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个摊位用巾帼专属粉色装扮,一一排开。12月的北京路又多了一处风景。潮州汇馆的主理人“瑶姐”正在“文化传承巾帼助力”的志愿服务队摊位上带市民体验潮绣文化;隔壁的红棉暖心服务队项目创始人、“中国好人”陈晓霞正在向市民介绍志愿服务项目……热闹的北京路染上一层“粉色”。这是“花城有爱她服务—巾帼志愿在身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州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上的一幕。
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广州市妇联和越秀区妇联、广州市妇儿发展中心、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等单位凝聚巾帼志愿力量,在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举办系列活动。同时,现场还正式启动了寻找年度广州“最美巾帼志愿者”“最佳巾帼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活动。
以党建带妇建,围绕妇女儿童和家庭所忧所急所盼,广州市妇联精心设计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使巾帼志愿服务成为了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
领风气之先,志愿之城的“半边天”力量
在车流人流穿梭的北京路,新大新大楼上,弧形大屏开始倒计时,“5、4、3、2、1!”寻找年度广州“最美巾帼志愿者”“最佳巾帼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字样在高楼屏幕上亮起。映衬着千年古道,这是广州作为志愿之城,得风气之先的生动写照。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有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有着“志愿之城”的美誉。
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从新生到壮大、从单一到多元,逐渐成为妇女群众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妇联志愿服务项目。
广州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妇联在国际志愿者日推出巾帼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希望让更多市民尤其妇女群众了解并参与到巾帼志愿服务中来,也希望通过寻找发掘最美志愿者、成立家庭志愿服务队等创新做法,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鼓励和引导更多妇女群众参与并引导更多家庭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志愿服务,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广州全市巾帼志愿者共计超过万人,在全市注册志愿者中占比超过50%。巾帼志愿服务队支,巾帼志愿服务阵地个,年至今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场数场,服务人数.5万人次,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成为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州5A级社会组织,全市巾帼志愿服务总体呈现出巾帼志愿服务发展有平台、有阵地、有队伍、有项目、有品牌、有机制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了广州市志愿服务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悉,年度广州“最美巾帼志愿者”从即日起报名,截止报名日期为年12月31日17:00前,可通过
默默温暖羊城,热心“走出去”
“这样叠可以让衣物在柜子里占的空间更小,也更不容易变形。”在广州市家庭服务联合会的“女性赋能就业提升”展位上,几名市民正在体验家政人员技能培训内容。“以前觉得做家政就是打扫卫生,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体验过收纳培训的陈先生说。
就在家政服务培训展位的不远处,“关爱妇儿护苗成长”的展位上,“萤火虫行动”——关爱单亲困境母亲家庭巾帼志愿服务项目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了解到巾帼志愿者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作出的探索。
十个展位,十大主题的巾帼志愿服务展,呈现广州巾帼志愿服务在党建引领、关爱妇儿、维权服务、就业培训、家政服务、助老扶小、乡村振兴与东西部协作发展、文化传承、女性帮扶与成长等方面的特色品牌服务,成为北京路现场一道亮丽风景线。
“平时我也经常看到她们穿着马甲来社区办活动,没有机会仔细了解,今天我一个一个都看了,原来这么多志愿服务都是巾帼志愿服务队来负责开展的,很感谢她们。”家住长胜里附近的居民沈阿姨说,“说不定等退休了我也加入她们,做点小事,帮助大家。”
