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了极端对立的和统一的国家,穆斯林和基督徒,破败与完整,古老与摩登,传统与现代,战争与和平。
他还是个有着各种奇葩的国家,在国外的本国人比国内还多;难民人口比例世界第一高;原先是中东唯一一个基督教国家,现在却变成一个穆斯林人口大多数国家。
这个国度本身确实是一个美丽且值得一看的国家。深厚的历史底蕴,中东地区最惊艳的美食,充满活力的“中东小巴黎”——贝鲁特,从海滩到雪山只要30分钟,曾被《lonelyplant》和《国家地理》评为“人生必去目的地”和“全球旅行十佳地”。
这就是黎巴嫩
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
也是中东唯一一个没有沙漠的国家
每年11月22日是黎巴嫩的国庆日
马可旅行带你一起去看看吧
首都—曾经的东方巴黎
如今的黎巴嫩是中东最自由的国家,最开放的社会。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的首都贝鲁特,背靠山脉,面向地中海,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并以其独特的地中海式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的,更是被称为“东方小巴黎”。
15年的内战蹂躏使得贝鲁特这个城市变得脱节和分裂。奥斯曼帝国时期和法国殖民时期,遗留的摇摇欲坠的别墅,点缀着战前时期蓬勃发展的实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来到市中心的星星广场附近,这个被重建的地区,让人有种错觉,以为身处欧洲,令人眼花缭乱的中东建筑上挂着“法国名字”。在充满法式风情的建筑下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和欧式的咖啡厅,无论是服装还是钟表,最新款的包包和昂贵的巧克力,甚至豪华跑车,在这个完全现代化的市中心比比皆是。
在80年代和90年代,黎巴嫩的政党使用涂鸦或是标识作为其宣传的一种形式。在贝鲁特的一些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它们。
在黎巴嫩内战期间,哈姆拉是知识活动的中心,因为它充满了剧院和其他文化机构,哈姆拉拥有中东最负盛名的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从足球场延伸到海边,绿树葱葱和蔚蓝大海组成就一幅幸福感满溢画面,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学习,想想都让人心动。
即使是在巴以冲突最困难的时候,黎巴嫩人也没有忘记狂欢和派对。贝鲁特是中东最开放的城市之一,夜生活丰富,尤其在夏季的周末,夜店往往人满为患。贝鲁特既有小而精致的咖啡馆和酒吧,也有各种主题的夜店和俱乐部。
贝鲁特的各种屋顶酒吧和海边的露天Club也是一道风景。其中最著名的Skybar曾经上榜世界最佳酒吧,是贝鲁特夜生活的象征之一。
宗教—文化极为多元化
教堂与清真寺同框
在中东,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在黎巴嫩,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同一宗教不同教派基本和平共处,教堂和清真寺并肩而立;从贝鲁特的基督区出发,花不了多长时间就走到了穆斯林聚集区,一不小心又走到了亚美尼亚人聚集区。
颇具法国气息的杰美扎大街
黎巴嫩也是中东阿拉伯国家中最为自由开放的,在被法国殖民统治期间,当地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都受到了法国人的影响,现在法语和英语在黎巴嫩的普及程度都很高。
文明—五处世界遗产
公元前年左右,黎巴嫩境内就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不同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它们的印记:腓尼基人在这里发源起家,希腊、波斯、罗马、十字军、奥斯曼帝国都曾在这里活跃过,在黎巴嫩随便一处古遗址里,很可能看到不同时期文明遗留的建筑。
黎巴嫩的五处世界遗产(图片来源于《世界遗产大全第二版》)
黎巴嫩目前有五处世界遗产,包括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古城安杰尔、腓尼基的巴尔贝克、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比布鲁斯、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修道士聚居地圣谷,以及拥有诸多腓尼基和古罗马遗迹的提尔。
安杰尔Anjar因为它被发现修复得最早,也申报得最早。从公元64年古罗马人到达黎巴嫩,到公元年罗马帝国分裂,再到年灭亡,即使遭天灾,本地居民也是顽强地屡毁屡修。但当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逐渐兴起,并从阿拉伯半岛向中东后,最古老的多神崇拜的古罗马神殿,以及后续时代供奉上帝的基督教堂都被彻底放弃。
安杰尔作为热闹的商城,即使坚持到阿拉伯统治时期,最终也难逃荒厄运,如今是在雪松林环绕下宁静的废墟。
气势恢宏的巴尔贝克神庙遗址群位于黎巴嫩贝卡谷地北部,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融合的产物。其中朱庇特神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马神庙,遗址基座上有3块巨石,长19米、宽4米、厚3米,重达一千吨。
“巴尔贝克”在腓尼基语的意思是“太阳之城”,如今的遗址群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融合的产物,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罗马遗迹。其中酒神神庙保存最为完整,甚至依旧可以欣赏到神庙顶部的精美雕像。
