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这一群萤火虫,夜夜守护通天大道


北京扁平疣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11月14日,凌晨2点,喧嚣已归于平静,人们睡梦正酣。但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飞行区内,有一群人却还在忙碌着,他们是机场跑道维护人员。每周三凌晨2点至6点,机场会关闭跑道,对整个飞行区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

跑道使用20多年从未发生事故

“这里有裂纹,马上进行修补。”在机场跑道中段,飞管部场务科副主管王秀涛发现了跑道道面有一条裂纹,就立即带着大道班组成员们开展维护工作。机场大道又被叫做通天大道,这是大道班组之名的由来。

接电源,切缝,破开路面,搅拌水泥,浇灌水泥浆,工作人员们相互配合,动作娴熟,大约用了20分钟就将此处的裂缝修复完好。

王秀涛告诉记者,机场跑道道面维护主要是预防性的维护,发现道面有一点儿破损的迹象,就要马上进行修补,以免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重压使道面破损更加严重,产生碎石影响飞行安全。

大约过了10分钟,刚刚修补的地方就已从水泥浆变成了硬道面。原来,修补道面所使用的水泥是强干水泥,只需要10分钟时间就能达到机场跑道所要求的使用强度。

处理完这条裂缝,道路维护人员们又继续进行巡查,不放过跑道的任何一个地方。

“在周三凌晨关闭跑道进行预防性维护时,要求在1个小时内完成,而平时跑道正常开放的情况下,对破损道面进行紧急性抢修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把对航班的影响降到最低。”飞管部场务科主管何永模说,龙洞堡国际机场使用2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因道路破损而引发事故或导致机场关闭的情况。

跑道灯光助航离不开这些“萤火虫”

夜晚的龙洞堡国际机场飞行区很美,近盏灯在夜空中自由发光,红的、黄的、白的、蓝的、绿的,不同颜色的光线交织在一起,使夜空绚烂起来。

在光明的背后,总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他们就是飞行区灯光系统维护者。他们的工作如同萤火虫照亮黑夜,所以他们给自己取名萤火虫班组。

检修线路、更换故障灯和破损灯盖、测试灯光强度,每周三凌晨关闭跑道进行维护的时间对萤火虫班组来说,非常宝贵,因为灯光维护的工作量非常大,也非常重要。

“每一盏灯,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照明之外,还要给飞行员提供方位、距离、高度等重要信息,在夜晚以及大雾等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帮助飞行员安全着陆。”飞管部助航灯光保障室主管刘昌说。

在所有跑道灯光中,有一组红色的灯特别显眼。“这是坡度灯,在不同的距离和高度观看,它们会变色,提供助航信息引导飞行员降落。”刘昌告诉记者,在夜晚或是特殊天气下飞机着落需要导航、助航灯光灯多种措施的配合,若是灯光出了问题,就会导致飞机无法安全起飞和降落。

就如萤火虫在夜晚出没一样,刘昌和他的团队基本都是在每天航后也就是深夜进行工作,生物钟完全颠倒,失眠已成为他们的“通病”。

步行3.2公里做最后的检查

除了道面维修、灯光维护,跑道维护工作还包括施划标志标线、割草、测试跑道摩擦系数等。

飞管部场务科主管何永模告诉记者,根据要求,草的高度不能超过30厘米,因此要定期进行割草作业。飞行区内有万平方米的草坪,相当于个标准足球场,割草工作量很大。

忙忙碌碌,几个小时很快过去。不管是道路维修,还是灯光维护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撤出跑道,因为要进行摩擦系数测试。

“机场跑道必须达到规定的摩擦力,飞机在降落时与地面摩擦,会导致机轮上的胶附着在跑道上,降低跑道摩擦力,因此我们每周都要进行摩擦系数测试,摩擦力低于标准就要进行除胶作业。”何永模说。

一辆具备模拟飞机轮胎的测试车从跑道一端以96码的速度驶向另一端,就完成了测试:此次测试结果达标。

时间已经到了凌晨5点,必须要进行最后一项工作,就是维护者们站成一排,步行走完3.2公里长的跑道,看看跑道上是否有施工时遗落的物体或其他一些外来物体。

“塔台,跑道已经检查完毕。”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之后,跑道维护者们全部撤离。

清晨6点,第一架飞机成功飞向蓝天。

撰文: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邹敏李舒涵周麟宇何永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s/104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