轻拍,正步位。d、袋鼠乖乖:双手掌形曲臂收于胸前轻拍,配合右倾头,正步位。3、节奏:准备位置:孩子在前正步位做袋鼠手,家长在后扶孩子腰准备节奏:

(1)1—4保持舞姿

5—8保持准备位交替倾头

(2)1—8交替倾头第一段:(1)1—4袋鼠跳5—8袋鼠袋袋(2)1—4动作重复(1)1—4动作5—8袋鼠乖乖9—12向左回头看妈妈第二段:(3)1—8围着妈妈袋鼠跳至妈妈身后

结束段:

(4)1—12孩子从家长身后抱住家长脖子做亲密状

(5)1—7家长以不同方式抱起自己的孩子

4、提示:a、增强亲子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b、结束段提示,家长舞蹈部分主要为迎合孩子而完成,不强调舞蹈动作,以鼓励的形式看着孩子完成舞蹈为主。与孩子做出亲昵状,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c、通过引导孩子模仿袋鼠跳,增强孩子的跳跃能力。

5、歌词: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

袋袋里面有个乖乖。

哦?噢!

乖乖和妈妈相亲又相爱,

相亲又相爱,相亲又相爱!

五、我和妈妈一起飞(亲子)(手臂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柔臂练习,训练手臂的控制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单展翅:(以右为例)手臂经体侧提至正上位,眼随手动。

b、双飞翔:双臂经体侧提至正上位,眼随手动。

c、对望:(以右为例)双臂于后斜下位扩指抖手,同时前倾身,转头至4点斜上位,与家长对望。

d、围绕:在双飞翔基础上,平脚碎步与家长互动,绕着家长飞。

3、节奏:

准备位置:正步位,双手垂于体侧,体对1点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4右单展翅

5—8左单展翅

(2)1—8双飞翔

(3)1—4对望

5—8对望反面动作

(4)1—8动作重复(2)1—8动作

第二段:

(5)—(8)动作重复(1)—(4)动作

第三段:

(9)—(10)围绕

(11)1—8双飞翔至1点行进(家长跟随)

(12)1—8双飞翔至7点行进(家长跟随)

4、提示:

a、第一段动作需要家长轻托孩子大臂辅助完成,表示家长教授孩子学习飞的状态。

b、“对望”、“围绕”动作,表示家长的关爱与鼓励。

c、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让家长体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

5、歌词:

大雁飞大雁飞,天地将你拥抱,

高山美江河水,就不怕路遥遥,

太阳作罗盘,追逐着星斗,回那故乡旧巢。

家燕飞家燕飞,天地将你围绕,

高山美小河水,就不怕路遥遥,

前方有坎坷,回到故乡就好,深秋的天使啊,候鸟飞……

六、我和妈妈回家啦!(亲子)(踏步与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踏步的形式,体现节奏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火车:前平位,掌型手。

b、踏步:重拍向下,原地或行进。

c、嘟嘟:肩前团手。

d、汽恰:胸前击掌。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行进方向,小火车准备

准备节奏:

(1)—(2)小火车准备出发

第一段:

(1)—(2)小火车舞姿配合踏步行进

(3)1—4嘟嘟

5—8汽恰

(4)动作重复(3)动作

第二段:

(5)—(8)动作重复(1)—(4)动作

结束造型:

(8)9小火车舞姿

4、提示:

a、队形可按老师要求随意变化。

b、可以边唱边跳,提高舞蹈的趣味性。

5、歌词:

火车嘟嘟嘟开到哪里去嘟嘟嘟我来告诉你嘟嘟砌恰砌恰……嘟嘟砌恰砌恰……

火车嘟嘟嘟开到哪里去嘟嘟嘟快乐回家去嘟嘟砌恰砌恰……嘟嘟砌恰砌恰……恰!

