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能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疫情防控期间,在家闭关,百无聊赖,心情郁闷,只好想着观赏电影消遣消遣。动机单纯,只想“杀死时间”,却事与愿违。观看电影《何以为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原本就沉重的心情更加沉重,像被一块石头压着,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看完感慨颇深,不吐不快。电影的英文名叫Camernaum(直译迦百农),是圣经新约里的一个犹太城,曾无比繁华,也曾是耶稣曾经传道的地方,是耶稣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人不愿意相信耶稣并将其赶出城外。之后,这座城因耶稣的预言应验而毁灭,变成一座废墟,成了“被上帝遗弃的城”。迦百农意味着“失序”和“混乱”,像电影里赞恩一样,过着仿佛被上帝遗弃的生活。不得不说,相比中文译名,英文名更有深意。主人公赞恩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演员是导演从难民孩子中挑选的),为了躲避战乱,他跟随父母从叙利亚逃到黎巴嫩,没有合法的身份证件,每天生活在暴力、虐待、饥饿、恐惧和脏乱不堪的环境之中,生活对他而言就是一坨狗屎,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也感受不到社会的一丝温暖。生活像一片死海,一眼望不到尽头,绝望得令人窒息。赞恩不满父母将妹妹卖给杂货商的邪恶儿子,负气离家出走,到处流浪,颠簸流离。为了去国外,他回家拿自己的身份证件(其实根本没有合法的身份证件),意外得知妹妹被丈夫折磨致死。这深深刺痛了赞恩,成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怒火中烧提刀直接冲向杂货商的儿子,杀人后赞恩被判监禁五年。赞恩怨恨自己的父母,在律师的帮助下,他将父母告上法庭。法官问他:你为什么站在这里?他答到: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令所有人惊愕不已。父母为什么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这个问题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如果父母没有能力照顾好孩子,是否就不应该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换个角度,赞恩的父母又错在何处?他们又何尝不想好好去爱自己的孩子,可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的他们,工作找不上,居无定所,朝不保夕,食不果腹,活下去是多么艰难,又是多么的无助和无奈。赞恩的母亲说:我一辈子都生活在痛苦中为了养孩子,我什么工作都干。不难看出,赞恩的父母也是竭尽全力来维系这个家庭。我们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他们,这样对他们也不公平。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凡有一点点办法,他们也不会让年仅十一岁的女儿嫁给房东儿子,换取短暂的房子居住权,最终害得女儿丢了性命。作为母亲,她的悲伤无人能及。更可悲的是,他们甚至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因为生活还要继续。电影导演娜丁·拉巴基(女)是黎巴嫩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是个理想主义者,亲眼目睹难民尤其是难民孩子的悲惨生活,深深震撼着她柔软的内心。她下决心把这一切拍成电影,展现给每天喝咖啡的人,尤其给那些掌握权力的人。她相信电影可以改变世界,至少可以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4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