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在沙特王室当公主的生活hellip一


去年沙特阿拉伯上演了一场换王储大戏,

让我们窥视到了一点沙特皇宫里无情的权力游戏。

那么,在这些腥风血雨里,

沙特的公主们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这个月的《VOGUE》阿拉伯版破天荒推出了沙特专辑,

里面不仅专访了多位来自沙特的新生代演员、企业家等“时代女性”,

封面人物更是找来了公主海法(HayfabintAbdullahAlSaud)以不戴面纱的真面目亮相。

照片里的海法公主坐在敞篷车里,一袭白衣、气宇轩昂,

标题是:

DrivingForce:向沙特阿拉伯的女性先锋致敬。

这是《VOGUEArabia》在抢先致敬沙特的新政策:

6月24日,沙特政府将正式允许女性可以开车上路了。

然而,沙特公主们真实的人生,

却远没有海法公主这张照片来的风光。

一般来说,研究中东的学者对阿卜杜拉的评价,是“精明而无情的平衡者”。

但在海法公主的叙述中,

阿不都拉却是个耳根软、喜欢说笑话的慈父,

“从许多角度来看,我的父王就和每一个爸爸一样——

他爱他的孩子们,和我们都很亲近。”

“我和他很亲,所以我知道他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责大任,这也让我对父亲越发敬重。”

海法公主和阿卜杜拉的关系我们无从得知,

外界所知道的是,在年3月,

海法公主4个同父异母的姐妹——萨哈公主(Sahar)、马哈公主(Maha)、哈拉公主(Hala)与贾娃荷公主(Jawaher),

趁着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访问沙特的时候,

透过国际媒体发出了一份“求救告急”。

这件事的起因,是前王妃阿拉努德(AlanoudAlFayez)向俄罗斯媒体爆料,

说自己15岁那年被约旦的家族长老安排嫁到沙特,

十几年过去了,她只生了4个女儿,没能生下儿子,

最后导致夫妇失和,阿不都拉于是狠心休妻。

阿拉努德说,自己和阿卜杜拉离婚后,

他们的女儿虽然保有公主头衔,但根本得不到王室的尊重和礼遇,

阿拉努德忍无可忍,在年逃到国外。

从此,她的女儿们就被软禁了起来,

身边随时跟着武装警卫,

在兄长们——阿卜杜拉次子和四子的监督下,与世隔绝了13年。

一开始,西方媒体只把这些的指控当作一个《一千零一夜》里的后宫奇谈来看,

但后来英国Channel4却真的联系上了四位公主,

并透过王族内部的线人,证实了这些指控,

沙特王族的丑闻一时间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哗然。

萨哈公主说,她们也试过向父亲争取合理的自由和待遇,

但得到的回答却只有:

你们没有其他出路,我死后你们的兄弟会继续拘禁你们。

在Channel4的专访曝光后,

公主们的待遇非但没有好一些,

负责监控他们的两位兄长觉得家丑外扬、颜面尽失,

更是用了一种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惩罚了她们:

连续25天断水断粮。

并把她们的惨状一一传给了她们的母亲阿拉努德,以此作为报复。

虽然阿拉努德和四个公主的事闹上了BBC、华盛顿邮报等媒体,

国际的人权和女权团体也纷纷谴责阿不都拉父子的疯狂举动,

但由于石油、国际关系等原因,西方国家政府很有默契地选择了冷处理,

沙特王室的态度更是强硬:

少管我们王族的家务事!

年的公主风波,虽然喧嚣一时,

但在断水断粮威的威胁后,阿拉努德和女儿们从此沉寂了下来。

讽刺的是,这件事不久后,

年1月,公主们的父王阿不都拉就以91岁的高龄在利雅得的宫中驾崩。

之后3年,沙特也因年轻王储穆罕默德·本·沙尔曼(MuhammadbinSalman)的上位,掀起一波王族大整肃,

当初的恶整妹妹们的王子二哥穆台比(MutaibbinAbdullah),兵荒马乱中也被捕入狱。

这四位公主的待遇现在有没有好一点?