距离贝鲁特以北42公里的世界文化遗产比布鲁斯城(Byblos)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人持续居住的城市之一,在公元前年就被人类在这里开始了“城市生活”。前荷马时代的腓尼基神父Sanchuniathon在他的半神话史诗中写道,Byblos是由宙斯之父Cronus为腓尼基人造的第一座城市,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城市现在的名字Byblos的古希腊语是Β?βλο?,是β?βλο?的一个衍生词,而这个词最终演化成出了“Bible”,也就是我们都听过的“圣经”。
Byblos作为最早从古埃及进口纸莎草到古希腊,和从黎巴嫩出口雪松木到古埃及的中转港口,很快变成了中东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后来腓尼基人在这里创造了腓尼基字母,几乎所有早期的腓尼基石刻都是在这里发现的。
圣谷山上布满了各种自然形成的洞穴,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就开始在这里穴居。耶稣降临后的几个世纪,寻找清静的隐士们就开始在这里修行,1千多年对基督徒的迫害,让越来越多各种教派的基督徒们搬来了这里定居。
圣谷里的瀑布
在黎巴嫩流行开的马龙派成了这里的主导,建造了数不清的洞穴修道院和教堂。年,因为这个山谷对早期基督教延续的贡献,被加入了UNESCO世界文化遗产。
提尔拥有黎巴嫩最美丽的海滩,是一个可以安静享受太阳浴或者惬意度假的好去处。罗马时期的巴斯遗址群中不仅拥有哈德良时期所建造的巨型拱门,更有可以容纳近两万人的大型竞技场,被认为是罗马时期所建最大的竞技场。
地域—从雪山到海滩
圣谷QadishaValley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不到北京总面积三分之二的小国,黎巴嫩的地形可以说相当多变:这里有蔚蓝的地中海岸、绵延的沙滩,也有蜿蜒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和美丽的湖泊。你可以在一天之内享受海滩和山峰的美景。
黎巴嫩的著名景点——鸽子岩黎巴嫩的气候条件也是许多中东国家所没有的。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让夏季和冬季都非常宜人。夏季阳光充足,天空蓝到刺眼;冬季多雨,却不会太过寒冷,一旦下雪,人们便高兴地跑到雪山上去滑雪。无论什么时候来到这里,都有不同的美景可以欣赏。
如果黎巴嫩冬季下雪且雪量充足,许多雪山就会开放滑雪。当地人一般会前往Mzaar,在Faraya山区滑雪。滑雪场附近有许多租用滑雪设备的商店,旅行者不必自己携带装备,可以选择在Faraya山区留宿或当天往返。
离贝鲁特不远的乔福山区(ShoufMountains)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黎巴嫩最大的雪松自然保护区,是许多黎巴嫩人周末逃离喧闹,享受清净的好去处。
雪松对于黎巴嫩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早在腓尼基人时期,腓尼基人就用雪松来建造船只和房屋。古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的时候,也会使用黎巴嫩雪松的树脂。古犹太人曾用它的树皮清洗麻风病患者。
黎巴嫩人认为,雪松代表了黎巴嫩人民挺拔强劲的民族精神,所以雪松成为了黎巴嫩的国树。它也是黎巴嫩著名的“雪松革命”的象征。如今雪松不仅出现在黎巴嫩国旗上,黎巴嫩国家航空公司MEA的标志也是雪松。
美食—中东第一档“法餐”
黎巴嫩的美食也享有盛名,被认为同时拥有法餐的精致和阿拉伯菜的灵魂。黎巴嫩饮食算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里最好吃的,不同于其他阿拉伯饮食以烤肉为主,这里的饮食里还经常用到海鲜和蔬菜,食物的做法也更为精致。黎巴嫩最有特色的菜品包括法图时沙拉(Fattoush,由生菜、马齿苋、西红柿、柠檬、炸大饼薄片等食材配以橄榄油、柠檬汁和石榴酱等调料制成)、塔布勒沙拉(Tabbouleh,主要由干小麦碎与切碎的罗勒、薄荷、西红柿及洋葱等混合,加入柠檬汁、橄榄油等搅拌而成)、鹰嘴豆泥(Hummus)、茄子酱(BabaGhanoush)等。黎巴嫩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红酒产区之一。最好的葡萄园大多集中在贝卡河谷(BekaaValley),这里有许多酒庄,大部分酒庄都接受参观及试酒。背靠山脉的葡萄园美景、屡获国际大奖的红酒、诸多提供当地特色美食的餐厅,让这个区域成了黎巴嫩最吸引游人的目的地之一。其中Ksara酒庄是黎巴嫩最古老、最大、商业运作最成功的一个酒庄,每年访问人数甚至比贝鲁特国立博物馆还多。酒庄提供专人讲解,出售的各类酒品价格比市面上便宜10%左右。马可旅行推荐线路行程亮点:—邂逅三国梦幻古迹之美,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伊斯坦布尔、卡帕多奇亚、棉花堡、巴勒贝克神庙、ksara酿酒厂、哭墙—全程4-5星级酒店住宿
行程线路:
上海—迪拜—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卡帕多奇亚—孔亚—棉花堡—安塔利亚—特拉维夫—伯利恒—耶路撒冷—约旦死海—佩特拉—安曼—贝鲁特—巴尔贝克—贝鲁特—提尔—贝鲁特—比布鲁斯—迪拜—上海
进出城市:伊斯坦布尔进/比布鲁斯出
上海出发,阿联酋五星航空执飞,经迪拜转机后抵达
参考价格:元/人
出发日期:年1月29日
咨询报名请后台回复
姓名+电话+黎巴嫩
黎巴嫩当你亲自踏上这片地中海东岸的古老土地她的美丽将会从历史的断壁残垣中重生展现出别样的奢华与韵味
惊喜来了!
“马可旅行”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