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时,玛莉亚曾被父亲殴打失去意识,用铁链锁在床铺和浴室之间两个星期,事后她逃出父亲家。「他想把我身体里的女人打跑」玛莉亚说。六年后,她仍在艰苦中求生。
玛莉亚是黎巴嫩跨性别女性,我从该国跨性别妇女口中听到很多伤心故事,她是其中之一。
跨性别者的两难:饱受欺凌或者隐藏自我
过去一年,我们采访了五十位跨性别女性,了解了她们在黎巴嫩生活的每一面——在家里、在街上;求职时、租房时、看病时,乃至在遍布黎巴嫩各处的安检站。受访女性异口同声表示,她们在黎巴嫩几乎完全无法过上安全、有尊严的生活。对于许多接受我采访的跨性别女性来说,在一个父权社会中接纳自己的性别认同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她们常常面临两难的选择;或者公开表达真我,但必须付出代价,也得不到政府保护;或者刻意隐藏压抑,忍受痛苦煎熬。
图/LGBT运动五十周年
玛莉亚说,自从逃离暴虐的父亲后,她决定以女性的真实面貌生活,但她的身份证仍然是男性。在无数次因为外貌和身份证不符而求职失败后,玛莉亚终于在美发沙龙找到勉强糊口的工作。但好景不长,她的老板因为她的外貌『过度女性化』为由把她开除,此后她再没有找到工作。找房子时,好几个房东看过她男性身份证后,说她看起来『不太正常』而拒绝出租,由于黎巴嫩没有『反歧视法』,玛利亚对此无计可施。
图/黎巴嫩
没工作又无处栖身,玛莉亚告诉我,她只好露宿街头,忍受冷嘲热讽、性骚扰和肢体暴力。她不能寻求警察保护——她知道他们不会对一个变性女人伸出援手。更糟糕的是,每次她遇到路边临检都会被警员骚扰。有一次,警员看过她的男性身份证后对她百般奚落,命令她在大街上脱到只剩胸罩和内裤,怂恿路人对她侮辱,还把她扣留一夜——只因她以跨性别妇女的面目出现在公共场所
图/黎巴嫩警察
在黎巴嫩跨性别人士若要变更官方文件的姓名和性别必须经过法院判决,而这通常需要先得到『性别认同障碍』的诊断并接受变性手术,这种手术非常昂贵(最高7万美元,约人民币49万)而且当事人不一定想做。还有许多跨性别女性因法院收费太高、缺乏法律援助和法庭程序旷日费时而放弃寻求法律判决,玛莉亚即使如此。
图/黎巴嫩街头
『我们必须强迫自己举手投足、言谈穿着都符合社会期待,以免有人心情不好就殴打我们出气』,玛莉亚告诉我,「我们必须牺牲我们的一切。我并没有要向谁挑衅,那不过是我的本色。」
图/跨性别学生
莱拉——拥有资讯科学学位的34岁黎巴嫩跨性别女性——告诉我,她每天都要压抑自己的认同才能平安度日。她说,她觉得在黎巴嫩做自己是不安全的,在她找到出国办法前,她得把“莱拉”藏起来。
唯一令莱拉感到安全的地方,是一个黎巴嫩LGBT维权组织的社群中心。我们的访问就在这个中心进行,因此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性别认同梳妆打扮。
图/黎巴嫩不要再恐同黎巴嫩应立法,遏制结构性暴力与歧视
黎巴嫩有义务遏制对跨性别女性机构性暴力与歧视。黎巴嫩政府应该立法保护所有人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包括性别认同歧视,并且设立简便的行政程序,让跨性别人士可以根据个人选择变更身份证件上的名字和性别。
图/黎巴嫩LGBT团体
在黎巴嫩的社会结构下,跨性别女性一辈子难以逃脱暴力的阴影。她们无法获得住房、就业、医疗等,也无法检举歧视,被逼到走投无路。她们无法取得反映自身认同的身份证证件,被整个体制逼到边缘,连存在都是奢求。
图/人权高专办『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
访谈结束后,莱拉走进浴室,脱下碎花洋装,换上西装领带。她把头发往后梳,感觉喉结回到原位,以男子的姿态踏上贝鲁特街头,但这个男人其实不是她。
编辑/饱和
图片/饱和
无知才会有歧视
希望我们都可以走的更远
饱和
皮肤病白癜风皮肤病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