七、宝宝要睡觉(亲子)(表演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模仿形象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星星:由体侧至正上位扩指抖手,平脚碎步向1点行进。

b、小花:双手掌跟相对放于下颌前如同开花状,同时曲膝。

c、飞舞:双手由体侧至正上位,手背相对,平脚碎步向1点行进。

d、睡觉:双合手于左脸旁,做出依偎在家长怀中睡觉的样子。

e、围绕:孩子围家长转时,双手于旁按手位。

f、抱抱:孩子于3点位置,抱住家长。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正步位,双手垂于体侧

准备节奏:

(1)1—8孩子保持准备位,妈妈在孩子正后方

第一段:

(1)1—4星星

5—8双手向下扣腕,同时配合交替倾头屈膝

(2)1—4右转至5点方向平脚碎步

5—8双手于体侧领起,双分手落至睡觉舞姿

第二段:

(3)1—4向1点行进飞舞

5—8小花

(4)动作重复(2)动作

第三段:

(5)1—4围绕

5—8抱抱

9—12睡觉

(6)动作重复(5)动作

结束造型:依偎在妈妈怀抱里睡觉的样子

4、提示:

a、通过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体现出彼此之间的亲情感。

b、舞蹈中,不强调家长动作的规范性,主要迎合孩子来完成,降低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抵触心理和距离感,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自信。

5、歌词:

星星在闪烁,月光柔柔照。

鸟儿不再闹,宝宝要睡觉。微风轻轻吹,花儿弯弯腰。

听着妈妈故事,宝宝要睡觉。

嗯嗯……宝宝要睡觉,嗯嗯……

八、敲小鼓(亲子)(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亲子间敲小鼓的组合形式,帮助孩子准确掌握节奏,增强对音乐反映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敲鼓:正步位,视体前。团手曲臂于体前,重拍向下,按节奏交替敲击,配合倾头。妈妈曲臂团手,双手相对于体前,形成的鼓面。

b、咚咚咚:双手掌形于体前与妈妈击掌。

3、节奏:

准备位置:妈妈交叉盘坐,孩子与妈妈高度适合

准备节奏:

(1)1—8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6敲鼓

7—8咚咚咚

(2)1—2手扶鼓面,眼视妈妈

3—6扩指曲臂收于肩前摆手

(3)—(4)动作重复(1)—(2)动作

间奏:

(5)1—8双手掌形于体前与妈妈击掌,配合倾头

第二段:

(6)—(9)动作重复(1)—(4)动作

4、提示:

a、要求孩子边唱边跳,这有助于孩子对节奏的掌握。

b、家长要积极配合孩子做出坚强的小鼓不怕疼的状态。

5、歌词:

小鼓小鼓,敲敲它,咚咚咚,它说不痛不痛。

小鼓小鼓,敲敲它,咚咚咚,它说不痛不痛。

九、不要踩小草(亲子)(跳跃练习)

1、训练目的:弹跳能力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正步位跳:双手叉腰,脚下正步位,曲膝跳跃。家长在身后扶孩子腰部。

b、小兔形象:双手剪刀手于头顶两侧,脚下正步位曲膝跳跃。

c、碎步跑:双团手曲臂收于身体两侧,视1点,脚下碎步跑。

3、节奏:

准备位置:叉腰手,正步位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4正步位跳

5—8小兔形象

(2)动作重复(1)动作

第二段:

(3)1—8碎步小跑至1点

(4)动作重复(1)动作

(5)1—4转身至5点方向碎步跑

5—8转身至1点方向碎步跑

(6)动作重复(1)动作

结束造型:小兔形象

4、提示:

a、家长辅助孩子跳跃练习,以保护为主。

5、歌词:

小兔小兔轻轻地跳,小狗小狗慢慢地跑,

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十、小朋友再见(再见曲)

1、训练目的: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再见飞吻动作:扩指曲臂收于耳旁摆手,飞吻同时曲膝至双手2、8点摊手。

b、行礼动作:双手经体前摊手至旁平位,落至正下位行礼。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为3拍)

准备位置:双手垂于体侧,正步位

准备节奏:

(1)—(4)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4)再见飞吻动作

(5)—(8)行礼动作

第二段:

(9)—(12)动作重复(1)—(8)动作

结束段:

(13)—(16)小朋友拥抱

4、提示:

a、飞吻动作要轻柔。

b、小朋友之间目光对视。

5、歌词:

GoodbyetoyouGoodbyetoyou. 

GoodbyedearchildrenGoodbyetoyou.

Goodbyetoyou Goodbyetoyou.

