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王毅重磅发声这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am


王毅重磅发声:这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

8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历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失败阐述中方立场。

“对华接触政策失败论”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王毅表示,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建交40多年来,经过双方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这些都是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的事实。40多年后的今天,中美在社会制度等很多方面仍然完全不同,但这种不同过去、今天和将来都不会也不应影响两国继续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双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变对方,而是都应尊重对方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适合中国,同时也惠及这个世界。中国一定会继续按照中国人民的愿望,不断发展进步并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任何人试图阻挡或者改变这一进程,不仅是自不量力,而且是自寻烦恼。中美应以合作而不是脱钩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王毅表示,中美合作从来都不是一方给另一方的恩赐,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剥夺,中美双方从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吃亏、谁占谁便宜的问题。长期以来,中美两国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形成相互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中国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开放合作,同样,中国的不断成长也反过来为美国等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真像某些人所说,中美之间的合作是不公平、不对等的,这种状况怎能持续几十年之久?中美关系怎能发展到今天的这种深度和广度?当然,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在创造发展红利的同时,也会给各自的经济结构和利益分配带来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自身改革来加以调整,而不是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不是一味把责任归咎于别人,甚至指望通过所谓“脱钩”来解决问题。王毅表示,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中方一向主张,中美两国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必要相互排斥,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成就。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受疫情严重冲击,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理应坚持平等互惠,以合作而不是脱钩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为这个世界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中方将以冷静和理智来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王毅表示,当代国际关系中,对话是解决分歧的明智选择,是建立互信的正确途径。要对话不要对抗,不仅是中方的立场,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中美作为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各异的两个大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关切,这很正常。关键是任何时候都不应单方面关上对话的大门,任由分歧、误判甚至对抗来主导两国关系。中方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我们愿意堂堂正正地与美方开展坦率有效的沟通,准备以冷静和理智来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我们随时可以与美方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还提出可以梳理制定关于合作、对话、管控分歧的三个清单,并为下步交流确定路线图。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敦促美国放下傲慢和偏见,通过平等和建设性对话,缓解当前的紧张局面,回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这才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方坚决反对人为制造所谓“新冷战”王毅表示,当前,美国国内一部分政治势力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仇视,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编造各种谎言恶意抹黑中国,制造各种借口阻挠中美之间的正常往来。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复活麦卡锡主义的幽灵,破坏中美之间的联系,煽动两国民意的对立,损害两国互信的根基,从而把中美再次拖进冲突与对抗,把世界重新推入动荡与分裂。中方不会让这样的阴谋得逞。我们坚决反对人为制造所谓“新冷战”,因为这完全违背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背离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如果谁要在21世纪的今天挑起所谓“新冷战”,那他就站到了历史前进的对立面,就是国际合作的最大破坏者,就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王毅说,今天的中国并不是当年的苏联,我们更无意去做第二个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持之以恒做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粗暴干涉香港事务才是破坏“一国两制”王毅表示,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不干涉内政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别国肆意破坏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立法是一国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各国的普遍法律实践。制定香港国安法弥补了香港长期以来存在的法律漏洞,有利于使“一国两制”方针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有利于保障香港的长治久安。数百万香港市民自发签名力挺国安法,说明香港民众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说明制定国安法深得人心,势在必行。“一国两制”是中国的既定国策,维护好、发展好“一国两制”,靠的是祖国内地的鼎力支持,靠的是更加完备的法律环境,靠的是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粗暴干涉香港事务的言行恰恰是在破坏“一国两制”的健康运行,必将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所有炎黄子孙的坚决抵制。发动“外交战”暴露美国缺乏自信王毅表示,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之后中方在美国开设的第一个总领馆,一直都是中美友好的重要象征。关闭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总领馆,就相当于关闭了一扇中美两国人民相互沟通了解的窗口,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和民间友好都造成了损害。而且美方所罗列的所有理由都是欲加之罪,信口雌黄,没有一条能拿得出证据,经得起检验。对于美方的蛮横无理,中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我们的反制措施合情、合理、合法,也完全符合外交惯例。中方没有意愿也没有兴趣与美方打什么“外交战”,因为这只会对两国人民的利益造成更多损害。发动“外交战”也并不证明美国的强大,反而暴露出美国越来越缺乏自信。如果美方还要一错再错,那中方必将奉陪到底。美国没有资格打造“清洁国家联盟”王毅表示,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情况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不择手段地围堵打压中国一家民营企业,演绎了一场教科书式的霸凌。