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读十万个为什么七零后的向科学进军


叶永烈老先生今天走了,听闻后很悲痛,顿感恍然如梦。叶永烈(-)科普作家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父母一般不会给买课外书,很少看到什么好看的课外读物。所以,年代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黑色封面版本的那一套,大概有十几本,印象尤为深刻。当时,真可谓书非借不能读也。若能借到《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中的一册或几册,就会感觉如获至宝,一遍又一遍的翻看,不厌其烦。无论是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分册,都喜欢看。甚至最后把书翻得破破烂烂,也舍不得扔掉,会用浆糊粘起来,或者用报纸包上一个书皮。那个时候,对科学知识了解很少,好奇心强,对未知科学领域充满着求知欲。记得有一篇文章叫《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萤火虫发光与它尾部的发光器有关,在发光器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发光物质。当空气进入发光器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荧光,进入发光器的空气越多,发出的荧光越亮。由此可知,萤火虫并不是在黑夜发光,只不过这种光亮度不如阳光亮,便以为白天不发光了。通过读《十万个为什么》,还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的九大行星。而银河则是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云构成的,人类居住的地球则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小星星”,等等。《十万个为什么》是一种科普知识系列丛书,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不仅能让读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如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天空为什么有彩虹,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这些天真而不乏诗意和哲理的问题,不知道多少人小时候曾经问过,并且在一套百科全书中得到亲切活泼的解答。可以说,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伴随着少年时光,是许多70后和80后读者的美好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109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