Goodbyeeverybody Goodbyetoyou.

幼儿园中班课程

1、新来的小朋友

2、拍拍小手

3、我的身体

4、我要自己走

5、天气真好

6、幸福每一天

7、呱呱呱

8、我有十个好朋友

9、妈妈讲的故事

10、Goodmorning

一、新来的小朋友(表现力的训练)

1、训练目的:启发孩子的表现力,让孩子学会安慰好朋友。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朋友:两人面对,双手相牵于身前摆动。

b、不哭:右倾头上身前倾,曲臂架肘,双手扩指于脸旁摆手。

c、小狗:双脚正步位蹦跳,启发孩子做出不同的小狗姿态。

d、小猫:双脚正步位蹦跳,启发孩子做出不同的小猫姿态。

e、小兔:双脚正步位蹦跳,双手曲臂剪刀手形于头两侧。

f、拥抱:两人相对拥抱在一起。

3、节奏:(3/4和4/4的变化拍子)

准备位置:两人面对面,手相牵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3)小朋友

(4)不哭

(5)—(7)小朋友

(8)不哭

第二段:

(9)1—4小狗(面向1点)

5—8小猫

(10)1—4小兔(蹦跳6次停住)

5—8小朋友(碎步向前走)

结束段:

(11)—(14)拥抱

4、提示:

a、跟歌词做动作,边唱边跳。

b、做动物造型时,强调与别人不同。

c、一段为3/4拍节奏,二段为4/4拍节奏,此歌曲为变化拍子。

5、歌词:

新来的小朋友,你不要哭。

新来的小朋友,你不要哭。

你看小狗不哭,你看小猫不哭。

小兔也不哭,不哭不哭,我们都不哭。

二、小手拍拍(方位的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拍手动作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孩子对方位有初步的认知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上拍手:抬头,双手于正上位击掌,正步位。

b、下拍手:低头,双手于正下位,身体前俯,指尖向下。正步位曲膝。

c、右拍手:右倾头,双手曲臂于右耳旁击掌。正步位曲膝。

d、左拍手:左倾头,双手曲臂于左耳旁击掌。正步位曲膝。

e、我有小手:经前平位摊手,合手收于胸前位,正步位。

3、节奏:

准备位置:双手垂于体侧,正步位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4我有小手

5—8上拍手

(2)1—4我有小手

5—8下拍手

(3)1—4我有小手

5—8右拍手

(4)1—4我有小手

5—8左怕手

第二段:

(5)—(8)动作重复(1)—(4)动作

结束造型:左拍手

4、提示:

a、方位击掌时都要把每个方位说出来。击掌方位要准确,动作一拍到位。

5、歌词:

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有小手我拍拍拍,

我有小手我拍拍拍,我有小手我拍拍拍。

三、我的身体(身体的认知)

1、训练目的:认识身体的部位的名称,训练手脚同时运动的协调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头”舞姿:双手掌形,曲臂架肘指尖点于头顶。

b、“肩”舞姿:双手掌形,曲臂架肘指尖点于肩上部。

c、“胸”舞姿:双手掌形,曲臂架肘指尖点于胸前。

d、“腰”舞姿:双手掌形,虎口张开,叉于腰间。

e、“腿”舞姿:双手掌形,放于腿前,指尖向下,直臂。

f、“膝盖”舞姿:双手掌形,曲臂架肘扶于膝盖上位,身体前倾,曲膝半蹲。

g、“小手”动作:体对1点正步位,双手扩指抖手至正上位。

h、“小脚”动作:叉腰手,正步位。(以右为例),右脚向前踏地,同时双膝微曲,收回正步位。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叉腰手,正步位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2“头”舞姿

3—4“肩”舞姿

5—8“胸”舞姿

(2)1—2“腰”舞姿

3—4“腿”舞姿

5—8“膝盖”舞姿

(3)1—4正步位配合胸前击掌

5—8“小手”动作

(4)动作重复(3)动作

第二段:

(5)—(6)动作重复(1)—(2)动作

(7)“小脚”动作

(8)原地踏步

结束段:

(9)—(10)动作重复(8)动作同时向1点行进,配合胸前击掌

4、提示:

a、在快乐中舞蹈,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5、歌词:

