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忽悠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7.html活动推荐
偶像的魅力和记忆——切·格瓦拉诞辰九十三周年纪念分享会
(点击即可报名)
.6.19(本周六)19:00~21:00昆仑书集(北京东城区和平里西街雍和宫壹中心A座一层)
《叙利亚战争启示录》这本书,对俄罗斯这个昔日帝国的今日作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战略审视、历史剖析以及科技掂量和军事揣度。
都说军品贸易是地缘政治的晴雨表,今天,昆仑书集与大家分享《叙利亚战争为俄罗斯军贸带来了什么?》。
叙利亚危机从年3月开始爆发,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从年9月开始。5年间,叙利亚危机从国内政治冲突逐渐集合了反恐、人权、宗教和地缘政治等诸多矛盾,巴沙尔政权摇摇欲坠。俄罗斯于年3月宣布结束在叙军事行动,5个半月的时间助政府军转守为攻。一年前,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内外交困;一年后,叙利亚战争使俄罗斯再显大国风采。军品贸易是地缘政治的晴雨表,透过叙利亚战争对俄罗斯军贸的影响,或可见微知著。
Part01
中东“再平衡”的前奏?
中东“再平衡”,虽是仿效美国“亚太再平衡(重返亚太)”的臆造之词。但由此可见中东局势的几分端倪。俄罗斯可以说从未离开过中东,俄罗斯是“中东四方”的一员,中东是俄罗斯传统的军贸市场。但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之前,俄罗斯军品在中东市场份额呈下滑趋势。此前,俄罗斯与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军事技术合作中断,对埃及和伊朗的交付额大幅下降,几乎丢掉了伊拉克的市场。20世纪70年代,苏联近80%以上的武器输出运往了中东和非洲,而同期美国的军品转移更多地流向东亚地区(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苏联与中东国家的军事技术交流,除了武器转移外,还包括了技术服务、军事训练,甚至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年,苏联与埃及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年苏联与伊拉克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年苏联与叙利亚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苏联与利比亚和伊朗建立了反美基础上物质利益互换的军事技术合作。然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得“泛阿拉伯民族主义”遭遇严重挫折。埃及倒向美国,并单独与以色列和解;伊拉克和叙利亚都曾试图接过阿拉伯世界的领导权,两国反对苏联建立阿拉伯国家反帝阵线的计划;伊拉克增加对法军购,减轻对苏联的依赖,在也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都持相反立场;叙利亚期望同黎巴嫩、约旦建立“大叙利亚”,年在苏联的反对中入侵黎巴嫩,为此叙利亚曾召回驻苏联大使。
年9月7日,叙利亚阿勒颇,反对派武装攻击叙利亚政府大楼后逃走
冷战结束后,美国借反恐战争的名义深度介入中东事务。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政权倒台,美国接管伊拉克的内政外交,俄罗斯的利益几乎被全部排除在外。萨达姆政府高达80亿美元的对俄债务无法清算。奥巴马任期内,埃及发生“颜色革命”,政权更易;北约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和设置禁飞区,反政府武装最终推翻卡扎菲政权,而此前利比亚曾是最早与俄罗斯接触购买苏-35的国外买家;叙利亚内战持续发酵,政府军、反政府军、“伊斯兰国”和库尔德工人党乱作一团。俄罗斯是叙利亚政府的主要武器供应国,但巴沙尔政权很难偿清武器款额。伊朗与俄罗斯关于C-系统的购买协议遭到推迟。从军品贸易(对外军事技术合作)来看,叙利亚战争前,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尽管是“中东四方”的一员,但俄罗斯对于中东事务的议程缺乏话语权。俄罗斯进行中东“再平衡”,是俄罗斯,重新参与中东秩序的塑造。如果说华盛顿通过“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消抵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强化与日本、韩国和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同盟关系;并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关系。那么莫斯科在中东地区打断美国自埃及、利比亚以来的“颜色革命”进程;强化与叙利亚的同盟关系;加深与伊拉克的军事技术合作;并加强与伊朗的战略关系,未尝不可称之为中东“再平衡”。
年1月20日,叙利亚阿勒颇,居民们走过曾经被反对派武装控制的萨拉赫丁社区废墟
Part02
军品出口的活广告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辆俄罗斯坦克正在前行搜索。突然,一束导弹拖曳着尾焰向坦克飞去!剧烈的冲击震动之后,坦克缓缓地驶出烟幕,仅仅是外部干扰装置受损,驾驶员安然无恙。”
这并不是军火商精心制作的宣传片,而是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中的真实视频。视频中的坦克是俄罗斯T-90A主战坦克,击中它的是恐怖分子使用的美国TOW“陶氏”反坦克导弹。俄罗斯的一架米-8直升机正是命丧该武器之手。T-90A坦克装有光电干扰装置和反应装甲,可以有效应对反坦克武器的威胁。乌克兰危机使美国重新审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部分军方和情报官员就曾表露过担忧。美国陆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严重依赖的轻型装甲车(斯崔克旅)在俄罗斯的火炮面前具有严重的脆弱性,曾被认为过时的俄罗斯T-90坦克等主战坦克威力仍不容小觑。美国陆军中将麦克马斯特认为:“俄罗斯拥有各种射程超过美国陆军火炮系统的火箭、导弹和火炮系统,杀伤力也更大。”曾担任北约司令的美国退役陆军上将韦斯利·克拉克也承认,俄罗斯坦克得到了很大改进,因而“在反坦克导弹面前基本上不容易遭受打击”。
被击落的俄罗斯空军苏-24战机