任何人都一目了然,美国的目的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科技垄断地位,剥夺其他国家的正当发展权利。这种毫不加掩饰的霸道,不仅破坏了公平的国际贸易规则,也损害了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美国并没有资格打造什么“清洁国家联盟”,因为它自己早已满身污迹。美国在全世界窃听、监控其他国家的不良行径已是世人皆知。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维护公平、公正、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让安全、可靠、优质的信息技术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新的动力。希望美国也能改变狭隘自私的心态,重回开放与合作的正道。南海不能成为国际政治的角斗场王毅表示,最近美国在南海不断挑事:一是违背多年来不选边站队的承诺,公然介入南海领土主权争议。二是不断加大和炫耀在南海军事存在,仅今年上半年美国军机在南海的活动就多达多次。三是大肆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干扰“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美方的目的就是要把南海搞乱,把地区国家绑上美国战车,从而服务于其国内政治和地缘战略。地区国家都要提高警觉,不能让美方肆意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成果。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不能成为国际政治的角斗场。事实已经证明,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才是最符合地区国家利益的正道,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是地区国家共同的任务。当前形势下,中方建议排除一切干扰,尽快重启“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争取早日达成这一有利于维护南海长治久安的地区规则。同时,中国也愿继续同沿岸国加强海上合作,深化安全互信,推动共同开发,真正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奉劝美方放弃注定失败的干涉主义王毅表示,美国国内总有一股势力,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遏制中国,搞乱中国。明年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奋斗彪炳史册,是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是历史的阅卷人。中国的制度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近年来,不少国际机构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超过九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关系如同鱼和水一样交融,如同大地与种子一样共生,试图割裂和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就是与14亿中国人民为敌。王毅说,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强大自信,同时我们尊重世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无意同任何国家进行制度竞争,无意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我们希望美方也能尊重中国的社会制度,尊重中国人民的选择,放弃注定失败的干涉主义。反对煽动对抗制造分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毅表示,煽动对抗、制造分裂的行径历史上并不罕见,但最终无一不被人们所唾弃。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竟然又有人跳出来想拉下新的铁幕、制造新的分裂,这是公然蔑视人类的进步和智慧,也是公然大开历史的倒车,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与大多数国家愿望背道而驰,当然不得人心,注定应者寥寥。中国是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中打破专制、赢得自由的国家。自由、民主、法治早已写入中国的宪法,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深知,自由不是放任,科学理性、法律秩序以及国际规则都是自由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合”的国家,认为“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中方一贯反对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的危险做法。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就是为了超越不同制度的分歧,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形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中方将为实现这一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单边霸凌是当前国际秩序面临的现实挑战王毅表示,当前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面临的现实挑战是,美国作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却将本国优先作为行事标准,把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推行到极致,不惜抛弃国际责任和多边规则,甚至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刻,无理攻击并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本届美国政府退出的国际条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以往任何一届政府,成为现行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坚定维护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我们将坚持自身和平发展载入宪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做出这一庄重承诺的国家。我们将继续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走下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做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王毅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75周年,我们不能任由国际体系再被轻易破坏,不能再让这个世界重陷分裂。中国是首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我们加入了几乎所有国际条约和协议,忠实履行着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在攸关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头,我们将继续坚定捍卫和践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必要为中美关系树立清晰框架王毅表示,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我们也做好了中美关系爬坡过坎、经历风雨的准备。从根本上讲,美国寻求将中国打造成对手是严重战略误判,是把自身战略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中方始终愿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与美方共同构建一个协调、合作、稳定的中美关系。同时,我们也必将坚定捍卫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因为这是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美国应当履行《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各国主权平等原则,学会并适应与不同制度、不同文明和平共存,接受世界走向多极化的现实。面对中美关系建交以来的最复杂局面,我们有必要为中美关系树立清晰框架:一要明确底线,避免对抗。中美关系要健康发展,关键是坚持相互尊重。中国从来无意也不会干涉美国的大选和内政,美国也应该丢掉按自己的需要改造中国的幻想,停止对中国内部事务的无理干涉,停止对中国正当权益的蛮横打压。二要畅通渠道,坦诚对话。对话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对话,问题只会越积越多,甚至导致失控。中方对话的大门是敞开的,我们愿秉持平等开放态度同美方沟通交流,恢复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三要拒绝脱钩,保持合作。中美利益已深度交融,强行脱钩将使两国关系受到长远冲击,危及国际产业链安全和各国利益。疫情当前,我们愿与美方在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相互借鉴和分享抗疫经验,共同参与和推动全球抗疫多边合作。

