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课本趣游“荆斗云”
线上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到达现场领取课本(须游线盖章)
在胡斗村看钱江潮
学习渔盐文化、地理知识并盖章
在大荆村学习防护林知识并盖章
在云龙村学习蚕桑知识、体验手工扎染
领略丝织技艺非遗文化,并盖章
集满章后领取礼品一份,
现场画蚕茧、蚕匾画……
签到时间:8月31日8:30
集合地点:三合园
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周王庙,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小小荆斗云”,大家可以叫我小小。
今天就由我带着大家游览我们周王庙镇“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
我们“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其实由三个村组成,分别是荆山村、胡斗村和云龙村。三个村各取一个字,因此成了“荆斗云”。
这三个村都在翁金线附近,面向钱塘江,有着大江大河的开阔,更有着小桥流水的风情,也是我们周王庙乡村旅游打造的重点。
三个村都各有什么好玩的呢?
就让“小小”带着大家先睹为快。
01
首先来到云龙村
云龙村村域面积3.94平方公里,总人口人。这里是一个被誉为“金龙降落的地方”,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上世纪70-80年代,云龙村曾是全国有名的传统蚕桑生产基地,三次受到国务院嘉奖。
年,蚕桑生产民俗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代表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云龙村需要跟着小小打卡的地方:
云龙记忆馆
记忆馆投资多万元,占地面积多平方米,于年建成,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主题,是展示云龙村悠久的蚕桑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其中“过去”就是把云龙的历史充分体现,“现在”是集中展示现代种桑、养蚕乡风民俗,“未来”就是把蚕桑产品开发利用。在这里,大家可以集中了解云龙村养蚕的辉煌历史,同时了解各种蚕桑制品,是一座有关蚕桑文化的宝库。
生态农业体验馆
这里一共分为两层,一楼是乡村旅游配套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接待游客,登记吃住等服务。馆内设销售展示区,有特色农产品、扎染蜡染等真丝产品及特色产品。体验馆内部是植物染手工坊,设计各种个性化扎染产品。二楼是手工体验区,设有培训室和展示区,供游客体验蚕茧画、蚕扁画等项目。
蚕俗文化园
蚕俗文化园建于年,共计建筑面积余㎡,园内有70年以上的老桑树多棵。这里以蚕俗文化建筑为主体,建有蚕花堂、大戏台、五圣亭、土丝坊等仿古建筑,室外还有果桑园、水车湾等。在这里,大家可以了解过去的缫丝、织布工具,全面了解蚕桑制品的产生过程,是了解传统桑蚕生产技艺的好地方。
0
下一站,荆山村
荆山村座落于周王庙镇南侧,南接钱塘江,北连石井村,东临盐官度假区,西靠本镇胡斗村。全村共有居民多户,总人口8多人,村庄区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粮食和蚕桑为主体。
在荆山村需要跟着小小打卡的地方:
荆山村海塘防护林
荆山村海塘防护林长约4.8公里,构成沿江百亩生态森林公园。未来,这里将依托盐官古城、观潮景区,培育湖塘风情、农耕体验、旅游服务、钱江观潮四大旅游产品。
03
最后是胡斗村
胡斗村位于周王庙镇西南角,翁金线由东向西贯穿村里,目前有1个组,现有居民多人。
在胡斗村需要跟着小小打卡的地方:
萤火虫基地
胡斗村夹塘景区是周王庙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沿着村口进入,就会看到居民门口整洁干净,绿植郁郁葱葱。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萤火虫基地。这里也是村里生态环境好转的证明。过去这里同样是脏乱差典型,但随着绿植覆盖率提高,环境变美,越来越多萤火虫喜欢在这里聚集。如果你晚上来到这里,会发现草丛里萤火飞舞,如星光点点,美轮美奂。
盐文化场景小公园
夹塘内的盐文化场景小公园也是胡斗村美丽乡村的亮点。这里与胡斗村历史悠久的盐文化有关。在胡斗村,以前夹塘内的村民多以制盐为生。所以在这里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再现当时制盐的场景。
渔火钱塘美食街
在我们胡斗村,居民历来有打渔的传统。钱塘江这一带咸水、淡水交汇,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饭店主要的特色菜肴有葱花鲻鱼、酱蒸海鳗、清燉白鲈、霉菜鱽鱼等一些特色江鲜餐饮,味道十分鲜美。围绕渔文化,如今胡斗村正打造渔火钱塘美食街,为大家带来各种江鲜美味。今后这里开发的商品都会在美食街上售卖。欢迎大家经常来这里品尝美味。
游览了三个村,小朋友们是否对我们周王庙更加了解了呢?
完成打卡后,大家可以到胡斗村旅游服务中心领取小礼品一份。
今后欢迎大家来我们“荆斗云”乡村旅游综合体走走看看,小小也会在这里等待大家。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