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

小小手小小手,小手真可爱,上面还有我的十个手指头。

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

小小脚小小脚,小脚真可爱,上面还有我的十个脚指头。

四、我要自己走(腿部力量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曲膝练习腿部力量。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赞美爸爸”动作:双团手竖拇指向上伸于前平位。

b、“赞美妈妈”动作:双团手竖拇指曲臂沉肘收至肩前位。

c、“亲亲我”动作:掌形手,轻抚脸颊。

d、“抱抱我”动作:双臂交叉于胸前。

e、“不要”动作:前平位扩指摆手,正步位原地碎步。

f、“自己走”动作:双臂交替前后摆动,配合抬腿踏步行进。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双手垂于体侧,正步位

准备节奏:

(1)—(3)1—4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2“赞美爸爸”动作配合曲膝

3—4“赞美妈妈”动作配合曲膝

5—6“亲亲我”动作配合曲膝

7—8“抱抱我”动作配合曲膝

(2)1—4“自己走”动作

5—8“不要”动作;

(3)1—4“抱抱我”动作,配合原地碎步

第二段:

(4)—(6)1—4动作重复(1)—(3)1—4动作

结束造型:保持舞姿,直膝收

4、提示:

a、自己走:一拍交替到位,身体保持直立。

b、平脚碎步:全脚着地,要求动作小而碎。

c、培养孩子不依赖父母,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5、歌词:

爸爸好妈妈好,把我亲把我抱。

我说我要自己走,不要爸爸妈妈抱。

五、天气真好(手臂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摆臂训练手臂与舞姿的协调配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随风飘舞姿:双臂于正上位,掌心相对,3、7点方向移动,双分脚与肩同宽,双腿重心随双臂摆动方向移动。

b、花儿舞姿:手腕相对,做花形手。

c、弯弯腰舞姿:叉腰手,上身向前倾。

d、蜜蜂舞姿:双臂于后斜下位扩指抖手,身体前倾。

e、蝴蝶舞姿:双臂由体侧手腕带动提至正上位,双手按原路线回落至体侧,配合脚下碎步。

f、蹦跳步:正步位原地跳。

3、节奏:

准备位置:各种植物造型

准备节奏:

(1)—(2)表现各种植物以不同方式生长的样子

第一段:

(1)1—4随风飘舞姿

5—8花儿舞姿

(2)1—4动作重复(1)1—4动作

5—8弯弯腰舞姿

(3)1—4动作重复(1)1—4动作

5—8蜜蜂舞姿

(4)1—4动作重复(1)1—4动作

5—8蹦跳步

第二段:

(5)—(8)动作重复(1)—(4)动作

第三段:

(9)1—6蝴蝶舞姿

结束造型:

7—8各种植物造型

4、提示:

a、前奏动作要做出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

b、结束造型回到各种植物的长大状态。

5、歌词: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

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

小白兔儿一蹦一跳又一跳。

六、幸福每一天(体态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小公主的形象,训练学生上身挺拔的体态。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公主舞姿:双臂于体侧架起点至肩上。

b、魔法棒舞姿:双团手,右手包左手,收于胸前位。

c、行礼:正步位曲膝,上身直立,微微低头。

d、碎步横移:(以右为例)平脚碎步,向3点方向保持舞姿移动。

3、节奏:

准备位置:小七位手,正步位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2小公主舞姿

3—4小七位手

5—6右倾头

7—8左倾头

(2)1—2魔法棒

3—4保持舞姿落至前斜下位,曲膝半蹲

5—8外划手经体侧落至小七位手

(3)—(4)动作重复(1)—(2)动作

第二段:

(5)1—2右脚向1点上步,左脚跟至正步位

3—4左脚向1点上步,右脚跟至正步位

5—6行礼

7—8收至准备位

(6)1—2碎步横移

3—4曲膝半蹲,右倾头

5—8动作重复(6)1—4反面动作

(7)—(8)动作重复(5)—(6)动作

结束动作:

(8)9—12慢慢收至准备位

(9)1—12小公主造型

4、提示:

a、保持直立体态,做自信的小公主。

5、歌词:

粉红色的裙,转呀转呀转,我的魔法默念心间。优雅的画面,追着风儿连,连成我美丽的圈。一步两步,旋转的公主,轻轻的跳舞,最浪漫的起伏。笑脸瞬间,如花般亲切,甜在你们身边,让幸福在每一天!

