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悲伤而平静的十位诗人
一,朱塞培·翁加雷蒂(-)意大利隐逸派诗歌重要代表。
年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的一个意大利侨民家庭,在非洲度过童年和少年。年赴巴黎求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战后返回巴黎。
年移居罗马从事新闻工作。法西斯统治时期,被迫流亡巴西,年起在圣保罗大学主持意大利文学讲座,年回罗马后,执教于罗马大学。年任欧洲作家联合会主席。
他的诗歌抒发同代人的灾难感;个人的孤寂、忧郁,同战争加于人类的悲剧,在诗中紧密交织。他偏爱富于节奏和刺激的短诗,把意大利古典抒情诗同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融为一体,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和文明面临巨大灾难而产生的忧患。
翁加雷蒂和隐逸派另外两位诗人蒙塔莱、夸西莫多一样,也是优秀的翻译家。他译的莎士比亚、拉辛、马拉美等的作品,得到高度评价。
翁加雷蒂的代表作有诗集《覆舟的愉快》()《时代的感情》()、《悲哀》()、《呼喊和风景》()等。
我的心啊
是最悲伤的陵墓
------《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
二,威廉·巴特勒·叶芝(英语:WilliamButlerYeats,年6月13日-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神秘主义者。
叶芝是爱尔兰凯尔特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叶芝早年的创作仍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例如他在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便属于这种风格。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当你老了》
三,希梅内斯年12月24日生于安达卢西亚的莫给尔。
希梅内斯创作伊始,便接受了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并以卓异的诗才引起诗坛的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八,保罗·策兰(PaulCelan,—)
生于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家庭,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策兰本人历尽磨难,于年定居巴黎。策兰以《死亡赋格》一诗震动战后德语诗坛,之后出版多部诗集,达到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度,成为继里尔克之后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
策兰原名安切尔(Antschel),年生于泽诺维奇(原属奥匈帝国,帝国瓦解后归属罗马尼亚,今属乌克兰),跟他的前辈卡夫卡、茨威格一样,身上也流淌着犹太人的血液。
年春策兰高中毕业时,德国军队进军维也纳。年11月9日,他动身去法国上医学预科,火车经柏林时,正赶上纳粹对犹太人的第一次大屠杀。他后来回首那一刻:“你目睹了那些烟/来自明天。”那是欧洲犹太人生活终结的开始。策兰在巴黎学医时,接触到法国超现实主义和象征派诗歌:他读歌德、海涅、席勒、荷尔德林、特拉克尔、尼采、魏尔伦、兰波、卡夫卡等人的作品;他特别钟爱里尔克——对隐喻、典故、梦境及各种意象的迷恋几乎成了他早期所有作品的显著标记。
年,策兰的父母被驱逐到纳粹集中营,并相继惨死在那里:其父因强迫干活致伤寒而亡,其母则更惨,纳粹的子弹击碎了诗人的母亲的脖颈。策兰在朋友的掩护下幸免于难,后被强征为苦力修筑公路,历尽磨难。战后,策兰才得以回到已成废墟的故乡。从年4月到年12月,策兰在布加勒斯特住了将近两年,从事翻译和写作。他开始以Ancel为笔名,后来又将其音节前后颠倒,以Celan(策兰)作为他本人的名字,这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隐藏或保密了什么”。而这一改动是决定性的:此后不仅他的身世,他的以“晦涩”著称的诗、他的悲剧性的内心、甚至还有他的死,都将被置于这个痛苦而又扑朔迷离的背景下。
流亡美国的犹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TheodorW.Adorno,-)认为:“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是不可能的”。策兰年发表的《死亡赋格》一诗以对纳粹邪恶本质的强力控诉和深刻独创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战后德语诗坛,后收入年出版的诗集《骨灰罐里倒出来的沙》。《死亡赋格》在德国几乎家喻户晓,成为“废墟文学”的象征。阿多诺终于收回他的那句格言:“长期受苦更有权表达,就象被折磨者要叫喊。因此关于奥斯威辛之后不能写诗的说法或许是错的。”策兰一举成为战争废墟之上最受欢迎的诗人。之后,他又相继出版了《罂粟与回忆》(年)等多部诗集,达到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度,成为二战后欧洲“见证文学”的最主要的代表。他还积极把将法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诗歌译成德语,把勃洛克、叶赛宁等俄国诗人的作品介绍到国内来。
年,以色列建国后,欧洲的很多犹太人都迁移过去;但策兰还是决定留在欧洲——他选择了定居巴黎。他在给以色列亲戚的信中写道:“也许我是活到欧洲犹太人的精神命运终结的最后一个人一个诗人——若放弃写作,这世界什么都没有……。”
年年初,策兰获得不莱梅文学奖;年,他又获得了德语文学大奖——毕希纳奖。但极其显著的是:他的后期作品变得愈加阴暗晦涩,诗集《《无人的玫瑰》、《一丝丝阳光》集中表现了对世事百态的失望情绪,反映了策兰背负的沉重的集中营生活阴影和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
年4月20日左右,策兰在巴黎塞纳河上从米拉波桥投河自尽;5月1日,一个钓鱼的人在塞纳河下游7英里处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自杀是相当的沉重的,这是以一种非常沉重的方式,回答和了结了历史浩劫带给个体生命的重负。最后留在策兰书桌上的,是一本打开的荷尔德林的传记。他在其中一段画线:“有时这天才走向黑暗,沉入他的心的苦井中,”而这一句余下的部分并未画线:“但最主要的是,他的启示之星奇异地闪光。”
当你睁开眼睛而无人看你时,我曾寻觅你的目光,
我纺过那些秘密的线,
上面有你曾设想的露珠,
它们滑进罐子
守护着,被那些无人领会的言词。
