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俞伯牙03:25来自广学修行者
文:作家张淑秀世事无常你得学会做命运的主人(原创情感美文)文:作家张淑秀一月牙儿像个一只弯弯的小船,月亮是位多愁善感的好姑娘,不幸和哀愁,她总是怜悯地注视着人类,有时还会流下泪来。想必她这时是不忍心去看那不幸的人们吧?!所以才掩住半个脸,但她那朦胧的淡光、还是同情地从窗棂间射进来。深夜了,坐在电脑前,有些伤感地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席摹蓉那首凝练且感情饱满的诗……《绣花女》我不能选择我的命运是命运选择了我于是日复以夜用一根冰冷的针绣出我曾经炙热的青春我轻轻地长叹了一口气,放下席摹蓉的诗集,然后,我挂上QQ音乐,婉转而深情地的《荷塘月色》便弥漫在我心灵的空间里……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心事多了,也许老了白和黑的记忆,我的记忆回到了时光隧道里了。也许我俩相遇于冬季,你的阳光温暖了我整个冬天的寒冷;相知相爱于春天,你给了我无尽的希望。让我认为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天堂,让我以为有你的日子就会是永恒。原来,什么都是我以为,你只是把我当成你城中路过的风景,当你又有了新的风景走进你的城里,你终把我当成了陌生人。诗人汪国有一首《许诺》不要太相信许诺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松果尽管美妙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但一个灵魂的孤独感,是即使将夜晚所有的霓虹都点亮,仍旧,找不到一扇可以为她敞开的门,但愿,这孤独并不是黑夜的全部,好让那些夜晚行走的人尽早邂逅心灵的光明。我的灵魂又从时光隧道里返回之后,我的目光朝窗外看了一会儿,好像在黑暗中发现了一抹曙光,我从幼时就喜爱月光,尤爱圆月,金黄的一轮,美丽地挂在天上。当年的我当然不会像诗人那么诗意地想什么“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月华如水照楼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少女时,我可以忘情地欣赏皓月下的美丽夜晚,在心中编织起月亮上美好的童话故事,遐想嫦娥翩翩舞动的身姿,畅想吴刚绵绵动人的话语,遐想着银河鹊桥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那种在清幽的月光里的浪漫心情,静静地依恋在朗朗的月光怀抱中。在月光如银的夜色里,遥望星空繁星点点,轻轻的呓语说给星星们,把自己的愿望悄悄地告诉星辰,把整个心交给这氤氲的月夜,把不想别人知道的秘密,托付给皎洁的月儿保管……二人到中年的我再次咀嚼月光,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记不清是哪位艺术家说过:“比美丽更美的是美的残余。”圆月固然美,那残月如钩不是也很美吗?假如也像太阳那样,每天晚上都是一副圆面孔,循规蹈矩地加入大夜班的“上班族”行列,这样的月亮又会减却多少诗意?人们对月亮一直存在着某种古老的误解,即认为:只有夜晚天上才有月亮。其实,在白昼的天空里,月亮照样在周行天宇,只不过不被人们知晓罢了。这也正是月亮的乖巧之处,它知道该隐则匿,该显则露。白天是太阳的天下,深明事理的月亮知道此时自己的角色,故在日行中天之时,将自己绝对地深藏起来,让自己进入名副其实的“无我”状态。颇有哲理的是,原来“黑”与“白”都可以隐匿一切,世间之物有的藏于“极暗”,有的藏于“极亮”,而惟独月儿隐于“极亮”,却又显于“极暗”,穷通二极,逢源两端,个中自有狡黠聪慧之妙谛,尚待高人昭鉴。月亮独自悬挂于天,不为众星捧月而圆,不为众人遥望而亮,更不为地球的遮挡而缺或圆。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孤独地洁白于太空,圆也是她,缺也是她,阴也是她,晴也是她,是的,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她会永远在天上,在芸芸众生难以企及的高度,独步于天庭,以天马行空的风采,拥抱寂寞,把一片光辉洒向人间。其实“月,阙也”也是一种境界,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扫了一些泥沙,止住了洪水。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虚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而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忽然发觉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呢?因为我爱过圆月,让我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一直很喜欢《幽窗小记》中的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应当承认,人活着就是希望。但现在大多数人都觉得活得很累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呢?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悲哀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战争,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太多的灾难中。还有在这个物欲洪流的时代,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与失,让人喜、悲、惊、诧、忧、惧,一旦所有的欲望难以实现,难以成功,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觉着自己是世界最不幸的人,甚至失去了奋斗目标,眼前一片灰茫茫,折断的翅膀再也无力飞翔……三我非常喜欢李清照《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生活里,我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山一程、水一程,有时候走着走着,顿觉一生一事无成,便开始抱怨自己碌碌无为。人要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过草地,而是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过日子。生命的过客,来来往往,谁也不是谁的谁,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现实社会里,没有几个人会在乎你的真心,也没有几个人会感恩你的包容。记得《山河故人》里有一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或许,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无论曾经有多么频繁的交往,随着时间的流逝,横在彼此之间的,便是渐行渐远的距离与陌生感。在这世上,不是谁都愿意与你风雨同舟。我一直偏执地认为,自己所经历过的人和事,都是我生命里的一盏灯,无论是明是暗,我都梦想能和他们久别重逢。可是有些人、事、物,注定只是我人生这部戏里的路人甲乙丙丁,即使我再努力,也真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那就算了吧,曲未终人已散,时光匆匆朝前,很多事情和回忆一样不可控制,除了用文字记录,只能是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总得要长大,有这一场相遇相知相识,终归是欣慰。泰戈尔有一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彼此在一起。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彼此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得装作不在意。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息,却还得装作不在意,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所筑起的一道鸿沟。人到了中年,经历了风雨,走过了坎坷,也拥有了一些阅历,到了越活越明白的年纪时,逐渐领悟到什么是你最最需要的。其实,真正的爱什么呢?不是因为物质的富有,不是因为容颜的美丽,足够爱你的,会放下一切破釜沉舟;不够爱你的,总有各种理由。喜欢不是爱,爱却一定喜欢;真爱是没有理由的,理由就是真的爱。爱一个人,不是一时的喜欢,而是一世的珍惜。所谓爱人,就是那个能让你爱的人;所谓执手,就是那个固执地牵手不放手的人。陪伴你一生一世的,是一颗心,一种心疼,一份包容,一份支持和一份笃定不移的执着。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写写文,听听音乐,一起看朝阳看晚霞,晚上一起在桂花树下喝茶聊天,一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一茶、一饭、一粥、一菜,愿得一人心携手终老。世事无常你得学会做命运的主人,一辈子就像转眼一瞬间就过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心于心的距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此文是作者张淑秀呕心沥血写成的原创,如果有喜欢此文的家人们,可以转载收藏,但请不要抄袭,真诚地谢谢,理解万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1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