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706990.html物候对每个季节都公平闷热的夏天没有春华秋实,冬雪皑皑却有最柔软的夜。关于仲夏夜的记忆,总是很丰富的,比如天幕上流卷的疏云,比如树梢间断续的蝉歌,比如水泥地上斑驳的月影,又比如自己身边的小竹凳、蒲葵扇、冰西瓜……这其中最浪漫的,莫过于浮于虚空、点点流转的萤火。图片|季文楹摄图片|firefly_摄古人称萤火之光为“流萤”,不能更美。一个“流”字,把那种稍纵即逝、不可捉摸、如梦似幻的隐约和飘曳,全勾勒出来了。大约就是出于这种玲珑意境,古人很不舍得用“虫”来称呼这提灯的精灵。《古今注·鱼虫》载:“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熠,一名丹良,一名磷,一名丹鸟,一名宵烛。”每一个名字,都美得让人怦然心动。图片|开心修罗-摄|与满天星斗同光|《诗经·豳(bīn)风》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耀宵行。”戍边的男子思妻心切,急匆匆地在夜色下赶路还乡。沿路为他照明的,竟是漫山流萤,宛如星光坠落。这景致是有多么浪漫。在那些没有电力照明的遥远时代,长夜凝重又漫长,这时候哪怕只有一星半点的萤光,能以呼吸一样的速率萦绕相伴,已经是自然的馈赠了:这是揉碎了散落人间的星光,怎不让人喜出望外呢。图片|CocoMar-摄而且比起星光,我更喜欢萤火的灵动。它们在草木上跳跃,在溪流上飘摇,在树影里随着小兽们的步伐腾挪,创造了仲夏夜山野里一半的意境。柳永在他的词中写道:“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只是几点流萤,就把一条幽森的竹林小路变成了温柔仙境。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生物可以称为“童话中的精灵”,萤火虫一定是。图片|结绳记是-摄图片|哈涛-摄偶尔也有不惧人的,像杜甫诗中所说的那样“帘疏巧入坐人衣”,简直就是莫大的惊喜了。此时倘有任何的烦闷不快,都会随着点点萤火的“临幸”,而变成柔软。那样柔软的光,不知道点亮了多少黯淡无聊的夜。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头是童年,一头是希望|小时候每天吃过晚饭,便盼着天黑。等白天的溽热渐渐消退,蛙声四起,萤火虫就会提着它们的小灯笼,从草丛里、小河边悄悄地出现了。那时候大人们总喜欢搬长竹椅坐在屋外,悠闲地摇蒲扇拉家常。孩子们坐不住,只要看到萤火虫,就会一跃而起,奔跑着追逐。图片|山島-摄但萤火虫并不是那么好抓的,它们一会儿飞高,一会儿飞低,就像故意逗孩子们玩儿似的。有时候跑得满头大汗,还是一无所获,只留下大人们的一片笑声。图片|杰森黄-摄图片|王员外-摄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酷热难当的晚上,连竹席都烫人。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眠。这时候母亲神秘地走进来,将手伸入蚊帐,放出了几只萤火虫。那一点点嫩黄柔绿的幽光,看上去轻盈又惬意,简直像一个奇迹!到如今已不记得那晚是否安眠,但总相信那几点微弱的光,不仅照亮了我的梦境,亦融入了我生命的轨迹。我似乎也因此获得了一种温柔的光,照着自己薄薄的飞翔的羽翼。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大后读到木心先生说:“萤火虫是会呼吸的钻石。”觉得实在贴切。那一颗颗小小的璀璨的光,是比钻石更贵重的希望,是人生之初的纯真,是岁月伊始的梦想,是伴随一生的能量。一只萤火虫,将世界从黑海里捞起只要眼前有萤火虫半只,我你就没有痛哭和自缢的权利──周梦蝶《四行》图片|Wonder-摄|不必拥有,也可以向往|那些年也尝试过用玻璃瓶养几只萤火虫,想让它们陪伴自己读书写字。然而不到一天,它们不是缺氧而死,就是绝食身亡。看着它们凋零的凄凉的尸体,我满心都是愧疚。年幼的我至此便知道:萤火虫,是养不活的。只是没想到,有些大人们对此竟毫无意识──又或者,是毫不在意。图片|YY同学-摄大约是从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举办萤火虫主题活动的热潮,无数萤火虫被“放飞”,似乎想唤醒人们深藏于记忆中的美。然而这种美,付出的是数以万计的生命的代价。萤火虫是一种娇气的动物。就像童话中的小仙女一样,它们只生活在最纯净的自然环境里。这里必须有山有水,而且水质良好,物种丰沛,有足够它们取食的小昆虫,而没有城市的灯光污染,宛如它们的世外桃源。当一只萤火虫蜕变成虫之后,会用尾灯闪烁的频率打出独特的“灯语”,藉此寻找和自己步调一致的爱侣,然后开花结果,不计较生命几何。图片|来源于网络可为了举办这些城市活动,人们不仅用强光干涉它们的交流过程,更用尽一切手段将其捕捉,运送出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运送途中,萤火虫死亡率约为40%;剩下的如果被投放到网棚中,大约只能存活2-3天;即使放飞到野外环境,也将在三五天内全部死亡。只为了几张朋友圈的照片,无数萤火虫葬身他乡。▲澎湃新闻:成都城北一公园内放飞了10万只萤火虫。放飞的10万只萤火虫将在3天到一周内,全部死亡。尽管多数商家声称其售卖的萤火虫“是养殖的”,但实际上,“人工繁殖萤火虫的成本每只在10元左右,而野外捕捉的成本仅0.5元,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怎么可能会去大规模繁殖萤火虫?”(引用自华中农业大学付新华教授,中国萤火虫研究保护第一人。)在少年的心里,萤火虫是翩跹的梦幻;而在以之牟利的人眼里,它们是飞舞的钞票……在商业利益、观众心理和环境道德的博弈中,到底谁的梦想更值得尊重呢?▲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上台捡遗留在舞台上的萤火虫。不是专业人士的我们,也许很难给出最好的答案。但我知道的是,这些小生命曾为我们带来美妙的体验和温暖的回忆。它们是光,是浪漫,是森林的精灵,是人类最后一方净土的守护者。萤火虫的一切美好,都应该在我们的呵护下延续,而非消逝。如果能让我们的孩子,再次拥有流萤飞舞的夏夜,那么今年,我愿意给自己一个拒绝萤火虫商业展览的夏天。心有大爱,纵无流光,也可以很完美。图片|雪卡毒素-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huochonga.com/lnjj/11486.html