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RECOMMEND
评分:9.1
剧情简介:
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抚养他。
制片地区:黎巴嫩,法国,美国
导演:娜丁·拉巴基
制片人:MichelMerkt
类型:剧情,战争,亲情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时长:分钟
播放源:优酷、腾讯
获奖记录:
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年,第24届评论家选择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年5月,第71届戛纳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获奖)
评审团大奖(获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创作背景:
影片的片名“Capharnaum”译名“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是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于此,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导演娜丁·拉巴基将该片介于纪录片与小说之间。为了让观众意识到这个残酷的现实和所讲电影故事的真实性,导演娜丁·拉巴基选择一批真实生活在难民区的人出演影片,要求演员必须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影片中的赞恩饰演者并不是职业演员,而是真实的叙利亚难民。被导演发掘时,当时12岁左右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WORLDBOOKDAY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幕后制作:
《何以为家》制作时间长达五年多,前期三年光是实际调查就进行了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剧本逐渐形成,更启用真实生活在影片背景中的人担任演员,真是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在完成六个月的拍摄后,最终得到了超过个小时的素材,后期剪辑又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版海报上的一句宣传语非常引人注目: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赞恩
在法庭上,赞恩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电影的意义,导演说:
“我不想天真地说电影可以改变世界,但如果它可以改变你看待这些孩子的态度、或是你看待你自己生活的态度,那么它至少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你。当千千万万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时,真正的改变才会开始发生。”
其实各种问题,在电影所描绘的叙利亚以及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里广泛存在着,无数人都苟活在阴影之下。
而出现这些问题是原因是:
1.叙利亚内战爆发导致了大量人口涌入约旦、黎巴嫩、土耳其等邻国。但联合国难民署无法安置如此多的难民,于是很多无法通过正规流程申请去欧洲等地的难民,只能通过偷渡、无身份等方式苟且为生。
2.生育率极高、失业率极高
3.童婚和家暴问题
在剧最令人欣慰的地方是最后,赞恩笑了,因为他可以得到一张印着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部分网友在看了这部电影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其实对于普通的个人来说,除了“献上绵薄之力”,最标准的回答是同情,是对真正边缘的人产生共情。但是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东西。
在生活中对于有需要的人我们有能力就出手帮助,没法帮助不要拿同情当自我感动的资本,不要扩大同情的作用,要认真的了解边缘生活和其他人的生存方式,尊重他们,并在日后碰到的时候认出他们,保持敬畏,无法帮助就不要打扰,不要多说。
推
荐
歌
曲
“愿所有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微电影社文案:李晓雅、唐蕊
编辑:顾祖乂
排版:丁宇欣、汪诗雨
指导老师:张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