四要放弃零和,共担责任。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几乎所有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离不开中美以及世界各国的协调应对。中美双方应当秉持人类情怀,履行大国责任,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开展必要协调合作,共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严正交涉!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亚历克斯·阿扎(AlexAzar)计划访问台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官方往来,这一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已就此在北京和华盛顿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汪文斌称,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一切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向“ ”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免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

汪文斌称,我要强调的是,一个中国原则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任何无视、否定或者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企图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多人死伤,黎巴嫩首都进入紧急状态!中国救援队来了

黎巴嫩政府5日宣布,即日起在首都贝鲁特实施紧急状态,为期两周。

8月5日,一架军方直升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灭火。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黎巴嫩政府当天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贝鲁特为受灾城市,在贝鲁特实施为期两周的紧急状态,由军方监督实施。政府同时敦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救助灾民,包括向无家可归者开放学校、酒店等场所,并确保民生物资供应等。

  

黎巴嫩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当天晚些时候说,4日发生的爆炸已经造成人死亡、大约人受伤,另有数十人依然下落不明。

这是8月5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拍摄的在爆炸中受损的车辆。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黎巴嫩政府当天同意把贝鲁特港自年以来所有监管和守卫仓库的港口官员进行软禁,以便展开调查。这些人员数量和名单暂不清楚。

黎总理哈桑·迪亚卜说,对爆炸展开调查是当前第一要务,应尽快取得结果。黎巴嫩内政部长穆罕默德·法赫米表示,调查将耗时5天,调查结果将是“透明的”。

8月5日,一名军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爆炸过后搜救时展示废墟中的一张儿童照片。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5日是黎巴嫩全国哀悼日,黎巴嫩所有政府机构降半旗志哀。

  

包括法国、卡塔尔、伊朗、塞浦路斯、科威特、俄罗斯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宣布向黎巴嫩提供医疗和人道援助。法国两架军机搭载55人和大约15吨仪器装备以及一个移动医疗中心,于5日抵达贝鲁特机场;卡塔尔一架运载医疗物资的飞机当天也飞抵贝鲁特;伊朗、塞浦路斯向黎巴嫩派遣了医疗队或搜救队。

  

当地时间4日18时10分左右,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爆炸具体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多名黎巴嫩官员提及,有大约吨硝酸铵自年起便存放在贝鲁特港口区仓库内。

8月5日,军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爆炸过后的废墟中展开搜救。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一名中国公民在黎巴嫩首都港口区爆炸中受轻伤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5日证实,一名中国公民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爆炸中受轻伤。

  

使馆方面说,伤者是一名在黎中资企业员工,被碎玻璃划伤,目前已接受救治。

这是8月5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拍摄的在爆炸中受损的建筑物。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将为贝鲁特提供医疗救助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4日傍晚发生爆炸不久后,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接到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司令部通知,将抽调其医疗力量为贝鲁特提供医疗救助。

据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介绍,接到通知后,分队抽调来自外科、内科、烧伤科、麻醉科等领域的9名医护人员组成“贝鲁特爆炸”应急医疗分队。应急分队将携带药物、耗材、防护用品等物资前往贝鲁特。现阶段,分队人员、车辆、物资已准备就绪。

中国第18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由30名官兵组成,目前正值轮换期间,其中15人已于7月28日回国。按照计划,剩余15人将于本月18日启程回国。中国第19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15人于7月28日抵达黎巴嫩,因新冠疫情目前正在隔离中。

全国立即整治!

8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部署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会议指出,我国是世界化工大国,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码头、仓库、堆场和危化品运输车、运输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风险不断增加。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会议要求,以港口、码头、物流仓库、化工园区等为重点,立即开展全国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

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储存环节降温、通风、远离火种等措施,严禁超量、超品种储存和相互禁忌物质混放混存,确保有关冷却喷淋、监测报警、消防系统等装置设施完好有效。

交通运输部门和各级海关要组织对所有涉及危化品的港口、库(堆)场、码头进行排查,依法处罚安全条件不合格、超量储存、违规混存等行为,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工信、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查处非法生产、储存、使用硝酸铵等民用爆炸物品行为,落实销售、购买许可审批和流向信息登记制度。

生态环境部门要深入开展危险废物安全排查,切实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各地区要对所有硝酸铵等爆炸危险性物品的储存场所开展定量风险评估,组织有经验的行家专家深入一线指导服务、明查暗访,真正深入查具体查。会议指出,每一起事故教训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但一些重特大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往往“束之高阁”,要深入开展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回头看”,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要强化问效问责,对整改措施不落实、重大问题悬而不决、重大风险隐患拖延不改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责任。每年8月份是重特大事故发生相对集中的月份。应急管理部前期已组织多个督导检查组赴危化品各重点地区明查暗访,对余家危化品企业、2.2万余处重大危险源开展了专项检查督导。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荆楚网应急管理部新闻联播

图文编辑:可可客服: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48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