外界的人对此完全不知情……

不过,这种公主造反的事件在沙特也不是第一回了。

其中最有名的是年的“斩首公主”事件,

甚至还引发了极为紧张的外交风暴。

年夏天,沙特王族之间,口耳相传着一起不大不小的家庭丑闻:

听说穆罕默德王子,斩了自己的孙女……

穆罕穆德王子(MohammedBinAbdulAziz)是沙特开国君主阿卜杜拉阿齐兹的儿子,

也是当时国王哈利德的异母兄弟。

而悲剧的主角,是他19岁的孙女米夏公主(Mishal)。

米夏公主早在13岁那年,就被父兄嫁给了一位比她年纪大很多的堂哥王子,

但两人个性不合,相处起来很不愉快。

为了避免亲族之间撕破脸,

米夏公主于是被安排到了黎巴嫩,一边留学一边渡假。

在相对开放、西化的黎巴嫩,

米夏结识了和她年纪差不多的沙特大使之子穆斯勒(MuslehShaer),

爱情在两个年轻人之间萌芽,两人不管不顾地上演了一场禁忌之恋。

(《罗密欧与朱丽叶》版剧照)

然而随着两人学业结束,以及黎巴嫩内战的逐渐白热化,

米夏与穆斯勒不得不重新回到了沙特。

大家都知道,沙特是个何等保守的国家,

而这对年轻的情侣,回国后非但没有收敛,还时不时出去约会,

甚至,最后对王族的束缚和沙特的保守忍无可忍,

决定放弃一切远走高飞。

为了私奔,米夏公主先安排了一场溺水假死的戏码,

然后剪掉长发,女扮男装和穆斯勒逃去机场。

就在眼见可以自由的最后时刻,却被海关识破了伪装……

这对有情人立即被逮捕,

而米夏公主的已婚身份,更让他们被冠上了通奸的罪名。

根据伊斯兰法的规定,要判定一个人犯有通奸罪,

必须要有四名成年男性目击者的证词,

或者,犯人自己在法庭上三次陈述“我犯了通奸罪”。

米夏公主的案件并没有证人,

所以她的家人们劝她,只要不认罪,法律就对她没辙。

她依然可以回到她公主的人生,只是这个人生中不会再有穆斯勒。

然而,没料到米夏公主上了法庭,竟然很干脆地承认:

“我犯了通奸罪,我犯了通奸罪,我犯了通奸罪。”

顿时穆罕默德王子颜面尽失,

怒不可遏之下,还没等法庭宣判就下令进行“名誉处决”。

米夏公主和穆斯勒就这样被押到了吉达市区的广场,

被祖父的护卫斩首、示众。

那一年,米夏公主19岁,穆斯勒20岁。

当这则消息辗转传到了海外,

两个人如此年轻,如此浪漫,又如此无所畏惧,

无疑成了一对阿拉伯上流社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版剧照)

年秋天,在米夏公主被处决的一年后,

37岁的英国制片安东尼.托马斯听到了这个“沙特朱丽叶”的故事。

托马斯立即察觉到,

这个故事既有新闻价值,又有东方神秘的社会传统和王族爱情的浪漫元素,

“相当具有发展潜力”,

于是他主动筹资,用了2年的时间,

把米夏公主的故事拍成了一部剧情式纪录片——《公主之死》。

由于题材极具耸动性,

托马斯很快就把《公主之死》的公映权卖给了英国ITV与美国公视PBS,

这下让沙特政府彻底怒了。

据说,沙特王室一开始私下向托马斯开价,希望以“10倍的制作费”买断这部纪录片。

但托马斯不仅拒绝,反而大力邀请几位沙特王子参加“私人试片”,

试片结果成功激怒了一票王子……

见私下买断不成,沙特政府又开始大肆进行官方抗议,

抗议《公主之死》“以充满歧视的帝国主义式偏见,来羞辱我国教义与传统”。

他们要求英美政府“想办法禁播影片”,

甚至威胁要断交、中断原油供应等等,

最后英国ITV照常播放,国王哈立德立即驱逐了英国驻沙特大使。

然而,关于这个故事本身,

沙特也坦率承认“米夏公主确有其人,遭到斩首也确有其事”,

她就是“通奸”,罪无可恕,无可非议。

目前沙特官方认证的王子和公主大概有人左右,

那些王族里的公主们,

偶然会有登上时尚杂志的海法公主,

也会有嫁给阿拉伯首富又离婚的阿美娜王妃,

或是掌管沙特体育总会的瑞玛公主,

但她们都有着不能复制的身世。

更多的只是淹没在王族内部,遵循着古老的传统,

服从父亲和兄长,不断重复着亲族间的配婚。

似乎和米夏公主的时代,也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Ref:

global.udn.







































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广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mj/20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