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古代农民想成为学霸太难了,看他们刻苦的样


市农工商,在古代这样的阶级观念,使得很多人都走上了读书这条道路。十年寒窗无人问,可想而知,寒门学子,在古代,想要靠着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当时人们读书求学,并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事情。很多人家里别说书本了,就连写字的纸都没有,而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那些读书人,那些爱好学习的巨无霸又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萤映雪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成语其实是来自于两个历史人物。囊萤的主人公,是晋代时期的车胤,当时他们家生活非常的贫穷,穷的连油灯都用不起。可是车胤呢,我们的主人公又是一个十分好学的孩子,总是想要读书学习,这可怎么办呢?白天要干活,晚上天黑了又看不见。直到有一次,车胤在夏天的晚上发现了萤火虫这个好宝贝。对很多孩子来说,看到萤火虫想到的就是玩,而车胤不同,他将萤火虫收集起来,变成了一盏生物灯,用来看书学习,后来车胤成为了一个博学多通的人物。

映雪的故事和囊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因为看书却没有光的问题,这可把主人公难为坏了,古人智慧的还是伟大的,突然有一天,映雪急中生智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映雪的故事同样也发生在晋代,孙康从小也是爱好学习,不过和车胤一样,受制与家中的经济困难,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看书。然而,孙康有一次在冬天的半夜醒来,恍惚看到从窗户外面透进来了一些亮光,孙康非常高兴,想到有这些亮光就可以看书学习了,于是赶紧跑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下雪了。之后,只要是下雪了,孙康就会拿出书,跑到院子里面学习,即使身体都冻僵了也无所谓,活动活动继续学习。就是因为这种不怕苦,热衷学习的精神,让孙康也成为了一个饱学之士。

车胤和孙康在学习中面对的困难是没有灯光照亮,而汉献帝时期的董遇,确实因为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读书。汉献帝时期,也不是什么太平年代,因为有人作乱的原因,董遇生活的地方,人们都没有办法好好生活,更不要说是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学习了。而董遇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也没有任何的好办法,只好和哥哥一起去投奔一个朋友。而在去投奔朋友的过程中,两个人总是要吃饭生存的啊,所以,为了能够维持两个人的生活,董遇就和他的哥哥,一起去山上砍柴,然后将这些柴卖掉,来换些银两,好用来买一些衣服和食物。和哥哥不同的是,董遇在砍柴的过程中,总是会找时间读书,随身都会带着书本,只要有时间就要读书,哥哥还经常嘲笑董遇。不过,董遇的意志非常坚定,不管哥哥如何嘲笑也从不动摇。最终,董遇靠着自学,成为了一个有着很多知识的人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113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