------《数数杏仁》
九,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阿斯巴(?,年-),笔名阿多尼斯,叙利亚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一个阿拉维派家庭,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作诗歌。
年,在第一任叙利亚总统舒克里·库阿特利(Shukrial-Quwatli)的支持下,他获得了进入大马士革大学学习的机会,年他毕业于该校哲学专业。在此前后,他开始使用“阿多尼斯”笔名写作。
年,他因为曾参与叙利亚社会民族主义党的活动而被判入狱6个月。年出狱后他迁居黎巴嫩贝鲁特,曾创办《诗歌》、《立场》等文学刊物,对阿拉伯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后他放弃了泛叙利亚主义思想,转而成为泛阿拉伯主义者,逐渐脱离政治。
年,他前往法国巴黎留学,年回到黎巴嫩,在黎巴嫩大学教授阿拉伯文学,并获该校文学博士。
年,他为了避开黎巴嫩内战的战火而移民巴黎。这位对伊斯兰有着不同见解的人士不为他的同胞所容,被迫离开故土。之后,他改用了一个西式名字,即阿多尼斯,诗人最初使用“阿多尼斯”这个名字是在年他的诗集《米亥亚之歌,大马士革》中,出版于贝鲁特。现在他是巴黎大学的一名教授。
阿多尼斯是一位作品等身的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他是当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诗人、思想家,在世界诗坛也享有盛誉。其有关诗歌革新与现代化的见解影响深远,并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很大争论。迄今共发表《大马士革的米赫亚尔之歌》、《这是我的名字》等22部诗集,并著有文化、文学论著近20种及部分译著。其旨在重写阿拉伯思想史、文学史的巨著《稳定与变化》分4卷出版后,在整个阿拉伯文化界引起震动,被公认为研究阿拉伯文学及文化的经典著作。
他曾荣获布鲁塞尔文学奖、土耳其希克梅特文学奖、马其顿金冠诗歌奖、阿联酋苏尔坦·阿维斯诗歌奖、法国的让·马里奥外国文学奖和马克斯·雅各布外国图书奖、意大利的诺尼诺诗歌奖和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国际大奖。近年来,他还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年3月作品首部中译本《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年,在法兰克福获颁歌德奖。
太阳即使在忧愁的时候,也要披上光明的衣裳。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十,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年8月24日-年6月14日),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
博尔赫斯年8月24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书香门第之家,从小沉浸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环境中。
年,正式出版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年曾先行自费出版)以及后来面世的两首诗集《面前的月亮》()和《圣马丁札记》()形式自由、平易、清新、澄清,而且热情洋溢,博尔赫斯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崭露头角。
至年,庇隆执政期间,他因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被革去市立图书馆馆长职务,被侮辱性地勒令去当市场家禽检查员。为维护人格和尊严,他不畏强权。拒绝任职并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得到知识界的广泛声援。年,由于众多作家的拥戴,博尔赫斯当选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这等于是给庇隆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庇隆下台后,年10月17日,他被起用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同时,还兼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英国文学教授;六十年代,曾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等学校讲学。
不幸的是,他当时因严重的眼疾双目已近乎失明。他自嘲他说:“命运赐予我80万册书,由我掌管,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但失明并没有夺去博尔赫斯的艺术生命,在母亲和友人的帮助下,他以无穷的毅力继续创作,并修订和整理出版了一些早期作品。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应邀前往欧美大学讲学。这个时期主要作品有:《迷宫》()、《布罗迪报告》()、《沙之书》(),《老虎的金黄》()。[1]
博尔赫斯带着四重身份,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岸,开始其漂洋过海的短暂生涯。
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年)才与孀居的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年4月26日在日内瓦结婚,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以便保管、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同年6月14日,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终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安德烈·莫洛亚:“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雨》
(以上资料,收集于网络,特此向提供者、分享者致谢。)
金川诗歌
赞赏
长按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治疗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2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