默默奉献,助老扶小,点点滴滴都让人暖心,因为有这些点滴,才汇聚成大爱温暖这座城市。
涓涓善意不仅在羊城汇集,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广州市巾帼志愿服务也将服务送到对口帮扶的乡村,助力贵州毕节、黔南、安顺等妇女群众脱贫致富。
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妇女之家以巾帼力量助推东西部地区妇女创业就业和“妇”字号产品线下销售等,带动巾帼产品销售和妇女增收,为东西部协作贡献巾帼力量。此外,通过实实在在的家政培训,为她们“赋能”帮扶,让农村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凭借传统手艺就近实现脱贫致富,帮助她们实现“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深入城乡社区,圆梦“微心愿”
越秀区妇女儿童发展促进会认领一个拉杆箱、越秀区巾帼志愿服务队认领一盏台灯、巾帼志愿者认领一双蓝色运动鞋……活动现场的“微心愿”墙引来不少市民
现场,省妇联副主席罗敏、市妇联主席龚红、越秀区副区长王咏赋、市民政局慈善社工处处长丁锋、越秀区妇联主席王燕玲等和巾帼志愿者们一起,现场入户到北京街社区居民家中为他们送去“微心愿”。
在北京街凌女士家,巾帼志愿者们为她们带来了一套儿童绘画套装和一套家用多功能电磁炉,这让凌女士和女儿非常开心。
因为自身患病、丈夫去世、没有固定工作又独自照顾女儿等情况生活很困难,凌女士一直期待有一个便利的炉具,女儿则期待能有一套画画用具。当收到省、市妇联和越秀区妇联送来“微心愿”物品,凌女士很感动,她说,感谢妇联和巾帼志愿者的帮助,让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更加方便,女儿也会很开心。
随后,巾帼志愿者们来到严女士家中送上“微心愿”物品智能破壁料理机和台灯。在丈夫患尿毒症去世后,严女士靠打散工抚养正在读小学的儿子,生活十分艰难。严女士手捧着崭新的破壁机和台灯十分感激。现场,巾帼志愿者们还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潮州刺绣作品一同送到凌女士和严女士家中,向她们表达关心关爱,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娘家人”的温暖。
不止是严女士、凌女士两个家庭圆梦“微心愿”,越秀区妇联、越秀区妇女儿童发展促进会自年积极搭建爱心圆梦平台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越秀区孤困儿童“微心愿”征集认领活动,共认领兑现户孤困家庭小朋友“微心愿”,今年继续新认领了36户困难家庭代表“微心愿”。下一步还将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女性公益力行动,关爱帮扶单亲困难母亲、自闭症儿童等弱势妇女儿童。
声音:
一件“粉马甲”,守护十几载
提到“粉马甲”您会想到什么?她们是广州这座志愿之城里不可或缺的“半边天”,她们是身穿“粉马甲”的广州巾帼志愿服务者。
也许你在街头巷尾看见过她们的身影,也许你在困难时刻接受过“粉马甲”的帮助,您是否知道一件“粉马甲”能够支撑一个志愿服务走过十几年。
“中国好人”、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州市最美巾帼志愿者、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红棉暖心服务队队长陈晓霞就是其中之一。
从年开始服务社区,陈晓霞凝聚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姐妹和群众,为继续做好志愿服务,自发自费创立了红棉关爱——暖心行动项目,该项目定位雪中送炭,致力于服务社区自闭、失独、残障、单亲妈妈、高龄孤寡等特殊困难群体。
她们挽救了失独家庭婚姻和抑郁轻生的长者生命,帮助抑郁长者走出阴霾重新融入社会;赋能拓能重塑特群价值,改变特群人生,帮助特群实现灵活就业;引导受助者转为助人者参与公益,最大限度弘扬正能量。
陈晓霞个人及项目、团队获评“中国好人”、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首批百佳团队、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第二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服务群众)十佳案例银奖等荣誉50项(其中:国家及省级荣誉14项),创18个市直唯一。
8年来,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心理疏导、家居微改造、特教课堂等场次服务,打造逆行守护特群、暖心惠民坊、星伴成长等多个特色服务品牌,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服务,影响并带动1.3万人次参与,服务覆盖全市个社区,惠及市民群众和特群7.3万人次。
相关阅读:
大小齐参与,儿童更友好,广州“小脚丫”家庭志愿服务队成立
马艺天
穗傅萱
马艺天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nj/1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