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在摩洛哥风景与时光之间ldquo往昔


年,约旦空间出版社推出了摩洛哥新生代诗人、翻译家的诗集《捏一捏往昔的面颊》,其中收录的诗歌较好地体现了诗人近年在创作风格上的继承、探索与创新。正如《杰里达报》文艺专栏作家法兹娅·沙维什·萨利姆所指出的那样,这部诗集超越了个体的拘囿,打破了人的渺小,使心灵同自然与寰宇发生了联系与共鸣。她认为,诗人在一首首诗歌中寄寓了对本质的思考、寻觅与坚守,用细腻透明的语言将其呈现在诗行中间,抒发了对存在意义的感伤和对生命生活的追问。“往昔”和“山水”,构成了整本作品中诗性的灵魂。

追忆往昔,是指引未来的密钥。拉佳·塔里比笔下的往日时光承载着数不尽的童年回忆,象征着纯真无垢的精神世界。儿童总是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模仿大人的世界,而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又是那样的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那样的纯粹。于是,大人眼中平凡的日常成了孩子们在其中乐此不疲的天堂。美好的日子在人们的心头沉淀,与他们一起成长,最终幻化为成年人对幸福的最初印象。想起这些印象时,人们又常常是喜忧参半的。

往日虽美,但已逝去;纵然回忆美好,却也难免失落。

寄情山水,是当下灵感的源流。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端,南面是浩瀚神秘的撒哈拉沙漠,而西部是蔚蓝深邃的大西洋,北端则与西班牙与葡萄牙那异域的欧洲风情隔海相望。干燥爽朗的夏季,为城市和原野平添了几分热情;温和湿润的冬季,给山麓河川笼罩上柔情浪漫的色彩。作为“北非花园”的摩洛哥,常年散发着多样的美和神秘的气质,既引得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纷至沓来,更孕育了一个有着文意和诗情的民族。坐落于卡萨布兰卡海滨的哈桑二世清真寺高耸入云,雄伟的宣礼塔、辉煌的内部空间和通体晶莹剔透的大理石广场在每个来访者心间印下难忘的回忆;承载着过去荣光的巴迪皇宫仅剩下旷野间的残垣遗迹,在流转的时光中无言地环顾着,昔日人类文明的辉煌终究回归到了自然本真的怀抱。有多少艺术家在马拉喀什花园追思伊夫圣罗兰的脚步,渴求在大师的私园里沾染些灵思与智慧;又有多少摄影家们在舍夫沙万流连忘返,捕捉着一抹又一抹动人的蓝色…

摩洛哥的蓝,是拉佳·塔里比诗歌中浑然天成、神秘灵动的流水,潺潺的水声,奏响了诗人脑海中的乐章。“似水回忆/流淌指尖/兀自相合”,人们只能见证作为整体的水的蔚蓝,却永远无法得知每滴水在同河流交汇之前所呈现出的形貌与姿态;记忆正是水的样子,在时光之中,作为水滴的每件事,我们记得是越来越不真切了,它们在脑海中愈加地缠混了;也正因如此,作为水滴汇成的记忆长河,其整体的风韵和精神也更加凸显、越发深邃了。

阅读

推荐

《捏一捏往昔的面颊》

拉佳·塔里比

约旦空间出版社

她又想到诗意的星河,“我们的深处是幽静/听得到星河穿渡的声音/它正在路上,流向夜晚的轻寂”;

夜晚,则是她抒发感怀的天然舞台:“我,再不会于夜晚的威压下哀鸣/我笃定地离去/我周身都安心/山岳告别最后一秒的光芒/它从不在夜晚的沉重下哀鸣”。

她笔下的山川鱼鸟、河海月阳都有灵,都暗含着生死轮回、物我合一的大道与理性。所谓的“物哀”的确存在,正是这种直觉之哀为心灵铺好了通往理性之乐的道路。拉佳·塔里比认为,见解能让绿树散发出美的灵气,能帮助人感受到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她与自然万物的对话起初是安静的,安详的;忽然,静谧被打破了,这是她过往的经验同当下的事物产发了共鸣。模糊不清的静谧霎时间变得明晰起来,美的感受破茧而生,物的意义喷薄而出,凝结成了她笔下无声的文字。

在摩洛哥特有的自然美景中,她生发出对过去时光的复杂情感。诗人既不愿和历史虚无主义一般割裂过去,更不想做沉湎往日的复古主义者。于是,她选择向坦荡的大山学习,把白日的光芒存放在心里,然后大气地从白天走向黑夜,不带一丝恐惧。她在诗歌中,在自然中,实现了与岁月的和解。

从创作风格上看,《捏一捏往昔的面颊》满溢着当代派诗歌的技法与精神。阿拉伯当代诗歌创作务求远离口号式的呼喊,有意避免文藻雕饰,转向更加仔细地聆听诗人内心的声音,追寻本真,在反复的探索和追问中达成诗性与真谛的赞歌。思考生死、追求哲理、格致虚无等深刻主题的诗歌正从古时的智慧中重返阿拉伯当代诗坛。在修辞方面,当代派诗歌注重借喻,不着重拟真描摹事物本体,而是通过联想,实现本体在能指层面上的拓展,从而觅求语言更宽阔的可能性。这些在拉佳·塔里比的这本诗集中都有体现。此外,她还特意地使用了大量逡巡潆洄的语言和隐喻(如长诗《我填补,所用的则是缺陷》),在诗句中着重使用多变的尾韵,将某些动词句的结构重复使用。通篇来看,尽管每首诗歌的标题与内涵各不相同,但她在其中所融入的自身气质和语言层面的排律结构却又彼此和谐,相得益彰。由此,诗人成功建构了一种音韵与神韵兼备的诗风。

作者简介

拉佳·塔里比,摩洛哥当代诗人、翻译家。目前,她已经出版五部诗集作品:《别样人生》《云的孤独》《微冷》《无尽之地》《捏一捏往昔的面颊》。曾翻译出版弗朗斯沃兹·萨康小说《早安,哀愁》、艾德蒙德·杰贝斯的小说《边缘之书》。此外,她还著有学术性作品《轻灵之墓》,研究了黎巴嫩著名作家、诗人、画家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的生平。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39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