七、呱呱呱(腿部力量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形象,锻炼孩子腿部肌肉和弹跳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青蛙:大八字位半蹲,扩指上折臂架于体侧。

b、青蛙跳:保持“小青蛙”舞姿,大八字位双脚同时跳起,不要求高度,保持舞姿。

节奏:

准备位置:正步位,叉腰手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2右脚向3点方向跨出保持小青蛙舞姿

3—4收回正步位

5—8动作重复(1)1—4反面动作

(2)1—2青蛙跳

3—4收回正步位

5—8动作重复(2)1—4动作

间奏:

(3)1—4保持准备动作

第二段:

(4)—(5)动作重复(1)—(2)动作

结束段:

(6)—(7)小青蛙自由跳跃,青蛙造型结束

4、提示:

a、“青蛙跳”以模仿形象为主,表现出池塘里小青蛙不同的跳跃状态。

b、结束段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小青蛙在不同空间,姿态各异的跳跃状态。

5、歌词:

我去问问青蛙,你究竟住在哪?请你向我回答,不要呱呱呱呱。

河里我能游泳,岸上我能奔爬,水路任我来往,两处都是我家。

八、我有十个好朋友(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形象性模仿,手脚配合,达到节奏同步的要求。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强壮舞姿:团手上折臂架于体侧。

b、踏步动作:(以右为例)向3点方向平踏步,第4拍配合右倾头,双手随节奏上下动律。

c、拍鼓舞姿:双手扩指于胸前位架肘,第4拍配合右倾头,双手随节奏上下动律。

3、节奏:

准备位置:强壮舞姿,正步位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4强壮舞姿配合踏步动作

5—8动作重复(1)1—4反面动作

(2)模仿印第安小朋友快乐舞蹈的状态

(3)1—4拍鼓舞姿配合他不动作

5—8动作重复(3)1—4反面动作

(4)模仿印第安小朋友快乐舞蹈的状态

第二段:

(5)—(8)动作重复(1)—(4)动作

结束造型:扮演印第安小朋友的造型

4、提示:

a、手脚动律的统一配合。

b、调动课堂气氛,使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孩子在不同国度快乐舞蹈。

5、歌词:

一个两个三个小朋友,四个五个六个小朋友,

七个八个九个小朋友,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九、妈妈讲的故事(表演练习)

1、训练目的:通过各种舞蹈形象,体现孩子的表现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房子舞姿:掌形手于正上位曲臂,指尖相对。

b、窗户舞姿:双手掌形,上折臂,手心相对

c、擦汗舞姿:(以右为例),左手旁按手,右手额前擦汗,同时半蹲。

d、黑夜舞姿:双手掌形于体前收至下颌处。

e、睡觉舞姿:双合手至右耳旁,右倾头。

f、听故事舞姿:(以右为例),体侧领手,经正上位落至胸前双搭肘,右手点太阳穴,配合曲膝。

3、节奏:

准备位置:旁按手,正步位

准备节奏:

(1)—(2)保持准备动作

(3)1—4保持准备动作

第一段:

(1)1—2房子舞姿同时屈膝

3—4双手旁按手同时低头

5—6窗户舞姿同时屈膝

7—8黑夜舞姿同时曲膝

(2)1—4双手经1点方向推至旁平位同时碎步行进

5—8睡觉舞姿同时屈膝

(3)1—4擦汗舞姿

5—8反面动作

(4)1—8动作重复(2)1—8动作

(5)1—4双飞手,配合平脚碎步向3点移动

5—8双立掌摆手

(6)1—4听故事舞姿转至2点方向

5—8保持舞姿同时曲膝

(7)—(8)动作重复(5)—(6)反面动作

结束段:

(9)—(10)胸前双搭肘,双分腿摆动

(11)1—4不同睡觉舞姿

4提示:

a、表演舞段时,孩子表现出对家长的期盼。

b、希望每一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期能够多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fz/95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