叙利亚战场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首次境外作战,很多装备的性能在实战环境下展示给全球潜在买家。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军品贸易的影响,一是切断配件供应,迫使俄罗斯实现进口替代计划,但这些本土化的产品质量可能使外国买家存疑;二是孤立政治环境,俄罗斯的对外军事技术交流范围受限。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很好地对冲了这两大影响,一方面进行了武器的实战检验,另一方面赢得了新的军事技术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与埃及签订的46架卡-52K“短吻鳄”直升机合同预计年开始交货,这批卡-52“短吻鳄”直升机正是俄法“西北风”级直升机攻击舰军购项目中,俄罗斯专门改装的型号。俄法军购被法方叫停后,这些舰船和配属的直升机(以及俄方研制的电子系统)最终辗转被埃及接手。从某种角度说,法国“西北风”级直升机攻击舰也因实战检验的“活广告”而受到俄罗斯的青睐,成为俄(苏)海军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引进的外国舰船,哪怕俄法交易流产后,埃及仍愿意“接盘”两家的设备。年北约对利比亚的行动中,“西北风”舰作为海上力量的枢纽,兼具远征指挥站、直升机航母和登陆艇平台功能,向世人证明了其“快速反应”的巨大军事价值。年法国对马里进行干涉的“薮猫行动”中,同样凭借“西北风”舰迅速完成了联合力量的部署。
“西北风”舰
现代意义上的军品贸易,早已超越过去以武器系统终端为核心的模式,向更深层次的军事技术合作发展。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后签署的飞机合同,不仅包括整机出口和零部件供应,还包括在买方国内建厂进行装备维修,有关俄罗斯军事院校也可能为买方培养配套机型的飞行员和技术专家。俄罗斯军事科学院瓦季姆·科久林教授强调,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一个国家在购买武器时,买到的不光是硬件,还有某些政治红利。在军事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俄罗斯与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国组建了联合情报信息中心,加强了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是叙利亚最大的军品供给国,提供包括T-12坦克、米-29战机、地空导弹等多种武器,占叙利亚所获武器90%。除了军事援助外,叙利亚仍有亿美元的武器欠款。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曾是苏联的主要武器进口国,之后美国逐渐在伊拉克军品市场中占据优势。为了重新夺回在中东事务的话语权,年俄罗斯与伊拉克政府签订了价值42亿美元的军贸合同,米-28NE攻击直升机首次获准出口。伊朗已与俄罗斯续约来购买C-反机载导弹系统。年11月9日,俄罗斯与伊朗签署了一项新合同,规定将于年年底之前为伊朗提供该系统。这些国家在购买俄罗斯武器的同时,未尝没有借俄罗斯之力平衡美国影响之意。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表明其在中东问题上的更深一步介入,为潜在盟友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打下了基础。
俄军“平台”-M战斗机器人
Part03
得与失:延时的红利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克劳塞维茨也强调,战争不是消遣,也不仅是在冒险和胜利中寻求乐趣,无责任感的好战之徒是无存在之余地的。战争是一种达到严肃目的的严肃手段。可见,慎战的思想为古今中外兵家的共识。因此,俄罗斯在后苏联时代的首次海外用兵,得与失的衡量尤为重要。首先来看俄罗斯的损耗。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持续了五个半月的时间,期间损失了20名战斗人员(包括三名非战斗减员),三架直升机(两架米-8和一架米-28N)以及一架苏-24轰炸机。由于使用了大量旧式武器和库存弹药,俄罗斯空天军的军事行动成本大大降低。俄罗斯国防部称,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所需花费已包含在当年国防预算中,没有花费额外的资金。官方称花费的数字为多亿卢布(约4.64亿美元)。但俄罗斯的一些独立研究机构认为“叙利亚行动”花费了约亿卢布(8.92亿美元),英国简氏防务的估算数字在万~万美元/天。外界分析认为,造成这些数字相差甚远的原因在于彼此信息的封闭,不同机构的计算方法和数字难以统一。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俄罗斯打击“伊斯兰国”可能导致的报复风险。年10月31日载有名乘客的俄罗斯客机在西奈半岛上空被击落,“伊斯兰国”宣称对此事负责。这被视为是对俄罗斯空天军打击“伊斯兰国”的报复。军事红利与安全产品是相对的,如果仅仅为了军事红利而丧失了安全产品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例如法国对利比亚()、马里()和叙利亚()的军事干预,间接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巴黎暴恐事件()。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说,事情有所不同,因为对于想进入俄罗斯开展暴恐活动的恐怖分子而言,只需沿着土叙边境一路向北,穿过动荡的外高加索国家就能到达俄境内安全隐患最大的车臣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仇恨还没有被时间完全稀释,“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和极端势力的威胁极易引发新的安全事故。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称约有名俄罗斯公民进入叙利亚参与到了极端组织当中。如果不能够将风险扼杀在叙利亚,北高加索将成为恐怖阴云下一个汇集地。从这个角度说,所失即所得,俄罗斯在短期内军事介入叙利亚,(可能)获得了长远的安全红利。
巴黎暴恐事件袭击现场
从军品贸易的角度看,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产生的红利将滞后显现。这是因为部分军品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武器交付(合同结算)可能在两到四年后。还有部分军品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兴趣,但仍未签订合同。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在叙利亚行动开始后俄军事技术合作局收到许多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