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见主持人:何亮亮
菜篮子工程结合了计划经济的指导性和行政措施,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出发点是满足市民需求,可说是早期供给侧改革。
年,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仅有斤,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粮食安全标准斤的底线。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中共中央在农村开展了多项改革,于年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然而,这一口号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变成了“以粮为纲,其余砍光”,不少农民被迫铲掉花生、豆子等经济作物,只种植麦子或高粱。
到六七十年代,许多家庭的餐桌上仍常年只有萝卜、土豆、大白菜的“老三样”。由于市价更高的经济作物长期依赖进口,农民的收入状况又得不到改善,导致粮食增产也受到了限制。到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才勉强超过了斤。
七十年代人们冬储大白菜的情景
来源:新浪网八十年代杭州市民正在龙翔桥菜场凭券争购长梗大白菜
来源:新浪网
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仍然坚持“以粮为纲”的方针,但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作物,同时对贫困地区减购或免购粮食。为了补充因此而减少的收购量,国家用原本的统购开支向国外购买粮食。这样一来,从至年,国家年均进口粮食达到了.28万吨。
农业宣传画“以粮为纲”
来源:中国农业博物馆
利用粮食进口,国家开始调整农业结构。年,农委决定在国内几个主要的糖料、棉花产地实行糖粮、棉粮挂钩,即国家按计划向农民收购糖料和棉花,并以进口粮食作为超购部分的奖励和对农民缺乏口粮的补充。
年,随着全国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第一次接近了斤,意味着粮食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方面,国内的粮食自给率从此基本维持在99%,进口粮食的主要目的从平衡供求变为调节品种结构。另一方面,政府于年取消了统购政策,对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对其他农产品一律放开经营,这使农林牧副渔的比重进一步合理化。
八十年代包产到户后山西太原市阳曲县的农户
踊跃交公粮出售余量
来源:太原日报
尽管如此,由于这一时期人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农副产品的供应量越来越落后于需求。年5月,农业部提出《关于发展副食品生产保障城市供应的建议》,这就是实行至今的“菜篮子工程”。
八十年代贵州省贵定县农民王明中家
他经营一家面粉加工厂每月纯收入多元
来源:新浪网
年1月,农业部开始全面部署实施这项工程。对包括蔬菜水果、畜禽蛋奶、水产品在内的“菜篮子”品种,开展大规模的基地建设。到九十年代中期,便基本扭转了城市副食品供应长期紧张的状况。从至年,猪、牛、羊肉的全国人均占有量猛增%,水产品也增长了%。到年,除了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八十年代正在购买猪肉的人们
来源:铁血网-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所摄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节目视频
猜你喜欢杜宪:穿越风沙线寻找远去的家园|凤凰人,不怕改变(真人秀+罕见私照大曝光第二季)
德国前任国防部长:中国制造可参考德国经验
凤凰20周年主题音乐首发!葛根塔娜、王备、韩磊倾情演绎
俯首甘为孺子牛——深圳“拓荒者”梁湘
叶嘉莹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谁没有年轻貌美的时候?!”|一个华人与他的国家
本期编辑:杨晓婷宋丹琪(实习)
腾飞中国
赞赏
长按江苏白癜风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